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财务管理财务会计}实训六成本会计综合实训

{财务管理财务会计}实训六成本会计综合实训

{财务管理财务会计}实训六成本会计综合实训
成本核算综合实训
(一)实训目的
通过实训使学生明确实际工作中,绝大多数企业同时采用几种不同的成本核算方法,熟悉成本核算的程序,掌握各种成本计算方法的实际应用,使学生毕业后能胜任大中型企业成本核算岗位的会计工作.。

(二)实训资料
1、企业概况:红光机器厂为单件小批生产的中型国有企业,生产过程分为铸工、加工(下设两个生产车间)、和装配三个步骤,从事HG—3130磨床、HG—4250钻床和HG—5140铣床的生产。

另外设有机修和供汽两个辅助生产车间。

生产工艺流程是:铸工车间根据生产计划浇铸各种铁铸件,经检验合格后送交自制半成品仓库:加工车间分别从仓库领用各种铸件,经不同工序加工制成各种不同的零部件,直接送交装配车间;装配车间将收到的零部件连同由仓库领来的外购件等组装成各种机床,经检验合格后送交成品仓库。

2、产品成本计算规程:该厂实行厂部和车间两极核算,成本计算方法以分步为主,结合运用品种法和分批法。

铸工车间以铁铸件和铝铸件作为成本计算对象,采用品种法计算铸件成本:铸工车间→半成品仓库→加工车间之间,采用逐步综合结转的方法结转各种铸件成本;加工车间和装配车间以磨床、钻床和铣床三种产品作为成本计算对象,采用分批法计算各机床成本;加工车间和装配车间之间采用平行结转的方法结转产品成本。

铸工车间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少,故不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

加工车间按定额比例法计算各产品应计入最终完工产品成品的份额,由于在产品的种类和生产工序繁多,计算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定额费用和定额工时工作量很繁重,因而采用简化的倒挤
方法进行计算。

装配车间按约当产量法计算各产品应计入最终完工产品成本的份额,
由于直接材料费用数额较大,在产品只负担材料费用,而不负担加工费用。

为简化核算,成本项目只设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三大项目。

半成品(铸件)按实际成本计价,发出半成品成本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3、各项间接费用分配方法:外购水电费按耗用数量比例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按计划成本分配方法分配,成本差异计入管理费用;铸工车间间接材料费用按铸件重量比例分配;装配车间间接材料费用按各产品本期直接材料实际费用比例分配;基本生产车间其他间接费用均按各产品实用工时比例分配。

4、各项间接费用分配标准:铸工车间铸件重量:铁铸件42850公斤,铝铸件2950公斤。

其他分配标准在业务中提供。

生产工时情况统计表
2004年5月份
主管:王键审核:张涛制表:赵力
装配车间在产品数量及投料程序表
主管:王键审核:郑民制表:刘立
加工车间各产品有关定额资料
5.红光机器厂5月初各车间在产品成本资料如下: 5月初在产品成本表
6、根据5月份领退料凭证,编制“发料凭证汇总表”如下:发料凭证汇总表(一)
2004年4月
发料凭证汇总表(二)
2004年4月
7.根据各车间、部门的工资结算凭证等资料,编制“工资及福利费汇总表”如下:工资及福利费汇总表
2004年4月
主管:审核:制表:
8根据固定资产折旧的有关计算资料,编制“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如下: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
2004年4月份
单位:元
主管:审核:制表:
9.各车间、部门本月耗用的水电费如下:外购电费分配表
2004年4月
主管:审核:制表:
外购水费分配表
2004年4月
主管:审核:制表:
10.辅助生产车间供应劳务数量如下:
辅助生产供应劳务数量汇总表
2004年4月
主管:审核:制表:
11.其他费用从略,假定已登记到有关账户之中。

(三)实训要求
1、设置“基本生产成本”总账、二级账(按车间别的设置)和明细账(按各车间成本计算对象设置),登记期初余额。

为简化核算手续,“辅助生产”、“自制半成品”、“制造费
用”、“管理费用”等总账及明细账的设置和登记从略。

2、分配材料费用,编制记账凭证,登记有关账户。

3、分配工资及福利费,编制记账凭证,登记有关账户。

4、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费,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户从略。

5、分配水电费用,编制记账凭证,登记有关账户。

6、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编制记账凭证,登记有关账户。

7、分配各基本生产车间间接材料费用,登记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

8、分配各基本生产车间间接加工费用,登记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

9、归集和分配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割据前列各项资料,已登记各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明账),编制记账凭证,登记有关账户。

10、计算并结转铸工车间铸件成本。

11、结转各加工车间本月领用半成品(铸件)成本。

12、编制加工车间成本计算表,计算应计入产成品成本份额。

13、编制装配车间成本计算表,计算应计入产成品成本份额。

14、结转完工产品成本。

15、基本生产成本总账、二级账和明细账期末余额相互核对。

16、撰写实训报告。

围绕实训课题,阐述产品成本核算所依据的有关制度、规定等,归纳产品成本核算和程序,总结实际操作的心得体会,并尽可能联系实际,提出改进产品成本核算和管理的意见。

17、
感谢阅读
多年企业管理咨询经验,专注为企业和个人提供精品管理方案,企业诊断方案,制度参考模板等
欢迎您下载,均可自由编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