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杜甫诗三首作业设计20

杜甫诗三首作业设计20

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诗情景交融,气象宏伟,悲凉的景物融合了诗人心头的悲凉。
B.诗中"萧萧下"绘落叶之声,"滚滚来"状江浪之势,正衬托诗人宽阔的胸怀。
C.诗中"万里"与"无边"对应,"百年"与"不尽"呼应,这就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把诗人的忧思表现得既深且广。
D.本诗是一首七律,中间有两联对偶,韵律和谐每句都是四个节拍,如"风急/天高/猿/啸哀"。
“杜甫诗三首”作业设计
学习阶段
高二
教材类型
人教版
作业
类型
书面作业
作业
类别
课后作业
作业
目标
1.归纳、整理艺术手法或表达技巧
2.理解和运用表达技巧
学情
分析
学生对种类繁多的表达技巧不理解,常常张冠李戴,答非所问。有必要指导学生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3.下面对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中写登高所见的秋江景色,抒发了常年漂泊、老病孤愁的感情。
B.本诗第一二句写诗人的所见所闻,一连出现了六个特写镜头,渲染了秋江景物的特点。
C.有人认为本诗第三四句"无边""不尽"两词多余,其实正是有了这两个词,诗的意境才显得更为广阔深远,气象万千。
D.诗的最后两句,写外界环境带给作者的艰难苦恨和自身随着年龄增长而白了的头发,使得自己连喝酒的兴致都没有了。
课外延伸
暮归
杜甫
霜黄碧梧白鹤栖,城上击柝复乌啼。
客子入门月皎皎,谁家捣练风凄凄?
南渡桂水阙舟楫,北归秦川多鼓鞞①。
年过半百不称意,明日看云还杖藜。
【注】 鞞:军鼓。
5.在这首诗中,除自然景色外,写"秋暮"的词语还有 、 。
6.陈淑彬在《修辞艺术与美学铭刻》一书中提到:叠字的一个重要功能是摹状。请结合《暮归》诗句作简要分析。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1.前人曾说这首诗是情景"和谐统一的典范",你是否同意此说?请结合诗中的某一句来鉴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 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2.请选出对其对仗理解不当的一项(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业评价方法:
A.首句的"风""天""猿啸"分别与下句的"渚""沙""鸟飞"对仗,读来富有节奏。
B.颔联的对仗十分精工。"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沉郁悲凉的对句出神入化。
C.颈联的"万里""百年"和上联的"无边""不尽"还有相互呼应的作用。
D.颈联表现感情,"万里""百年"分别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
学生自评、互评和老师点评相互结合
作业设计思考:
1.有助于学生理清复杂的术语,真正理解必要的术语,并且把术语和文章的具体内容相结合,从而答题规范、清晰。
2.有助于学生转化对语文的被动态度,积极主动去研究、质疑,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