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综合课-中国法制史隋唐宋法律制度元明清法律制度清末中华民国法律制度(四)_真题-无答案

综合课-中国法制史隋唐宋法律制度元明清法律制度清末中华民国法律制度(四)_真题-无答案

综合课-中国法制史隋唐宋法律制度、元明清法律制度、清末、中华民国法律制度(四)

(总分100,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1. 规定“诸色人同类自相婚姻者,各从本俗法”的朝代是______。

A. 唐朝 B. 宋朝

C. 元朝 D. 清朝

2. 下列关于明朝婚姻家庭继承法律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______。

A. 主婚权属于祖父母、父母,嫁娶违律的,独坐主婚者

B. 七出仍是丈夫休妻的理由,义绝不再成为婚姻解除的条件

C. 婚姻缔结须有婚书和聘礼,同姓、同宗无服亲及良贱不得为婚

D. 继承采取“嫡庶无别,诸子均分”的原则,承认奸生子的继承权

3. 元朝由江西地方官府整理圣旨、条例而形成的法规汇编是______。

A. 大札撒 B. 至元新格

C. 大元通制 D. 元典章

4. 中国历史上废除丞相制度的皇帝是______。

A. 元世祖 B. 明太祖

C. 明成祖 D. 清世祖

5. 通过立法规定房屋出典后失火焚毁的风险责任分担原则的朝代是______。

A. 宋朝 B. 元朝

C. 明朝 D. 清朝

6. 清朝的最高司法审判机关是______。

A. 刑部 B. 大理寺

C. 都察院 D. 宗人府

7. 元朝上都、大都所属蒙古人、色目人与汉人相犯的案件,普通司法机关无权管辖,须由专门机构审理裁决。该专门机构是______。

A. 理藩院 B. 大理寺

C. 宣政院 D. 大宗正府

8. 明洪武三十一年,某省布政使上书皇帝,嘉言宰执大臣“美政才德”。依照《大明律》的规定,该上书行为构成的罪名是______。

A. 内乱 B. 左官

C. 奸党 D. 谋大逆

9. 清朝光绪年间,某官员甲因犯罪而被发配新疆,给驻防八旗官兵当差为奴。甲被判处的刑罚是______。

A. 发遣 B. 刺配

C. 充军 D. 流刑

10. 元朝在中央设立的最高行政机关为______。

A. 尚书省 B. 中书省

C. 门下省 D. 行省

11. 明朝初年,朱元璋将其亲自审理的案件加以整理汇编,并加上因案而发的训导,作为训诫臣民的特别法令颁布天下,史称______。

A. 明《大诰》 B. 《大明律》

C. 《大明会典》 D. 《问刑条例》

12. 为了规范国家机关的组织活动,加强行政管理,清政府仿效明朝,将各级国家机关的职掌、事例、活动规则等有关制度编撰成集,称为______。

A. 《大清律集解附例》 B. 《大清律集解》

C. 《大清会典》 D. 《大清律例》

13. 明清时期被称为“风宪衙门”的中央机构是______。

A. 都察院 B. 大理寺

C. 尚书省 D. 刑部

14. “民人典当田房,契载统以十年为率,限满听赎。”作出这一法律规定的朝代是______。

A. 汉朝 B. 唐朝

C. 明朝 D. 清朝

15. 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______。

A. 《大元通制》是元英宗时期制定的一部较为完备的法典

B. “五朝会典”是指《唐六典》、《明会典》、《大清会典》等五个朝代的会典

C. 明朝实行“重其所重”原则,加重了对伦理教化犯罪的处罚

D. 清朝的秋审是对京师附近斩绞监候案件的复审

16. 明朝官员致仕的年龄为______。

A. 年满70岁 B. 年满65岁

C. 年满60岁 D. 年满75岁

17. 中国法制史上最为空前普及的法规是______。

A. 《大明律》 B. 《唐律疏议》

C. 《宋刑统》 D. 《明大诰》

18. 明朝的监察机构主要有______。

A. 风宪衙门

B. 外台

C. 行台

D. 六科

19. 《大明律》一共______。

A. 七篇 B. 十二篇

C. 十八篇 D. 二十篇

20. 明朝的会审中,囚犯经热审后须请旨定夺才能执行的情形是______。

A. 轻罪囚犯 B. 原被判处徒刑的囚犯

C. 原被判处枷号的囚犯 D. 原被判处流刑的囚犯

21. 明朝设立的接受内外章奏,上达不法冤情的机构是______。

A. 都察院 B. 清吏司

C. 通政使司 D. 六科给事中

22. 明朝执掌稽查六部百官的官员称为______。

A. 通政使司 B. 都察院

C. 六科给事中 D. 清吏司

23. 《大清律例》一共______。

A. 二十篇 B. 十八篇

C. 十二篇 D. 七篇

24. 清朝审理宗族案件的机关是______。

A. 大宗正府 B. 宗人府

C. 内务府 D. 刑部

25. 清朝专门审理满洲贵族案件的机关是______。

A. 刑部 B. 内务府

C. 宗人府 D. 步军统领衙门

26. 元朝制定的最为成熟的法典是______。

A. 《至元新格》 B. 《大元通制》

C. 《元典章》 D. 《风宪宏纲》

27. 关于古代刑罚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______。

A. 廷杖制盛行于清朝 B. 元朝的笞杖刑共计十等

C. 充军刑是属于死刑的宽贷刑 D. 宋朝将徒流刑折成脊杖,而不是臀杖

28. 首创六部分篇体例的封建成文法典是______。

A. 《唐六典》 B. 《宋刑统》

C. 《大明律》 D. 《大清律例》

29. 下列选项中,表述错误的是______。

A. 汉、唐、明三朝实行从重从新的刑法适用原则

B. 元朝将境内之民分为四等,实行同罪异罚

C. 明朝在刑法适用原则上采取溯及既往的原则

D. 明、清都有有关奸党罪的规定

30. 下列不属于体现清朝民事主体地位变化的选项是______。

A. 开豁贱籍 B. 改善雇工人地位

C. 废除匠籍制度 D. 解除雇工人的贱籍身份

31. 清朝的基本法典是______。

A. 《大清律例》 B. 《大清会典》

C. 《大清律集解》 D. 《大清律集解附例》

32. 关于元、明、清司法制度的表述,错误的是______。

A. 元朝的中央主审机关是宣政院,而不是刑部

B. 明朝厂卫“杀人至惨而不丽于法”,法外酷刑致死不负任何责任

C. 明朝的三法司是指大理寺、刑部、都察院

D. 清朝的文字狱比明朝尤甚

33. 关于古代立法活动的表述,错误的是______。

A. 《大明律》和《大清律例》都采取六部分篇的编纂体例

B. 我国的封建成文法典都以“名例律”作为封建成文法典的总则篇

C. 《宋刑统》和《大明律》都是终世不改的根本大法

D. 《唐律疏议》是中华法系的代表性法典

34. 首次附载“六赃图”的封建成文法典是______。

A. 《唐律疏议》 B. 《元典章》

C. 《大明律》 D. 《大清律例》

二、多项选择题

1. 下列选项中,以六部官制作为分篇体例的国家律典有______。

A. 《宋刑统》

B. 《大明律》

C. 《大清律例》

D. 《大清现行刑律》

2. 明朝初年在乡间创设的申明亭,具有基层司法组织的功能。通常可以由申明亭受理和调处的案件包括______。

A. 贼盗

B. 婚姻

C. 田土

D. 斗殴

3. 清朝中央政府除制定全国统一的基本法典之外,还制定了一系列适用于少数民族聚居区的专门法规,其中包括______。

A. 回疆则例

B. 蒙古律例

C. 理藩院则例

D. 钦定西藏章程

4. 《大明律》规定的罪名和刑罚有______。

A. 奸党罪

B. 上言大臣德政罪

C. 交结近侍官员罪

D. 凌迟刑

5. 下列有关元朝行政立法的表述,错误的有______。

A. 提刑按察司是元朝在行省以下设立的地方司法监察机关

B. 大宗正府是元朝设置的掌管全国**事务和**审判的机构

C. 元朝的科举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种,该考试选官形式为明朝沿用

D. 元朝为了防止科举舞弊,创立了糊名考校法、誊录制和回避制

6. 明朝参与九卿圆审的官员包括______。

A. 六部尚书

B. 通政使

C. 左都御史

D. 大理寺卿

7. 关于明朝家庭财产继承权的表述,正确的有______。

A. 寡妻分家析产必须与诸子均分

B. 奸生子的继承份额提高

C. 出现独子兼祧制度

D. 首次确立婚书制度

8. 关于我国古代刑事立法的表述,正确的有______。

A. 凌迟刑始于宋朝,清末修律废除了该刑罚

B. 明朝的刑法适用原则包括从重从新、溯及既往和轻重相举等原则

C. 《大明律》首创奸党罪,并使凌迟刑正式入律

D. 《元典章》首创附载五服图,《大明律》首创附载六赃图的先例

9. 有关我国古代婚姻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______。

A. 唐律规定:“诸嫁娶违律,结婚、主婚皆坐”

B. 元朝对媒妁实施规范化管理

C. 元朝首次明确规定了“嫁娶礼书”制度

D. 七出、三不去、义绝、和离都属于唐朝婚姻制度的范畴

10. 以大理寺作为中央最高审判机关的朝代有______。

A. 隋朝

B. 宋朝

C. 元朝

D. 清朝

11. 关于元明清司法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有______。

A. 元、明、清一直以都察院作为中央司法监察机关

B. 明、清两代都有的会审制度类型是秋审、朝审、热审和九卿圆审

C. 明朝参与九卿圆审的官员包括三法司长官和通政使等

D. 明、清两代盛行文字狱

12. 下列关于清朝典卖契约的表述,正确的有______。

A. 清朝的典卖契约须经过割赋税方能成立

B. 清朝明确区分了典当契约与典卖契约

C. 清朝规定的典当契约的回赎期限为30年,超过此期限的,以买卖契约论

D. 清朝的典当与买卖的根本区别在于出典人是否享有回赎权

13. 属于明朝首创的刑罚、罪名或者制度的有______。

A. 奸党罪

B. 廷杖制

C. 充军刑

D. 凌迟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