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安徽省六安市裕安中学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1.读图回答,通过精确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A. 正圆形球体B. 纺锤形球状C. 不规则球体D. 圆形2.率船队首次完成球球航行的航海家是()A. 哥伦布B. 麦哲伦C. 魏格纳D. 郑和3.本初子午线是()A. 东、西两半球的分界线B. 东西经度的分界线C. 计算纬度的起始线D.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4.读图,F点的坐标是()A. (80°E,20°S)B. (80°E,20°N)C. (80°W,20°S)D. (80°W,20°N)5.地球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是()A. 一天B. 一年C. 24小时D. 12小时6.裕安中学的学生和老师们即将迎来寒假。
寒假开始的当日(2月8日),地球运动到图中的位置()A. A→B之间B. B→C之间C. C→D之间D. D→A之间7.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A. 昼夜更替B. 四季更替C. 五带D. 极昼极夜8.小红同学上周末跟随家人去了合肥野生动物园游玩。
在动物园里,她用到的地图是()A. 合肥市交通图B. 合肥市政区图C. 景点导游图D. 合肥市旅游规划图9.在等高线地图上,等高线较稀疏,说明该地是()A. 坡陡地区B. 山谷C. 陡崖D. 缓坡地区10.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海拔为8844.43米。
我国陆地最低点艾丁湖洼地低于海平面154.31米。
两地的相对高度是()A. 8844.43米B. 8998.74米C. 8690.12米D. 154.31米11.下列语句中,描述天气的是()A. 四季如春B. 长冬无夏C. 风和日丽D. 终年高温多雨12.大家约好期末考试后去郊游。
大明看过电视,得知未来几天六安市某景点天气如图所示,请你说出天气状况()A. 阴转小雨,西北风四级B. 多云转晴,东南风六级C. 晴转阴,东北风四级D. 阴转晴,西南风四级13.雾霾纪录片《穹顶之下》引发社会热议,你认为下列行为不利于大气环境改善的是()A. 鼓励购买使用私家车B. 扩大绿化面积C. 乘坐公交车绿色出行D. 限号出行缓解交通拥堵14.读六安市某日气温变化图,回答14、15两题。
根据图中数据,请计算一下该地的日平均气温约是()A. 15.7℃B. 16.2℃C. 14.6℃D. 21℃15.读六安市某日气温变化图,回答14、15两题。
图中数据哪一个可能是午后2时测得的数据?()A. 8.7℃B. 13.2℃C. 23.6℃D. 17.4℃16.降水的主要形式是()A. 降雨B. 降雪C. 冰雹D. 雾、霜17.关于山地背风坡、迎风坡降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 背风坡降水多B. 迎风坡降水多C. 迎风坡降水少D. 一样多18.同学们学习了气候这一章节,了解气候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影响很大。
以下是七年级21班几位同学对气候两大要素的回答,正确的是()A. 阴晴、风雨B. 气温、降水C. 降水、风向D. 干、湿19.如图反映的气候特征是()A. 全年高温多雨B. 全年高温少雨C.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D.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20.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这是因为()A. 纬度位置高B. 地势高C. 距海洋近D. 空气少21.一个地区人口数量过多或过少都会成为人口问题。
下列关于我国解决人口问题叙述正确的是()A. 把“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提高人口素质,控制人口数量B. 人多力量大,多生孩子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C. 我国人口众多,应降低人口出生率,提高人口死亡率D. 我国已经出现人口负增长现象,所以要大力推广“二胎政策”,提高人口数量22.下列不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因素是()A. 交通便利B. 水源充足C. 资源贫乏D. 气候湿润23.以下属于保护文化遗产的正确措施是()A. 减少工业污染对历史性建筑物、雕塑、壁画的破坏B. 在参观皖西烈士陵园时刻写“XXX到此一游”,为其增添光辉C. 将故宫拆除建设更加高大尚的现代化建筑物,给来访外宾留下好印象D. 在接待游览西递、宏村古村落的游客时,要秉承“来多少,接待多少”的原则,以充分挖掘其经济价值24.根据发展水平的差异,大体可以把世界上的国家分为()A. 贫穷国家和富裕国家B. 经济大国和经济小国C.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D. 发展快的国家和发展慢的国家25.国际上,习惯把发展中国家之间合作称为()A. 第一世界与第三世界的合作B. “南北合作”C. “南北对话”D. “南南合作”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0分)2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山体部位的名称:A______、G______。
(2)图中CD、EF段中可能有河流的是______段(填字母);H点在甲山______方向。
(3)现旅游部门计划在甲乙山顶之间修建一条索道,若它们之间的图上距离为3 厘米,索道的长度至少是______千米。
27.读麦哲伦环球航行航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519年9月,在麦哲伦的带领下,二百多名探险队员分乘五艘船,从A______洲的西班牙出发,渡过B______洋,绕过C______洲的南端,进入D______洋.一路上历经千辛万苦,于1521年3月到达E______洲菲律宾群岛.麦哲伦因介入当地纠纷而身亡.船员们艰难地横渡F______洋,绕过G______洲南端,最后只剩下一艘船和十几名船员,于1522年9月回到西班牙.28.读“世界板块示意图”,回答问题:在图中,由坚硬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非一块整体,而是分成______大板块。
它们分别是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E______、F______。
29.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三者之间的关系:______。
(2)人口增长的快慢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关。
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有______(填大洲具体名称),D处人口稀少的自然原因是:______。
(3)与A、B比较,C地的居民以______ 种人为主,主要信仰______教。
(4)我们的同学正在学习英语,如果你会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到哪些地方去可以自由的玩耍而不受语言的限制?(至少列举2个国家,不可直接填图中序号,需写出具体名称。
)______。
2017-2018学年安徽省六安市裕安中学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答案和解析【答案】1. C2. B3. B4. B5. B6. D7. A8. C9. D10. B11. C12. D13. A14. A15. C16. A17. B18. B19. C20. B21. A22. C23. A24. C25. D26. 鞍部陡崖EF 正东927. 欧大西南美太平亚印度非28. 六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29. 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欧洲处于沙漠地区,气候干旱,所以人口稀少黄佛英国、美国【解析】1. 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
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根据题意。
故选:C。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本题考查了地球的形状,此知识点较简单,识记即可.2. 解:麦哲伦船队首次完成了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故选项B 符合题意。
故选:B。
在1519年9月,航海家麦哲伦率领一支200多人的探险船队,分乘5艘帆船从西班牙出发,向西南穿越大西洋,绕过南美大陆南端的海峡,进入太平洋,1521年3月,船队到达菲律宾,他们向西穿过印度洋,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终于在1522年9月回到原出发地西班牙.麦哲伦船队首次完成了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观察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3. 解:本初子午线(即0°经线)是东西经度的起始线。
故选:B。
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东西经度的起始线是本初子午线(即0°经线).考查了特殊的经线本初子午线(即0°经线),要牢记.4. 解:从图上经纬网的判断规律来看,F的地理位置是20°N,80°E,属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故选:B。
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本题考查了经纬网的判读,认真读图分析解答。
5. 解: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是一年。
故选:B。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是一年。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等。
本题考查了地球公转的概况,属基础题。
6. 解:读图可知,当地球运行在图中的D处时,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当地球运行在图中的A处时,为北半球的春分日,日期为3月21日前后,此时全球昼夜平分;2月8日地球运动到图中的D冬至和A春分之间,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
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为北半球夏至日,日期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北半球的春分日,日期为3月21日前后,此时全球昼夜平分;当太阳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北半球的秋分日,日期为9月23日前后,此时全球昼夜平分。
本题考查了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结合图示记忆解答。
7. 解: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
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