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六安裕安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生物考试题(word版有答案)一、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一组是()A. 猫捉老鼠、黄牛耕地、老马识途、谈虎色变B. 狗辨主客、家燕筑巢、鹦鹉学舌、飞鸽传书C. 大雁南飞、飞蛾扑火、狗拉雪撬、蜜蜂采蜜D. 蜻蜓点水、蜘蛛结网、孔雀开屏、公鸡报晓2.“老鼠打洞”这种动物行为所具有的特点是()①由生活经验获得的②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③动物生来就有的④由动物生活环境因素决定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3.在研究蚂蚁的通讯过程中,先在侦查蚁要经过的地方铺上纸片,纸片的尽头放食物,待侦查蚁回巢后,我们将纸片重新排列成圆形,结果蚂蚁()A.纸上来回打转B.找不到食物,停下来再派侦查蚁侦查C.直奔食物去取食D.相互用触角商量下一步的行动计划4.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群体中的信息交流的是()A. 蜜蜂跳圆形舞B. 雄鸟向雌鸟展示漂亮羽毛C. 两只公鸡打架D. 长尾猴发现豹时惊叫5.珍珠贝和三角帆蚌常被人们用来人工培育珍珠,光亮的珍珠的形成与下列哪一结构有关()A.贝壳B.外套膜C.珍珠层D.内壳6.蝗虫的视觉器官是()A.触角B.单眼C.复眼D.口器7.鲫鱼是一种常见的淡水鱼类.关于“探究鲫鱼适应水中生活特征”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A.鲫鱼在水中用肺呼吸B.鲫鱼主要靠眼感知水流方向和速度C.鲫鱼游泳的动力主要来自胸鳍和腹鳍D.鲫鱼身体呈流线型能减小游泳时水的阻力8.青蛙被称为“田园卫生”,蛙不能完全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因是()A.体温不恒定B.生殖发育离不开水C.卵生,体内受精D.冬眠时主要靠皮肤呼吸9.我国特有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扬子鳄属于爬行动物,下列哪项不是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A.在水中产卵B.用肺呼吸C.体表有角质鳞片或甲D.卵有坚韧的卵壳10.“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下列相关认识不正确的是()A.鹬属于鸟类,呼吸方式为双重呼吸B.蚌为软体动物,身体柔软,表面有外套膜C.鹬、蚌和渔翁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为消费者D.鹬的取食行为是学习行为,受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后天学习和生活经验获得11.关于麻雀适于飞行的特点,不正确的是()A. 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少空气的阻力B. 胸肌两端的肌腱都连接在龙骨突上C. 骨骼轻、薄、坚固,有些内部中空D. 前肢变成翼,生有几排大型的正羽,使麻雀能振翅高飞12.“美人鱼”的学名叫儒艮,之所以被人们称为“美人鱼”,是因为母兽给幼崽喂奶时常浮出水面,像人类哺乳的情形。
你认为“美人鱼”属于()A. 鱼类B. 软体动物C. 哺乳动物D. 两栖类13.下图是某两种动物的牙齿剖面示意图,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动物的牙齿不同主要与其生活环境的不同有关 B.A最有可能是狼的牙齿C.1适于切断食物D.2适于撕裂食物14.带鱼、水牛、蝗虫、鸟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分别是()A.鳃、肺、气管、气囊B.鳃、肺、气管、肺C.鳃、肺、气管、肺和气囊D.皮肤、肺、鳃、气管15.下列关于无脊椎动物类群的叙述,正确的是()A.软体动物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B.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共同特征是身体呈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C.节肢动物头部有眼和触角,胸部有翅和足,腹部有气管D.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共同特征是身体呈圆筒形,由相似的体节组成16.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在100米跑的过程中,大腿肌肉的活动情况是()A.都持续收缩B.一组收缩,另一组舒张,交替进行C.都持续舒张D.先同时收缩,再同时舒张,交替进行17.人在狂笑时用力过猛,使上下颌不能合拢,这是由于()A.关节腔内有滑液B.关节头从关节囊中脱出C.关节软骨发生病变D.关节头从关节窝中脱出18.某人手臂受伤了,屈肘后,不能伸肘,借助外力才能伸直手臂,你认为受伤部位最可能是()A.肱二头肌B. 肱三头肌C. 尺骨、桡骨D. 肱骨19. 人体的各种运动都是以一定的结构为基础。
以下有关人体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内所有的骨连接都是能够活动的B.关节由关节头、关节窝、关节囊组成C.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主要是骨、关节、和肌肉组成的D.肱二头肌属于肌肉组织20.下列关于骨骼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骨骼肌收缩时,会牵拉骨绕关节活动B.一块骨骼肌附着在一块骨上,牵拉它活动C.骨骼肌接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而产生收缩D.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是肌腹,两端较细的部分是肌腱21.在海边游泳被海蜇蜇伤后,用肥皂水进行清洗可缓解疼痛,下列有关海蜇的叙述,正确的是()A.海蜇的身体有内、中、外三个胚层 B.海蜇蛰人的刺细胞分布在外胚层中C.海蜇的消化腔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 D.海蜇与水螅、涡虫同属于腔肠动物22.猪肉绦虫和华枝睾吸虫都是扁形动物,寄生在人体内,它们最发达的器官是()A.生殖器官B.感觉器官C.消化器官D.运动器官23.下列动物不属于线形动物的是()A.小麦线虫B.蛔虫C.蛲虫D.蛭24.夏季大雨过后,常常看到田地里蚯蚓爬到地面上,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土壤中蚯蚓多而且食物缺乏 B.蚯蚓雨后喜欢晒太阳C.土壤浸水后缺乏空气,蚯蚓得不到足够的氧气 D.蚯蚓承受不了湿土的压力25. 关于动物的运动和行为,下面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动物的运动系统是由骨和肌肉组成的B.在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的相互配合下,动物就能完成各种运动C.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但都有利于它们的存活和繁殖后代D.动物的取食行为都是先天性行为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50分)26. 图甲是河蚌的结构示意图、图乙是蚯蚓外形图(部分),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图甲图乙(1)图甲是河蚌,生活在江河湖泊、池沼的底部,当环境安静时,它会伸出肌肉质的【1】插入泥沙中运动,其运动器官在身体的(填“前端”或“后端”),呼吸器官是【2】。
(2)河蚌的贝壳具有作用,由【3】所分泌的物质形成的。
(3)图乙【1】是蚯蚓的(填“前端”或“后端”),判断依据是具有【2】;它的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组成,属于动物。
(4)古人说蚯蚓是“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的动物,但它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依靠进行呼吸,以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
27.自然界中的动物多种多样,春水澄碧,游鱼嬉戏;长空万里,秋雁远去…都曾引发你无限的遐想。
下面是某中学生物小组的同学收集到的部分动物图片。
请据图回答(16分):(1)A生活在干旱的陆地上,体表有坚硬的,其作用。
将蝗虫胸部、腹部插入水中,过一段时间蝗虫死亡,这是因为蝗虫呼吸时气体出入身体的门户被淹没所致。
(2)B生活在水中,前进的动力是通过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
下列动物中①章鱼;②带鱼;③鳄鱼;④黄河鲤鱼;⑤海马;⑥鲸鱼等和B属于同类生物的是(可多选)。
如果请你把上述动物分成两类,你的分类依据是(写出一种即可)。
(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动物C是农田害虫的克星,幼体生活在水中,用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呼吸,可辅助呼吸,属于动物。
(4)D的身体呈型,可以减小飞行时空气的阻力。
前肢变成了,胸部有突出的胸骨,其上附着有发达的,可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它的呼吸方式很特殊,肺上连着许多的,呼吸一次气体两次经过肺,进行两次气体交换,称为呼吸。
(5)E在生殖发育方面的突出特点是,使其比其他生物的后代成活率更高。
图中所示动物中,体温恒定的有(填字母),这增强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28.如图:图一是关节的示意图,图二是一位同学用两片长方形的木板、两条橡皮筋和一颗螺丝(5)制作的肌肉牵拉骨运动的模型图,请看图回答(16分):图一:关节的示意图图二:肌肉牵拉骨运动的模型图(1)图一:图中①是,④是,二者合称为关节面,其表面覆盖一层光滑的⑤,它可以减少运动时两骨之间的,又可以缓冲运动时的。
图中②是,它里面和外面的一些韧带,使关节具有性。
图中③是关节腔,内有少量,起着润滑的作用,也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具有_性。
(2)图二:图中相当于两块;相当于;而相当于。
图中虚线箭头表示的收缩过程,此时应该处于状态,如果表示肘关节,则此过程表示动作。
从这个模型可以看出,人在运动时,要靠的收缩,牵引骨绕着来完成。
29. 动物的行为常常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运动。
请分析下面资料并回答(4分):资料一:幼狮天生的利爪能够帮助它成功狩猎,本能的突袭那些引起它注意的目标,这非常有益于它的生存,然而,想完全掌握狩猎技巧,还需要不断实践以积累经验。
资料二:蚕农发现,雌雄蛾从茧中钻出来,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爬到一起进行交配,否则会因寿命短暂失去传宗接代的机会。
雌雄蛾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爬到一起,完全是靠它们之间释放的“气味”来实现的。
(1)资料一说明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学习行为的优越性在于使动物能够。
(2)资料二中,雌雄蛾依靠“气味”爬到一起,能散发这种“气味”的物质在生物学上叫做,这一实例表明了动物个体间能够进行。
30. 蚂蚁是怎么样进行通讯的,某实验小组做了如下探究实验,如下图(4分):①将三块小石头放在盛有少许清水的容器内形成三个小岛,小岛间用两根等长的小木条连接起来,这样蚂蚁只能通过由小木条搭成的“桥”从一个小岛到达其它的小岛。
②先将饥饿的蚂蚁放在B岛上,食物放在C岛上,A岛什么都不放,发现蚂蚁经过几次寻找后,在C岛上找到食物。
③小组成员将连接BC岛的“桥”和AB岛的对换,结果发现蚂蚁并没有爬向C岛,而直接爬向A岛。
(1)如果你是该组成员,根据以上探究做出的假设是:,结论是:。
(2)蚂蚁群体内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具有行为,除此以外还有哪些动物具有此类行为?(至少写一个)。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