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4.1记叙文理解词语含义及赏析

4.1记叙文理解词语含义及赏析

重要,成为召集一家人围拢在一起的中心。
答案:家的中心或吸引全家人的地方。
赏析词语总结:(语境义)+表现的 内容(作用)+感情
小结
【1】重点词语含义的理解:①词语本身的含义;②词语的深层含义(联 系其所在的句子或段落等分析)。
【2】赏析词语表达效果(作用):
(1)①××一词(等词),生动形象地/准确地/具体地/……写出了 ××的特点+②强烈地/鲜明地/……表达了××的思想感情。
《考点360》P86
二、感情色彩角度
褒义词贬用或者贬义词褒用,都是为了巧妙地表达作者的情感,增强
表达效果。
例:《藤野先生》中“清国留学生……实在标致极了”的“标 致”就是褒义词贬用,有强烈的讽刺效果。表达了鲁迅先生对 清朝留学生地厌恶之情。 《社戏》中“这时候,小朋友们便不再原谅我会读‘秩秩斯 干’,却全都嘲笑起来了。”“嘲笑”是贬词褒用,这些嘲笑 是善意的,因为我不敢近水牛、黄牛的身,小朋友实际是鼓励 “我”大胆些,勇敢些。
课前准备
1.准备好《考点360》精讲版,七年级下 册语文书,九年级下册语文书,笔记本 2.将视频模式调整为极速或者流畅 3.14:00准时上课
中考复习现代文阅读
理解重要词语含义及赏析
《考点360》P79
1.《2020年河北中 考说明》现代文阅 读:体味和推敲重 要词句在具体语言 环境中的意义和作 用。
例:我飞跑着,把鱼交给母亲。妹妹在身后摇摇晃晃地追赶。
母亲接过鱼,刮鳞、剔腮、破肚,把整条的鱼分成小块,娴熟 而又忙乱。当菜籽油的香味混合着松枝腾起的浓烟弥敞开来的 时侯,厨房成了温暖的心脏,召集一家人围拢到一起,催促着 母亲往炉膛添柴。火舌从灶口舔出来,母亲的影子贴上后墙, 忽大忽小,斑驳摇曳。罡风缠绕窗棂发出呜咽,屋里的温度升 起来,热量向着寒冷四散突围。 《冬日里温暖的鱼》 分析:心脏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说明一家人因为吃鱼厨房变得非常
③我和周先生很快就开始了论集的编选。周先生极为认真,经过多次商讨,最后 取得一致意见:前三卷收录单行本著作,第四卷收单篇论文。每一卷文稿先由我 复印做编辑加工,整理好后由周先生审定。周先生同意后,再寄到出版社。我、 周先生和出版社三方面合作愉快,工作进展顺利。论集出版后,郝先生亲自带着 样书来京,我们一齐到周先生家。周先生专注地翻看样书,表示满意。至此,我
【参考答案】两处“伟大的神力”指代对象以及感情色彩不同。第一处(P52 第17段)指攻城时抵挡大炮的神力。“伟大的神力”包含着荒诞和调侃的意味, 表现阿长的无知可笑,为后文阿长出人意料地买来《山海经》埋下伏笔。 第二处(P54第26段)指没有文化的阿长竟然帮“我”买来朝思暮想的《山海 经》,而这是“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伟大的神力”虽带夸张,却 是作者以孩童口吻发出的最热烈、最真诚的赞美。
终于了却了这桩心事。 要为周先生出版多卷本文集
指示代词:①看位置,先往前找,再往后找→②联系文章内容推断
二、非代词
非代词:①理解词语本义→②分析语境义→③把握指代内容
(统编七下《阿长与〈山海经〉》“思考探究”P55,“伟大的神 力”在文中两次出现。联系上下文,说说其含义的不同。
【解题思路】该设问意在考查文中重要词语的不同含义。解答此题,首先要 理解词语的表面意思,其次,结合文章内容揣摩词语的深层含义。
《考点360》P86
三、大词小用:风趣幽默
例:《阿长与<山海经>》中“不料他还要这样伟大的神 力”,“特别的敬意”,“实在深不可测”,大词小用 表现出我听阿长讲长毛的故事后产生的崇拜和尊敬,充 满童真的趣味。
《考点360》P86
四、修辞角度
对于运用了修辞手法的词语,既要联系上下文,又要结合作者运用的 修辞手法理解深层含义。是比喻找出本体,是双关,找出本义引申义, 是拟人说出造成拟人这种修辞的词语在文中的语境意。
真题在线
1.(2016年河北中考·19)揣摩下列语句,回答括号里的问题。(4分) (1)整整的三年,他凑足了一百块钱!(对加着重号的词语进行赏析。)
(2)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加着重
号的词语表现了祥子怎样的心理?)
2.(2017年河北中考·18)选文第三段“我终于了却了这桩心事”一句中,“这桩心事” 具体指什么?
(2)①××一词(等词)对应前文××词语+②在结构上起××作用。
【3】词语的替换及理由:①能替换/不能替换。②理由:句子(或作者 等)意在表现(表达)××,原词作用及表达效果;词语换后的表达效 果。③二者的表达效果相同/不同,所以能替换。/不能替换。
谢谢!
例:九下语文书《变色龙》,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面对着上帝创造的
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
“无精打采”是指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在这里形容门用拟人的修辞 手法,反映了当时市面萧条。“饥饿的嘴巴”是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暗 示了俄国人民饥饿贫困的生活,整个社会死气沉沉,交代了故事发生的 环境。
《考点360》P86
一、炼词角度 2.形容词、副词。 ①结合语境来体会这些词语表现了事物的……特征。 ②表现了人物……的心情、性格等。
(统编九下《孔乙己》“思考探究”)联系上下文,揣摩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 题。 1. 我们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既然是“大约”,为什么 又说“的确”? “大约”表示估计推测,因为没有人说起这件这样的情况统计,孔乙己的确死了,因为在那样冷酷无情的 社会里,孔乙己肯定活不下去,所以用“的确”表示猜测的结论。这句话流露出小 伙子对孔乙己的同情。
2.河北省近五年记叙文词语含义 及赏析考查情况分析:
①考查形式,简答; ②分值,一般为3—6分; ③考查内容,结合语境理解词语 含义,赏析词语在文中的作用。
考点解读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和作用
重要词语是指有助于揭示主旨,或刻画人物形象, 或表达人物情感,或表现事物特征,或体现语言特色 的词语。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 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语境义) 。
赏析词语
《考点360》P86
1.炼词角度。 2.感情色彩角度 3.大词小用 4.修辞角度
《考点360》P86
一、炼词角度 1.动词。如是一两处动词的使用,其常见效果: ①准确具体、生动形象、传神有力地刻画了物或人的……情态/神态; ②写出事物……的特点,表现了人物……的心理活动/思想情感。 ③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如是一系列的动词或连续性的动词的使用,多体现某某动作的熟练程 度/经验程度。
《考点360》P86
一、炼词角度 3.叠词、拟声词。 首先说明这一(些)词语表现了事物的什么特点,然后加上它的表达 效果:使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 4.量词:先明确量词显示的内容,然后叙述作用。 (1)表形作用:有些量词与后面的名词搭配之后,使该名词所代表的事物的形状更具体化,极
易使读者产生联想和想象,在眼前展现生动且具体的画面,从而产生一种特殊的形象美感。 (2)表示一种内在的感情,某些量词在特定的语境中能表现出一些细微的感情色彩。 (3)起到渲染、烘托的效果,激发联想与想象
考点解读
【1】从画线句中找出几个体现细节的词语,结合具体内 容进行赏析。
【2】加点词××用得很传神,请作具体说明。 【3】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4】某个词语能否换成另一个词语?说明理由 【5】某句话中“这”(那)指代什么?
总结归纳中考考查题型
考点解读 理解词 语含义 (推敲)
考查方向
语境,是语言环境的 简称。词语在具体的语境 中所特有的含义,称为词 语的语境义。因为词语的 这种含义离开了具体的语 境便会消失,因此,就又 称为临时义。
“这个菜太淡了”。 “天高云淡”。 “冷淡”。 “旅游淡季” 。
一、代词
例1:(2017年河北中考·18)选文第三段“我终于了却了这桩心事”一句 中,“这桩心事”具体指什么?
赏析词语 (体味)
代词 非代词
炼词
感情色彩 大词小用 修辞角度
动词
形容词 副词
叠词
量词
理解词语含义
《考点360》P86
1.了解词语本义。 2.分析语境义,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解释词语的具体含义。 3.结合主旨,必须在把握文章思想内容、理解文章主题的基础 上进行思考其可能存在的特殊含义。
什么是语境义?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孔乙己》P20“思考探究”: (孔乙己)便排出九文大钱。
他 一从处破用衣“排袋语”一里境处摸用义出“摸四”文,钱分。别传达作出孔用乙己怎样的境况?
“排”字有摆的意思,刻画出孔乙己摆阔气、炫耀的神气,却从深层揭 示出它的贫酸本相。“摸”字有从口袋里往外掏出的意思,孔乙己被打 断腿后生活更苦,只能摸出四文大钱,与前文“排”对照,鲜明地表现 出孔乙己后来的生活已到了贫困不堪的地步。
【3】结合语境,品味下面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众人被小伙的英雄壮举深深感染,群情激愤,一窝蜂地射向歹徒,七手八脚,将歹徒摁 倒在地。(画线词语妙在何处?) 【4】结合上下文,说说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的含义(4分) (1)农人们在豆地南头儿占好自己的田垄,就像运动员占好自己的跑道,人和镰刀都 酝酿着黏稠的梦。 (2)两个女娃从村子走进田地,黄衣的是姐姐,红衣的是妹妹,慵懒的土地就有了色 彩和灵动。
【1】分析加着重号词语的表达效果。
其它地方中考该类题型
在早春的花草开始卖弄风姿的时候,不如意也悄然降临了。
【2】分析下面句子中画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1)我想他应该是出生在一个缺少浪漫的灰色年代,一个黯淡而不见生动的枯槁岁月, 一点点的摇曳都可以带来许多惊喜与闪光。
(2)可有一天我翻他的抽屉,发现里面放满了我大大小小的照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