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哲学认识论模拟试题

哲学认识论模拟试题

2014年高考模拟试题选编认识论1、(14年潍坊一模33)自古以来,火就是纸的“天敌”。

“纸包不住火”。

日前,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已成功合成出一种高柔韧性、可耐1000oC以上高温的新型无机材料纸张——羟基磷灰石“耐火纸”,从此“纸里也能包住火”。

这说明①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②真理是有条件的,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③改变规律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④人的意识能够创造出自然界所没有的事物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2、(14年临沂一模20)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放在其,昕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不能把历史顺境中的成功简单归功于个人,也不能把历史逆境中的挫折简单归咎于个人。

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来。

这表明①实践是具有社会历史性的活动②顺境中成功必然导致逆境中挫折③事物之间都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3、(14年济南一模34)2013年11月21日,多国研究人员利用埋在南极冰下的世界最大中微子探测器,首次捕捉到源自太阳系外的高能中微子,为揭示宇宙射线之谜奠定了基础。

这进一步佐证了①物质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但为人的意识所反映②人类的实践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③人们能够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来改造客观世界④意识活动因其主动创造性而具有了直接现实性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4、(14年揭阳一模33)2013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承诺:在珠三角地区率先将细颗粒(PM2.5)纳入空气质量监控评价体系;省级财政将投入2500万元从源头上治理PM2.5等大气污染问题……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矛盾的普遍性要求我们在应对PM2.5时,必须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B.从广东总结出来的特殊经验,可到全国推广C.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D.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治理PM2.5重在行动5、(14年滨州一模33)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五个重大关系,其中处理好“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意识和物质的辩证关系 B.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C.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 D.共性和个性的辩证关系6、(14年威海一模17)近年来,网络热词成为一种醒目的文化存在,真实地折射出时代的社会诉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改变了人们的思维和表达方式。

这表明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积极的反作用B.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着文化C.大众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影响D.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7、(14年临沂一模22)当前,“明察秋毫”级别的成像能力早已不足挂齿,高分辨率的显微成像技术已经发展到能对化学键直接成像的水平。

去年,美国研究者利用非接触式原子力显微镜拍到了化学反应中旧共价键断裂、新共价键形成的全过程。

科学家在结构化学等领域的研究又可更进一步,高中化学课本上的分子结构图旁,终于可以为化学键配上货真价实的“素颜照”。

这表明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②发展是一个事物对另一事物的否定③认识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④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14年广州一模33)多年来,国家不断调整和完善计划生育政策:1982年起推行“一对夫妻生育一胎子女”,本世纪初又开始实行“双独二胎”,2014年再过渡到“单独二胎”。

…这表明①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③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调整政策的前提和基础④政策制定要坚持与社会实际具体的历史的统一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9、(14年淄博一模35)2013年12月15日嫦娥三号顺利登月,嫦娥三号着陆器和“玉兔号”月球车完成第一次互拍,这是中国国旗在地外天体上的第一次“留影”,标志着嫦娥三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这表明①人们能够不断创造出新的思维规律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③科学设备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10、(14年泰安一模24)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全国扎实开展。

开展教育实践活动重在取信于民,李克强到广西调研时强调指出:“纸上谈兵不如下马服务”。

这句话强调了A.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11、(14年临沂一模9)网络的迅猛发展,在给人们信息交流带来快捷方便的同时,也使谣言“插上了翅膀”。

一些网络“大V”利用网络便利,甚至通过造谣传谣形成所谓“影响力”,谋取不当利益。

近期,国家采取一系列行动打击网络谣言。

谣言被转发一万遍也不会成为真理。

这是因为A.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B.真理是主观对客观的不断超越C.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D.真理与谬误界限明确,无法转化12、(14年菏泽一模23)2013年6月20日,中国首次太空授课活动成功举行,“神舟十号”航天员在“天空一号”展示了失重环境下的物理现象。

地面上的单摆运动在太空中竟然成为神奇的圆周运动,这表明①一定条件下人们可以突破客观规律的限制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③真理是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④世界是不可知的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3、(14年佛山一模33)中国成功将嫦娥二号送入太空带给人们的喜悦尚未消散,却迎来一个令人始料未及的消息一一12月9日中国与巴西合作研制的“资源一号03星”,因火箭飞行过程中发生故障,卫星未能进入预定轨道。

这告诉我们①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④追求真理的过程永无止境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4、(14年德州一模24)物理学家麦克米兰根据传统理论断定,超导体的转变温度一般不能超过40K(约零下233摄氏度),被称为麦克米兰极限温度。

中国科学家在掺Fe的SmOFeAs和CeOFeAs 中观测到了43K和41K的超导转变温度,并且利用高压合成技术制作出一大批不同元素构成的铁基超导材料,转变温度都在50K以上。

这一发现突破了麦克米兰极限,在国际上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这一事例表明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只有通过实践人们才能获得认识②世界并不缺乏联系,缺乏的是善于发现联系的创新意识③只有否定权威,认识才能发展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5、(14年汕头一模3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二:做好各项工作,都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马克思主义只有沿着无限延伸的实践河流流淌,才能生生不息,奔腾向前。

唯此,马克思主义才是可以用来切割现实硬物的“钻石”。

我们党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始终具有高度的历史自觉与理论自觉,通过重新审视自身的社会主义实践和当代资本主义的变化,不断为自己开辟着新的理论境界。

因此,我们要把“老祖宗”的话说对,要把“新话”说好,在实践中追求真理。

(2)材料二体现了实践的什么特点?并分析我们应当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

(16分)答:人们的实践无止境,但不是简单地重复。

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是历史的发展着的。

①真理是客观的,是与客观对象相符的认识。

我们要把话说对、说好,推动实践的发展。

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有适用的范围和特定的过程。

理论要符合具体实际,才能发挥作用。

③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

16、(14年青岛一模41)珠算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活实践中产生的,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它以简便的计算工具和独特的数理内涵,为人类计算带来巨大便利,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2013年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

算盘的胚胎期远在万年前上古时期,比中国文字产生还早。

到12世纪,中国珠算体系已相当完备,并在商界广泛运用。

随着计算机的出现和电算化的普及,珠算的价值受到质疑,珠算教育被排除在义务教育之外,有人曾预言“珠算该进博物馆了”。

上世纪50年代末,江西某小学尝试珠算与数学中的笔算、口算结合进行“三算”教学实验,取得成功,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的珠心算教育,极大地开发了儿童智力、简化了数学教育,人们重新认识到了珠算的新功能。

人们更深入研究发现,珠算与电子计算机,各有各的功能,并行不悖,相得益彰,把珠算符号化并内化脑中后,运用于现代科技中,能够培养适应现代技术需要的人体智能。

然而,目前我国珠算文化的普及推广还任重道远。

对此,有识之士疾呼:不要丢了珠算!(2)依据材料和真理的相关知识说明人们对珠算价值的认识。

(10分)答:①追求真理是以实践为基础的。

对珠算价值的认识是在生活实践中产生发展的。

(2分)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对珠算价值的认识是与特定时代特征、科技发展状况相联系的,真理与谬误往往相伴而行。

(3分)③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对珠算价值的认识从计算价值到价值质疑,再到教育、启智新价值的深化,体现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4分)④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深化对珠算价值的认识。

(1分)(3)结合材料,从唯物辩证法角度就更好地弘扬珠算文化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4分) 答:①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把握珠算与当代生活、现代科技的多样联系。

②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将珠算文化的科学试点与普及推广结合起来。

(4分)(考生若从创新角度答题,可酌情给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