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明治维新及改革开放的比较
洋务运动:19世纪60到90年代晚清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维护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
明治维新:指19世纪60年代末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下所进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盘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
改革开放: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
下面对三者在四方面进行比较:
一:主要社会矛盾
洋务运动时期:清王朝的衰败开始加速,政治黑暗,国库空虚,财政连年赤字,封建统治阶级和农民之间的矛盾日趋严重。
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农民由于穷困和自然灾害的连年发生,也被迫展开了大规模的反抗斗争。
改革开放时期: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存在矛盾。
二、领导者和根本目的
洋务运动的领导者是地主阶级。
他们主张借用“西法”,谋求清朝封建统治的“自强”和“自立”,即洋务派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定位: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日本明治维新的领导者是:推翻了幕府政府的明治天皇政府,他们采取全新的改革措施以抵御西方势力的压迫,他们完成了从封建制度向天皇制度的转变,为本国资本主义的顺利发展提供了保证。
定位:自上而下、反侵略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改革。
改革开放的领导者是:中国共产党。
为了为尽快加快经济发展,以邓小平为首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开始逐一解决这些问题,这场改革运动的目的是以维持社会主义制度为前提,建立社会主义下的市场经济体制。
定位: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根本方针。
4.改革与革命
明治维新属于革命,洋务运动属于改革,而改革开放则算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改革并不推翻原有统治阶级的统治,而“只要统治阶级在保持其统治的条件下作一些让步”。
而革命通常伴随着战争,是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变化,一种制度企图推翻另一种社会制度,造成社会较大的变化甚至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三、变革内容
洋务运动局限于军事、工业等几个方面,统治者关心的仍然是“坚船利炮”,殊不知即便军事发展起来,也不过是治标不治本,中国的弊病仍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
明治维新则实行了全方面的改革措施,不仅在军事、科技上向西方学习,在政治制度、经济体制、教育制度、文化思想等方面都进行了全盘性的西化。
改革开放内容:包括经济体制改革,即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放,主要指对外开放,在广泛意义上还包括对内开放。
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有着巨大影响。
四、变革结果
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反而阻碍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但是它毕竟引进了西方国家的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一定抵制作用。
明治维新:明治维新使日本迅速崛起,也极大地促进了教育和文化的发展,推动了日本社会的进步,从此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成为亚洲第一强国。
改革开放:中国国际地位持续不断提高,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经济增长变得更加稳健,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
16数基
梅杰 16600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