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不等式I推理与证明附实例讲解
不等式I推理与证明附实例讲解
D.26
5.不等式 ax2+2ax+1≥0 对一切 x∈R 恒成立,则实数 a 的取 值范围为__________.
解析:当 a=0 时,不等式为 1≥0 恒成立;当 a≠0 时,须aΔ>≤00,,
即a4> a2-0,4a≤0, 所以 0<a≤1. 综上 0≤a≤1.
答案:[0,1]
考点一
含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1)当 x∈R 时,f(x)≥a 恒成立,求 a 的范围;
(2)当 x∈[-2,2]时,f(x)≥a 恒成立,求 a 的范围;
(3)当 a∈[4,6]时,f(x)≥0 恒成立,求 x 的范围.
通关特训 2 设函数 f(x)=mx2-mx-1. (1)若对于一切实数 x,f(x)<0 恒成立,求 m 的取值范围; (2)若对于 x∈[1,3],f(x)<-m+5 恒成立,求 m 的取值范围.
1 个过程——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求解过程 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一般过程是:一看(看二次项系数的符 号),二算(计算判别式,判断方程根的情况),三写(写出不等式 的解集).
2 种思想——分类讨论和转化思想 (1)分类讨论的思想:含有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一般需要分类 讨论.在判断方程根的情况时,判别式是分类的标准;需要表示不 等式的解集时,根的大小是分类的标准. (2)转化思想:不等式在指定范围的恒成立问题,一般转化为求 函数的最值或值域问题.
通关特训 3 某农贸公司按每担 200 元收购某农产品,并每 100 元纳税 10 元(又称征税率为 10 个百分点),计划可收购 a 万担,政 府为了鼓励收购公司多收购这种农产品,决定将征税率降低 x(x≠0) 个百分点,预测收购量可增加 2x 个百分点.
(1)写出降税后税收 y(万元)与 x 的函数关系式; (2)要使此项税收在税率调节后不少于原计划税收的 83.2%,试 确定 x 的取值范围.
3.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
判别式 Δ=b2-4ac
Δ>0
二次函数 y=ax2+bx+c (a>0)的图像
Δ=0
Δ<0
4.分式不等式与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关系
(1)xx- -ab>0等价于□9 __________________. (2)xx- -ab<0等价于□10 __________________. (3)xx- -ab≥0等价于□11 __________________. (4)xx- -ab≤0等价于□12 __________________.
【例 1】 解关于 x 的不等式:ax2-2≥2x-ax(a∈R).
通关特训 1 已知不等式 ax2-3x+6>4 的解集为{x|x<1 或 x >b}.
(1)求 a,b 的值; (2)解关于 x 的不等式 ax2-(ac+b)x+bc<0.
考点二
一元二次不等式恒成立问题
【例 2】 函数 f(x)=x2+ax+3.
1.不等式 x2-3x+2<0 的解集是( ) A.(-∞,-2)∪(-1,+∞) B.(-2,-1) C.(-∞,1)∪(2,+∞) D.(1,2)
2.不等式 2x2-x-1>0 的解集是( ) A.-12,1 B.(1,+∞) C.(-∞,1)∪(2,+∞) D.-∞,-12∪(1,+∞)
3.不等式 9x2+6x+1≤0 的解集是( )
考点三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实际应用 【例 3】 某商人如果将进货单价为 8 元的商品按每件 10 元出 售,每天可销售 100 件.现在他采用提高售价,减少进货量的办法 增加利润.已知这种商品每件销售价每提高 1 元,销售量就要减少 10 件,则他将销售价每件定为多少元时,才能使得每天所获的利润 最大?销售价每件定为多少元时,才能保证每天所获的利润在 300 元以上?
不x>b(a≠0):
(1)当a>0时,解集为□1 ______________.
(2)当a<0时,解集为□2 ______________.
2.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1)将不等式的右端化为0,左端化为二次项系数大于零的不 等式ax2+bx+c>0(a>0)或ax2+bx+c<0(a>0). (2)求出相应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3)利用二次函数的图像与x轴的交点情况确定一元二次不等 式的解集.
A.{x|x≠-13}
B.{-13}
C.{x|-13≤x≤13}
D.R
解析:∵9x2+6x+1=(3x+1)2≥0,
∴9x2+6x+1≤0 的解集为{x|x=-13},故选 B 项.
答案:B
4.若不等式 ax2+bx-2<0 的解集为{x|-2<x<14},则 ab=
() A.-28
B.-26
C.28
3 个注意点——解含参数不等式应注意的问题 (1)二次项系数中含有参数时,参数的符号影响不等式的解集; 不要忘了二次项系数为零的情况. (2)解含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可先考虑因式分解,再对根的 大小进行分类讨论;若不能因式分解,则可对判别式进行分类讨论, 分类要不重不漏. (3)不同参数范围的解集切莫取并集,应分类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