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词语含义及赏析(记叙文常见考点)
词语含义及赏析(记叙文常见考点)
3.结合语境,品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4分) (2008南宁) (1)但他随后又悲伤地、坚决地划去了“我的妻子”这几个字,在它们的上面补写了
可怕的“我的遗孀”。(2分) (2)在英国国家主教堂里,国王跪下来悼念这几位英雄。(2分)
4.结合语境,说说加点词在句中的作用。(4分) (2007南宁) (1)那个少年紧紧地攥着那颗樱桃,就像是攥着自己的命似的,坚决不丢。
(2分) (2)许多疯了一样的脚正在他倒下的好心情上踩来踩去呢。(2分)
精选课件
3
词语的含义及作用
(1)词语理解:考查具体语境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一般不是考查词语的表面义、规范义,而是考查其
比喻义、象征义、指代义或者说语境义。
(2)答题技巧:
A、答题时必须联系词语的表面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 (从具体的语境中去作答)。
房顶上卧着点雪。精选课件
8
词语的表达效果
2、答题技巧:
(2)其次加点词语如没有运用修辞手法,则从该词的 词性去解题。
答题模式:“XX”动词∕形容词生动形象地描写出…… (对象)的……特点(状态)(2分),突出……(主 题),表达……(情感)(1分)。
例:《故乡》“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 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记叙文阅读
—词语篇
精选课件
1
题型:
题型1:词语的含义及作用
题型2:词语的表达效果
题型3:词语能否互换或相同词语的 不同表达效果
精选课件
2
中考真题展示
1.结合语境,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具体含义。(4分)(2011南宁) ⑴我抽了一口,说:"有啥事?"胡小兵嘿嘿一笑,说"没事"。 ⑵胡小兵又给自己灌了一口,说:"上个月我给娘打电话说给她寄一千块的,可那天
例:《萝卜花》“于是,一朵朵素雅的萝卜花,就开到了 人们的饭桌上。” (2009桂林、百色)
精选课件
6
例5. “嗯!不错……”奥楚蔑洛夫严厉的说,咳了 一声,拧起眉头。(《变色龙》)
咳:用咳嗽声音表示自己很威风严厉的样子
深层含义:“咳”,形象生动的刻画了奥楚蔑洛夫 装腔作势,官气十足的警察形象,给人厌恶之感。
精选课件
7
词语的表达效果
1.词语理解也可从表达的生动形象,即词语品析 角度命题的,如有些动词、形容词的表达作用等。
衬寂静, (2分)生动地描写出当鼓声停止后,人们仍
沉浸在激情中,好像炽热后的沉寂。(1分)
精选课件
11
总结:词语的理解和赏析
词语
理解和赏析
(1) 词义(表面义+语意义) (2) 修辞手法
(3) 词性
(4) 写作手法
(贬词褒用、侧面描写、反衬 以动写静、虚实结合等)
精选课件
12
词语能否互换或相同 词语的不同表达效果
答案:“飞”这一动词生动地刻画出宏儿欢快、活泼、
好奇心强的天性。(2分)表达出小孩子的喜悦心情,更
增添了悲凉气氛。
精选课件
9
词语的表达效果
2、答题技巧:
(3) 加点词语如不能从修辞手法,或词性去解题,那 么最后考虑词语所运用的写作手法。(贬词褒用、侧
面描写、反衬、以动写静、虚实结合等)
答题模式:“XX”词运用……(写作手法),生动形象 地描写出……(对象)的……特点(状态)(2分), 突出……(主题),表达……(情感)(1分)。
(《藤野先生》)
模胡:不注意穿着。 (课文的解释:穿着马虎,不讲究。) 深层含义:侧面表现藤野先生对自己的专业很专注以及严谨治 学的态度。
精选课件
5
例6 于是这一天来了,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 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 了一声。(《那树》)
那树被锯的过程
深层含义:这是树被人类砍伐的惨状,句子用拟人的 修辞手法,形象地展现了一幅人类屠戮大自然生命的 图景,从视觉、听觉方面给人以痛苦和悲哀的感受, 表达了作者的愤恨之情。
例:《紫藤萝瀑布》“……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 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答案:“挑逗”这一词,贬词褒用,生动地刻画出紫藤
萝花的可爱、顽皮。(2分)表达出作者对紫藤萝花的喜
爱心情。(1分)
精选课件
10
词语的表达效果
2、答题技巧: (3) 写作手法(贬词褒用、侧面描写、反衬、以动写静、
虚实结合等)
答题模式:“XX”词运用……(写作手法),生动形象 地描写出……(对象)的……特点(状态)(2分), 突出……(主题),表达……(情感)(1分)。
例:《安塞腰鼓》“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至
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 …… 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
答案:“渺远的鸡啼”运用以声写静的手法,以鸡啼反
B、答题具体步骤:结合文章主旨,紧扣原文,找出其指 代的具体内容。筛选信息,整合概括,组织语言,准确回 答。
C、答题模式:“XX”一词原指……,在这里指……,
起到了……作用。
精选课件
4
例4 那坐在后面发笑的是上学年不及格的留级学生,在校已经一
年,掌故颇为熟悉的了。他们便给新生讲演每个教授的历史。 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 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 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
注意词语要回归原文,紧扣文章的主题,揣摩作
者的情感。
2.答题技巧:
(1)首先看加点词语是否运用了修辞手法。如运用了 修辞,按照修辞的模式来答题。
答题模式:“XX”词运用了XX修辞手法(1分),生 动形象地描写出……(对象)的……特点(状态)(1 分),突出……(主题),表达……(情感)(1分)。
练习:(1) 山坡上卧着些村庄,小村庄的
我把准备好的钱给糟蹋了。"
2.文中A、B两句加点的词,富有表现力,请联系上下文进行品析。(4分)(2010南宁) (1)A句的堆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句的堆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词语含义的差异上体会它们的 不同表达效果
(1)答题思路
从词语的感情色彩上体会它们的 不同表达效果
从词语的生动形象上体会它们的 不同表达效果
精选课件
13
词语能否互换或相同 词语的不同表达效果
(2)答题模式:
原句的“XX”词生动地描写(刻画)出了…… (对象)的……特征,突出了……(主题∕人物形 象),而“XX”词则没有这种表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