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出自论语中的成语(三)

出自论语中的成语(三)

出自《论语》的成语(三)《述而篇》【述而不作】——述:阐述前人学说;作:创作。

指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自己不创作。

【信而好古】——信:相信;好:爱好。

相信并爱好古代的东西。

原句:《论语·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学而不厌】——厌:满足。

学习总感到不满足。

形容好学。

【诲人不倦】——诲:教导。

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原句:《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不愤不启】——愤:心里想弄明白而还不明白。

启:启发。

指不到学生们想弄明白而还没有弄明白时,不去启发他。

【不悱不发】——悱:心里想说而说不出来。

发:启发。

指不到学生想说而说不出来时,不去启发他。

原句:《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反三】【一举三反】【一隅三反】——反:类推。

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

原句:《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用行舍藏】——任用就出来做事,不得任用就退隐。

这是早时世大夫的处世态度。

原句:《论语·述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暴虎冯河】——暴虎:空手搏虎;冯河:涉水过河。

比喻有勇无谋,鲁莽冒险。

原句:《论语·述而》:“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执鞭随蹬】——手里拿着马鞭,跟在马镫旁边。

比喻因敬仰而愿意追随在左右。

原句:《论语·述而》:“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不知肉味】——三个月之内吃肉不觉得有味道。

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记了其它事情。

也借用来形容几个月不吃肉。

原句:《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求仁得仁】——求仁德便得到仁德。

比喻理想和愿望实现。

原句:《论语·述而》:“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饮水曲肱】【饭蔬饮水】——形容清心寡欲、安贫乐道的生活。

【曲肱而枕】——肱:胳膊由肘到肩的部分,泛指胳膊。

枕:枕着。

枕着弯曲的胳膊睡。

形容人生活恬淡,无忧无虑。

【乐在其中】——喜欢做某事,并在其中获得乐趣。

原句:《论语·述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富贵浮云】——意思是不义而富贵,对于我就像浮云那样轻飘。

比喻把金钱、地位看得很轻。

原句:《论语·述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发愤忘食】——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

形容十分勤奋。

【乐以忘忧】——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

形容非常快乐。

原句:《论语·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生而知之】——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

原句:《论语·述而》:“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怪力乱神】——指关于怪异、勇力、叛乱、鬼神之事。

原句:《论语·述而》:“子不语怪、力、乱、神。

”【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

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择善而从】——从:追随,引伸为学习。

指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

原句:《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吾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泰伯篇》【战战兢兢】——战战:恐惧的样子;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

形容非常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

也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

【如临深渊】——临:靠近;渊:深水坑。

如同处于深渊边缘一般。

比喻存有戒心,行事极为谨慎。

也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

【如履薄冰】——履:践、踩在上面。

象走在薄冰上一样。

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

也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

原句:《论语·泰伯》:“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人到临死,他说的话是真心话,是善意的。

原句:《论语·泰伯》:“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犯而不校】——犯:触犯;校:计较。

受到别人的触犯或无礼也不计较。

原句:《论语·泰伯》:“以能问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六尺之孤】——六尺:古代尺短,“六尺”形容个子未长高;孤:死去父亲的小孩。

指没有成年的孤儿。

也形容某人可以托付抚养自己儿女的重任。

【托孤寄命】——指受遗命托付辅助幼君;或君主居丧时,受命摄理朝政。

亦泛指付托以常之重任。

原句:《论语·泰伯》:“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任重道远】——任:负担;道:路途。

担子很重,路很远。

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死而后已】——已:停止。

死了以后才罢手。

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

原句:《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笃信好学】——笃信:忠实地信仰。

指对道德和事业抱有坚定的信心,勤学好问。

原句:《论语·泰伯》:“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担任这个职务,就不去过问这个职务范围内的事情。

原句:《论语·泰伯》:“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学习好像追赶什么,总怕赶不上,赶上了又怕被甩掉。

形容学习勤奋,进取心强。

又形容做其他事情的迫切心情。

原句:《论语·秦伯》:“子日:‘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巍巍荡荡】——形容道德崇高,恩泽博大。

原句:《论语·泰伯》:“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

荡荡乎,民无能名焉。

”【卑宫菲食】——指宫室简陋,饮食菲薄。

旧时用以称美朝廷自奉节俭的功德。

原句:《论语·泰伯》:“禹,吾无间然矣。

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

”《子罕篇》【斯文扫地】——斯文:指文化或文人;扫地:比喻名誉、信用、地位等完全丧失。

指文化或文人不受尊重或文人自甘堕落。

原句:《论语·子罕》:“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

”【空空如也】——空空:诚恳,虚心。

原形容诚恳、虚心的样子。

现形容一无所有。

原句:《论语·子罕》:“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仰之弥高】——愈仰望愈觉得其崇高。

表示极其敬仰之意。

原句:《论语·子罕》:“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诱人。

’”【循循善诱】——循循:有次序的样子;善:善于;诱:引导。

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

【欲罢不能】——欲:想;罢:停,歇。

想要停止也不能停止。

原句:《论语·子罕》:“夫子循循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韫椟而藏】——把玉裹在匣子里藏起来。

比喻怀才待用或怀才隐退。

原句:《论语·子罕》:“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待贾而沽】【待价而沽】——沽:卖。

贾:通“价”。

等有好价钱才卖。

比喻有好的待遇、条件才答应任职或做事。

原句:《论语·子罕》:“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逝者如斯】——用以形容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

【不舍昼夜】——舍:放弃。

不放弃白天和黑夜。

比喻夜以继日。

原句:《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为山止篑】——比喻功败垂成。

原句:《论语·子罕》:“譬如为山,未成一篑。

止,吾止也。

”【苗而不秀】——苗:指庄稼出苗;秀:庄稼吐穗开花。

指庄稼出了苗而没有抽穗。

比喻人有好的资质,却没有成就。

【秀而不实】——秀:庄稼吐穗开花;实:结果实。

开花不结果。

比喻只学到一点皮毛,实际并无成就。

原句:《论语·子罕》:“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后生可畏】——后生:年轻人,后辈;畏:敬畏。

年轻人是可敬畏的。

形容青年人能超过前辈。

原句:《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知过必改】——认识到自己错了就一定要改。

原句:《论语·子罕》:“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不忮不求】——忮:嫉妒;求:贪求。

指不妒忌,不贪得无厌。

原句:《论语·子罕》:“子曰:‘不忮不求,何用不臧?’”【松柏后凋】——寒冬腊月,方知松柏常青。

比喻有志之士在艰险的环境中奋斗到最后。

【岁寒松柏】——比喻在逆境艰难中能保持节操的人。

【岁寒知松柏】——寒冬腊月,方知松柏常青。

比喻只有经过严峻的考验,才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

原句:《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勇者不惧】——惧:害怕。

有胆量的人无所畏惧。

原句:《论语·子罕》:“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古诗词课外拓展古诗词分类大全之传统节令春节: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清明: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中秋:王建《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重阳: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元宵:南宋.朱淑真(一说欧阳修)《生查子》: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寒食(清明前两天):韩翃《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七夕:杜牧《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古诗词分类大全之爱情最甜1.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上邪》2.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欧阳修《生查子》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鹊桥仙》4.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5.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白居易《长恨歌》6.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王维《相思》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8.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9.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苏轼《江城子》10.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元稹《离思》11.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李清照《一剪梅》1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蝶恋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