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真核微生物
青霉
厚垣孢子
节孢子
霉菌的有性繁殖
卵 孢子 接合孢子 子囊孢子
Cncnc-micro
卵孢子的形成过程
藏卵器 雄器
接合孢子
各种类型的子囊孢子
各种类型的子囊
三类产有性孢子的复杂子实体的结构
闭囊壳
子囊壳
子囊盘
霉菌生活史
匍枝根霉( 匍枝根霉(Rhizopus stolonifer) )
烟色红曲霉(M 烟色红曲霉(Monascus purpureus)的生活史 (M )
生产有机酸 生产酶制剂 生产腐乳、豆豉 对甾族化合物具转化作用
甾族
曲霉的用途: 曲霉的用途
食用色素 生产糖化饲料 有机酸酶制剂 是做酱、酿酒、制醋的主要菌种
酵母菌与人类
蕈菌
棉花枯萎病
病原 Fusarium oxysporum f. sp.vesinfectum (Atk.) Snyder et Hansen尖孢镰刀菌
气生菌丝
繁殖菌丝
延伸区 硬化区
蛋白质? 几丁质
顶层 亚顶层
糖蛋白网
次生壁 形成区
成熟区 无定形葡聚糖层
典型霉菌菌丝分 化及细胞壁成分
colony
霉菌的个体形态和结构
根霉(rhizopus) 毛霉(mucor) 曲霉(aspergillus) 青霉(penicillium)
Cncnc-micro
Cncnc-micro
菌丝(hypha,hyphae) 菌丝
长霉的馒头
曲霉
环境中常能见到霉菌
霉菌菌丝有单、 霉菌菌丝有单、多细胞之分
菌丝体 着生在面包表面
菌丝
菌丝壁 细胞核 细胞质 细胞核
隔膜
菌丝壁
菌丝类型
培养基
繁殖萌发 气生菌丝 基内菌丝 孢子 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 萌
发
菌丝分为: 菌丝分为: 基内菌丝
Aspergillus flavus 和黄曲霉毒素 发现 毒性 黄曲霉毒素产生菌 黄曲霉毒素理化性质 黄曲霉毒素的防治措施
食物組別
樣本 數目
測出含黃曲霉毒素 的樣本數目
(含量微克/ 千克)
平均含量 (微克/千克)
花生及花生 食品 植物油及脂 肪食品 穀類及穀類 食品 其他 總數
115 245 92 74 526
蒂痕(birth scar) 芽痕(bud scar)
掷孢子(ballistospore)的形成和射出过程 的形成和射出过程 掷孢子
不同 酵母菌形成的子囊类型
酵母菌生活史的三类型
营养体以单倍体/双倍体两种形式存在 营养体只以单倍体形式存在 营养体只以双倍体形式存在
Cncnc-micro
子囊孢子发芽
Cncnc-micro
figure 04-14.jpg
4.14
线粒体(mitochondria) 线粒体
figure 04-15.jpg
小环 DNA
Figure 4.15
Pr
呼吸酶 生物 氧化
真核细胞的叶绿体(chloroplast) 真核细胞的叶绿体 4.15 Figure
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 内质网
n n 自 或 人 然 工 破 破 壁 壁 n n
接合
2n
减数分裂
S.cerevisiae生活史 生活史
4核的幼小子囊 减数分裂 接合核
2n
a核期
核配 子囊 质配 接合管 子囊孢子 n 体细胞 n 细胞分裂
子细胞
Schizosaccharomyces octosporus的生活史
接合核 核配
2n
真菌是一类低等真核生物的通称 细胞膜系统的分化与演变
遗传信息量与遗传装置的扩增与复杂变化 遗传信息重复序列与染色体多倍性的出现 复制、转录、翻译的装置和程序也相应复杂化
真 出现骨架系统 类 上 分 为 三 纲 一 类 菌 在 分 藻状菌纲 子囊菌纲 担子菌纲 半知菌类 “高度自动化的工厂”与“多面手的作坊”
Cncnc-micro
霉菌的繁殖方式及生活史
孢囊孢子 分生孢子 厚垣孢子 节 孢子
无性繁殖 有性繁殖
Cncnc-micro
霉菌的无性繁殖
孢子囊
孢子囊
孢囊孢子
囊轴
囊轴
孢子囊梗
孢囊孢子
孢子囊梗 孢子囊孢子
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的类型
分生孢子头
分生孢子
次生小梗 初生小梗 顶 囊 分生孢子梗
曲霉
根霉(rhizopus)
孢子囊 囊 轴 囊托 孢囊梗
匍匐枝 假根
毛霉(mucor) 毛霉
囊轴 孢子囊 孢子 孢子梗
曲霉Aspergillus C c
分生孢子
Q
项囊 分生孢子梗 足细胞
曲霉的分生孢子穗扫描电镜图片
青霉(penicillium) 青霉
分生孢子
小梗
梗基
分子孢子梗
四种霉菌(23.5%) 9 (3.7%) 4 (4.3%) 0 (0%) 40 (7.6%)
1.6 - 26.0 0.1 - 5.8 1.3 - 5.8 0 0.1 - 26.0
1.45 0.20 0.27 0 -
黄曲霉毒素的去除: 黄曲霉毒素的去除 强碱处理 淘洗去除 活性碳吸附 排除破碎的花生粒
生物防治(biological control)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的理化性质
青贮饲料巧制作 原料来源 所需设备 制作步骤 饲喂方法 开窖取料 品质评定
适期刈割 调节水分含量 切碎 装填和压实 密封 管护 黄绿色、绿色,酸味浓, 有芳香味,柔软稍湿润。
生物工程产品柠檬酸
生物工程产品乳酸
粗面内质网
核糖体( 核糖体(ribosomes) )
酵母菌的繁殖方式和生 酵母菌的繁殖方式和生 活史
芽殖(bidding) 无性繁殖 裂殖(fission) 产无性孢子—掷孢子(ballistospore) 有性繁殖 产子囊孢子(ascospore)
Cncnc-micro
酵母菌( 酵母菌(Saccharomycres cervisiae)的芽殖过程 )
青霉素发明者、英国科学家弗莱明爵士
澳大利亚病理学家霍华德.弗罗里因进 行青霉素化学制剂的研究,而与弗莱明 1945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青 霉 的 用 途
图中央是青霉菌,周围是致病菌。
葡萄球菌:青霉素的敏感菌
根霉的用途: 根霉的用途 酿酒工业常用的糖化酶菌种 发酵饲料 转化甾族化合物的生产菌
毛霉的用途: 毛霉的用途
液 泡 膜 细 胞 壁 细 胞 膜
细胞 壁
磷酸甘露聚糖 甘露聚糖
蛋白质 葡聚糖 细胞质膜
甾醇 磷 脂
甾醇
酵母菌细胞核
核 膜
真核 核孔
染色质 核 仁 核基质
酵母菌其他细胞构造
线粒体(mitochondria) 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 核糖体(ribosime)
真核生物叶绿体 (chloroplast)
a A
A a
质配
A A 2n 2n
隔膜 苗芽菌丝体
2n
含有 4子囊 孢子的子囊 苗芽细胞
a
减数分裂
Saccharomyces ludwigii的生活史
霉菌(Mould)
什么是霉菌 菌丝 霉菌的菌落 霉菌的个体形态 霉菌的繁殖 霉菌与人类
Cncnc-micro
霉菌(Mould)
绒毛状,网状,或絮状真菌通称为霉菌。 是俗名,意为发霉的真菌。 藻状菌纲 分属于真菌界的 子囊菌纲 半知菌类
霉菌与人类
生物腐蚀 植物病害 有害方面 动物和人类疾病 真菌性中毒 共生 分解者 有益方面 生物防治(biological control) 生物除污作用(bioremdiation) 工业上重要的真菌天然产物及产品
曲霉病(aspergillosis) 肺囊虫病(aspergillosis) (pcp)
第三章 真核微生物
水稻稻温病 棉花枯萎病
有些可使食品纺织品霉变
推动自然界物质循环
真菌与人类
有些可使人患病 有些可酿酒 有些可制做食品饮料 有些可提取药物
真核微生物(Eukaryotes)
酵母菌(单细胞真菌) 霉菌(丝状真菌) 蕈菌(大型真菌)
真
菌
显微藻类 原生动物
Cncnc-micro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
酵母菌的形态和大小
子细胞
1
2
出芽痕
典型酵母菌( 典型酵母菌(Saccaharomyces cerevisiae) )
假丝酵母菌(Candida albican)
假菌丝
厚 壁 孢 子
在人体组织中呈假菌丝态
在普通培养基中呈球状
酵母菌的形态构造
线 粒 体 芽体液泡 芽 体 核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核 其他细胞构造
生物工程产品酶制剂
淀粉酶 蛋白酶
酱油、大酱、食用醋生产发酵池
第三章 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真核微生物的形态、
原核生物对真核生物的起源生存准备了条件
Cncnc-micro
酵母菌(Yeast)
什么是酵母菌 酵母菌的形态构造 酵母菌的繁殖方式和生活史 酵母菌的菌落 酵母菌与人类
酵母菌(yeast) 酵母菌(yeast)
一类单细胞真菌的通称 分属于子囊菌纲 担子菌纲及半知菌类
、
多数出芽繁殖少数裂殖或产子囊孢子 能发酵糖类产能 细胞壁含葡聚糖和甘露聚糖 喜含糖量高、酸性的水生环境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