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店上煤业有限公司煤矿建矿地质报告评审意见书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店上煤业有限公司煤矿建矿地质报告评审意见书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店上煤业有限公司煤矿建矿地质报告》评审意见书《山西煤炭运销集团店上煤业有限公司煤矿建矿地质报告》评审专家组2015年4月5日《山西煤炭运销集团店上煤业有限公司煤矿建矿地质报告》评审意见书山西煤炭运销集团店上煤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店上煤业)是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晋煤重组办发[2009]44号文件《关于晋城市高平市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的批复》批准的单独保留矿井。

兼并重组整合基本建设已经完成。

为了及时有效地利用井巷新揭露的地质资料指导未来煤矿安全生产,山西省第三地质工程勘察院于2014年4月编制了《山西煤炭运销集团店上煤业有限公司煤矿建矿地质报告》。

受主体企业晋能集团委托,山西省煤炭地质工程协会组织有关专家对报告进行了审查,于2015年3月24日在太原召开了评审会议,编制单位按专家意见对报告进行了认真修改,2015年4月1日将修改稿送专家组,经有关专家复核后,形成评审意见如下:一、矿井概况(一)位置交通及矿井开发店上煤业井田位于高平市城区东北约2.3km处,行政区划隶属于高平市东城街道办事处管辖。

地理坐标:东经112°55′58″~112°57′07″,北纬35°48′43″~35°49′45″。

2012年6月11日,山西省国土资源厅颁发采矿许可证(证号C1400002009111220045369),批准开采3~15号煤层,井田面积2.15km2,批采标高830~570m,有效期自2012年6月11日至2020年6月11日。

井田周边无相邻生产矿井。

井田东距太(原)~焦(作)铁路米山集运站7.5km,长(治)~晋(城)二级公路(207国道)从井田东0.5km处经过,二广高速公路(太原~晋城段)高平出口距井田8km,高平至团池公路从井田的东南部穿过,交通便利。

2010年9月,太原正越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编制了《山西煤炭运销集团店上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矿井设计生产能力450kt/a,晋城市煤炭工业局以晋市煤局综字[2010]508号文批复通过。

因生产系统进行了调整,2013年12月,太原正越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编制了《山西煤炭运销集团店上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变更》,晋城市煤炭煤层气工业局以晋市煤局安字[2013]1110号文批复通过。

矿井采用立井开拓,划分三个水平,一水平分3个采区开采3号煤层,二水平分2个采区开采9号煤层,三水平分2个采区开采15号煤层。

采用走向长壁式采煤方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3号煤层采用综采放顶煤采煤工艺,9号、15号煤层采用综采一次采全高采煤工艺。

工程建设于2011年4月15日开工,施工期14个月。

完成了井巷工程为副立井、回风立井、井底车场、硐室、轨道大巷、030201工作面运输顺槽、回风顺槽及工作面切眼,总工程量为1475m。

2013年6月25日矿井联合试运转结束,处于停产待验收阶段。

首采区位于3号煤层北东部的二采区,现已布置了1个回采工作面030201工作面,1个掘进工作面030202工作面。

(二)地质概况1. 地层井田位于沁水煤田的东南部,井田内赋存地层由老至新有:奥陶系中统峰峰组,石炭系中统本溪组和上统太原组,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第四系中上更新统。

2. 构造井田总体为一地堑,地堑内为一倾向南南东~南东的单斜构造,地层倾角2°~3°。

地堑的西北界为高庙山正断层,倾向南东,落差135m;东南界为高平正断层,倾向北西,落差180m。

未发现岩浆侵入现象,构造复杂程度为简单类。

3. 煤层井田内主要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与石炭系上统太原组。

山西组含煤3层,自上而下分别为1、2、3号煤层,其中3号为可采煤层,1、2号煤层为不可采煤层,可采含煤系数为9.65%。

太原组含煤7层,自上而下分别为5、8、9、11、12、13、15号煤层,其中9号、15号为可采煤层,其余均属不可采煤层。

可采含煤系数为4.79%。

3号煤层位于山西组下部。

煤层厚度4.20~5.30m,平均4.86m,含0~2层夹矸,结构简单。

为稳定的全区可采煤层。

现开采该煤层,形成采空区面积为614287m2。

9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中部,上距3号煤层49.8~60.4m,平均53.8m。

煤层厚度1.20~2.10m,平均1.53m。

一般不含夹矸,结构简单。

为稳定的全区可采煤层。

尚未开采动用。

15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下段顶部,上距9号煤层33.4m~40.3m,平均36.2m。

煤层厚度1.80~3.40m,平均2.96m。

含0~1层夹矸,结构简单。

为稳定的全区可采煤层。

尚未开采动用。

4. 煤质(1)物理性质和宏观煤岩特征3号煤层:黑色~灰黑色,呈强金属光泽,条痕为灰黑色,常见贝壳状与眼球状断口。

宏观煤岩类型以半亮型煤为主,光亮型煤较少。

15号煤层:黑色~灰黑色,条痕为灰黑色,贝壳状断口,具似金属光泽,条带状结构,层状构造。

宏观煤岩类型以半亮型煤及光亮煤型为主,半暗型煤次之。

(2)煤的化学性质与工艺性能3号煤层:灰分(A d):原煤16.73%~36.82%,平均27.22%;浮煤1.43%~9.78%,平均6.84%。

挥发分(V daf):原煤11.63%~25.01%,平均15.30%;浮煤9.44%~11.38%,平均10.16%。

硫分(S t,d):原煤0.28%~0.58%,平均0.40%;浮煤0.41%~1.02%,平均0.69%。

发热量(Q gr,.d):原煤21.80~29.20MJ/kg,平均25.44MJ/kg;浮煤32.50~33.60MJ/kg,平均33.08MJ/kg。

粘结指数(G):0。

属低灰~中高灰、特低硫~低硫、中发热量~高发热量的无烟煤、贫煤。

9号煤层:灰分(A d):原煤10.26%~37.60%,平均25.44%;浮煤2.43%~14.10%,平均7.50%。

挥发分(V daf):原煤9.95%~20.53%,平均14.01%;浮煤9.02%~14.31%,,平均10.47%。

硫分(S t,d):原煤0.42%~2.93%,平均1.66%;浮煤0.66%~2.29%,平均1.16%。

发热量(Q gr,.d):原煤21.63~31.93MJ/kg,平均25.91MJ/kg;浮煤30.58~35.37MJ/kg,平均33.27MJ/kg。

粘结指数(G):0。

属低灰~中高灰、特低硫~中高硫、中发热量~特高发热量的无烟煤、贫煤。

15号煤层:灰分(A d):原煤10.15%~37.40%,平均24.66%;浮煤4.97%~10.04%,平均7.22%。

挥发分(V daf):原煤9.17%~36.60%,平均17.41%;浮煤8.16%~10.89%,平均9.32%。

硫分(S t,d):原煤2.20%~2.85%,平均2.67%;浮煤1.21%~2.75%,平均2.35%。

发热量(Q gr,.d):原煤17.76~31.48MJ/kg,平均24.68MJ/kg;浮煤31.96~33.60MJ/kg,平均32.98MJ/kg。

粘结指数(G): 0。

属低灰~中高灰、中高硫、中低发热量~特高发热量的无烟煤、贫煤。

(3)煤的可选性3号煤层假定浮煤灰分为9%时,±0.1含量为33.18%,可选性为较难选。

假定浮煤灰分为10%时,±0.1含量为16.14%,属中等可选。

15号煤层假定浮煤灰分为8.0%时,理论分选比重为1.43g/m3,扣除沉矸的±0.1含量为63.94%,为极难选;假定浮煤灰分为8.5%时,理论分选比重为1.47 g/m3,扣除沉矸的±0.1含量为38.01%,为难选;假定浮煤灰分9.0%时,理论分选比重为1.53 g/m3,扣除沉矸的±0.1含量为13.73%,为中等可选;假定浮煤灰分9.5%时,理论分选比重为1.64 g/m3,扣除沉矸的±0.1含量为4.76%,为易选。

5. 瓦斯地质根据山西省煤炭工业厅文件晋煤瓦发〔2013〕1830号文《关于晋城市2013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批复》,店上煤业3号煤层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0.82m3/min,相对涌出量1.01m3/t;回采工作面最大瓦斯绝对涌出量0.3 m3/min,掘进工作面最大瓦斯绝对涌出量0.09 m3/min;矿井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0.52m3/min,相对涌出量0.64m3/t,为瓦斯矿井。

根据山西省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对钻孔瓦斯样测试,3号煤层自然瓦斯成分中,CH4为1.12%,CO2为2.87%~21.22%, N2为77.74%~97.11%,瓦斯分带为N2带,少数为N2~CO2带;9号煤层自然瓦斯成分中,CH4为4.16%,CO2为7.65%~19.83%, N2为80.17%~88.19%,瓦斯分带为N2带;15号煤层自然瓦斯成分中,CH4为24.76%,CO2为2.05%~23.33%, N2为72.79%~89.66%,瓦斯分带为N2带,少数为N2~CO2带和N2~CH4带。

根据太原正越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对3号煤层瓦斯含量实测,瓦斯含量0.84~2.05 m3/t,小于4 m3/t。

煤矿瓦斯类型为简单。

6.水文地质井田位于三姑泉域北部径流带上。

,含水层主要特征有:奥陶系中统峰峰组石灰岩岩溶含水层组水位标高622.46m,石炭系上统太原组石灰岩溶隙及砂岩裂隙含水层、二叠系下统山西组砂岩裂隙含水层组、二叠系下石盒子组砂岩裂隙含水层组富水性弱~中等;第四系砂砾石层孔隙含水层,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受季节影响较大。

井田内15号煤层底板最低标高640m,高于奥灰水位,各可采煤层开采不受奥灰水影响。

据调查,井田内3号煤层有2处采(古)空积水区,积水量262827m3。

开采过程中应引起重视。

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的相关条文,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属中等。

7.工程地质及其他开采地质条件(1)煤层顶底板工程地质特征3号煤层:顶板多为泥岩,砂质泥岩,抗压强度13.1~35.5MPa,平均25.1MPa;抗拉强度0.2~1.8MPa,平均1.06MPa。

底板以砂质泥岩为主、泥岩次之,抗压强度25.7~45.90MPa,平均33.4MPa;抗拉强度1.0~1.6MPa,平均1.23MPa。

9号煤层:直接顶板多为泥岩、砂质泥岩,局部为灰岩,抗压强度为26.7~30.0MPa,平均28.0MPa;抗拉强度 1.1~1.2MPa,平均1.13MPa。

底板砂质以泥岩为主,泥岩次之,抗压强度30.9~50.5MPa,平均42.3MPa,抗拉强度1.4~1.6MPa,平均1.50MPa。

15号煤层:顶板多为灰岩,局部具泥岩伪顶,抗压强度65.9~96.3MPa,平均85.1MPa;抗拉强度4.1~5.8MPa,平均4.87MPa。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