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拜托,就别在翻译里闹笑话了

拜托,就别在翻译里闹笑话了

拜托,就别在翻译里闹笑话了
中式英语的种种谬误和可笑得到网友的极大关注。

近日,一张名为“史上最牛政府机构英语告示”的贴图在各大网络论坛上热传,图中有“中国海事”字样。

最强悍的部分,如“push Wei”(推诿)的语法,“有求必应”被译成“have to be beg surely should”。

(6月11日《信息时报》)
有汉语,国人多不看洋文,这等蹩脚翻译就只能糊弄人了。

网友推测这些可能是借助软件翻译的,译罢没有找人校对,就堂而皇之地上了墙。

未曾想真有好事者,办事时顺便纠察一番。

老外怎么没发现?也许看到了,读不懂,以为很深奥;也许早已见怪不怪,懒得纠正。

“三十打兔子,有它过年,无它也过年”。

在英语普及的时代,要说外事机构没人懂翻译,打死我也不信,除了拿告示当摆设,我想不出还有什么其他的可能。

这样的笑料列举得让人腻烦,前不久,贵阳客运段的中英文标识牌上,“贵阳”被译成“昂贵的太阳”,还有许多城市,不断出现双语路标和条幅,国人看不懂,老外更糊涂。

敢情他们弄翻译就不是打算给人读的,只是想借此表达一下所谓的“开放意识”。

双语本身无罪,但既然想双语,还是得“双”得认真、正确,可以不“双”得美妙,但不要“双”得让自己人都觉得好笑,以至于让人纳闷,偌大的地方就找不出一个懂点英文的人了?老是闹翻译笑话,我们真的丢不起这个人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