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洋务运动与改革开放的比较

洋务运动与改革开放的比较

洋务运动与改革开放的比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洋务运动与改革开放的比较
谈及改革开放,或会想到清朝末年,始于19世纪60年代,为救亡图存而兴起的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的兴起,正是清政府处于内忧外患之际,统治阶级内部一些先进人士认识到国家和政府的一些缺陷,提出“师夷制夷”、“中体西用”的口号,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以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

向西方学习,西学救国成为当时有识之士的共同愿望,清朝政府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同意在保持现有社会体制的原则下,在一定领域内进行改革。

以史为鉴,虽然洋务运动最终失败,但通过与它的比较,为改革开放提供建议和意见,帮助正确认识改革开放。

历史背景的比较
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况中,内有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外有列强虎视。

为维护统治地位,清政府意图加强自身军事实力,建立一支新式海陆军队。

因此在清朝封建统治集团中的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国家的“长技”,使中国富强起来,以适应变化了的世界形势。

变落后为先进、变贫弱为富强,洋务派发动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拯救清王朝,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统治阶层内部还不是铁板一块。

相当一部分手拥重权的大臣认为只是“奇技淫巧”,而对主张引进西方技术的大臣不断攻讦。

而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改革开放正是在在党和国家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做出的重要决定。

在国内,“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严重挫折和损失,正是拨乱反正的重要时刻;在国际环境看,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是急需大力发展的。

在这样的国际国内情势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国家新一代领导人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可见,洋务运动的兴起和改革开放的提出有着相似之处,都是当时社会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所不同的是,洋务运动是以维护清政府统治为出发点,意图增强军事实力以撑起已腐朽的政府,而改革开放是年轻的党和国家拨乱反正,走上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主导力量的比较
洋务运动是由洋务派发起实施,当时洋务派的主要代表在朝廷是以奕、文祥为代表的满族官员,在地方则是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的汉族官员。

代表中央政府的满清朝廷只是希望洋务运动发展的新军能巩固其统治,而对其采取了默许的态度,没有直接出面。

这就导致了洋务派在兴办洋务的过程中,没有一个健全的领导机构和统一的领导核心。

而因此导致各个大臣也只是各自为政,以致相互竞争甚至相互掣肘。

最终导致力量分散,不能形成一种集团效应,制约了洋务运动的发展。

而改革开放是是由中国共产党确立提出,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的,在党的领导下,由党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的改革,它是在党对历史高度总结的前提下提出和推行的,它是一场中央集权下的主动的自上而下的改革,也就是所谓的集中力量办大事。

指导思想的比较
历时三十年之久的洋务运动是一次地主阶级的自强运动,其指导思想由最初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后来的“自强”、“求富”。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服务于这个中心思想的理论之一。

洋务派理想的自强之道是“始则师而法之,继则比而齐
之,终则驾而上之”,正是在这种求强思想的指导下,19世纪60年代,中国的第一批军事工业应运而生,洋务运动由此兴起。

19世纪70年代后,洋务派在创办军工和训练新军的过程中,感到资金拮据,工业基础设施落后导致种种困难,于是将把注意力转向“求富”,从民用工业入手,洋务运动转入“求富”阶段。

综观三十年的洋务运动,它基本上是在“求强”“求富”思想指导下,循序渐进地发展着的。

洋务派们还是不敢否定几千年来祖宗留下的以维系人心的治国经典,以避免在兴办洋务之初就遭到顽固派极力反对的事情的发生。

然而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洋务派企图在不触及统治阶层的前提下将中国改造成工业社会,但工业社会所产生的“自由”、“民主”的多元的思想必然是不容于一元的封建社会的。

这就注定了洋务运动的失败。

中国现行的改革开放,是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实践和创新,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摸着石头过河,结合实际,与时俱进。

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同时进行社会经济改革。

从目前的成果来看,改革开放无疑是成功的。

具体措施的比较
洋务运动一开始的目标是巩固国防,因此开办近代军事工业,创建新式军队,购买国外新式武器,中国的近代军事工业体系在短短几年间基本建成。

而在建设军工的过程中出现对资金的渴求,而认识到“求富”是“求强”的先决条件后,将工业范围扩大,兴办民用工业。

煤矿、铁厂、缫丝厂、电厂、自来水厂、织布厂、电报、铁路相继建设。

开办近代工业、训练新军,必须要有懂得西方先进技术的专业人才。

于是开始海外排出留学生。

改革开放最开始是在经济体制上开始。

确定了家庭联产承包制,确定了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确定了非公有制经济。

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文化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也不断推进。

目前,改革开放正在不断深入。

洋务运动的局限性
洋务运动在“求强”“求富”思想指导下发展的过程中,因为大臣各自为政,缺少一个正式的领导核心,导致力量分散,制约了洋务运动的发展。

而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曾触及或者不敢触及政治体制的改革,导致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脱节,政治体制的落后阻碍和制约了洋务运动的发展,限制了洋务运动的成果。

洋务运动对改革开放的启示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在改革开放的进行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地位,由党领导政府,领导整个社会的现代化和改革开放的工作。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要坚持经济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共同推进。

现阶段正是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时候,我们更有必要加强对文化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