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安新县安州镇总体规划(2008-2020年)文本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1)第三章城镇化水平分析与预测 (2)第四章镇村体系规划 (2)第五章镇域公共设施统筹规划 (2)第六章镇域基础设施统筹规划 (2)第七章镇域综合防灾规划 (3)第八章镇域空间管制规划 (3)第九章镇域文物保护规划 (4)第十章镇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4)第十一章城镇性质与规模 (4)第十二章镇区用地布局规划 (4)第十三章镇区道路交通规划 (6)第十四章镇区绿地及景观系统规划 (6)第十五章镇区工程设施规划 (6)第十六章镇区“五线”控制规划 (8)第十七章镇区近期建设规划 (8)第十八章镇区远景发展构想 (9)第十九章规划实施措施 (9)第二十章附则 (9)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适应安新县安州镇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科学合理地进行城镇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版)等有关法律、法规,编制《安新县安州镇总体规划(2008-2020年)》(以下简称为本规划)。
规划文本中有下划线的条款为强制性规划内容。
第2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12、《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3、《河北省村镇规划技术规定》4、《河北省建制镇总体规划编制技术导则》5、《安新县县城总体规划(2005—2020年)》6、《安新县村庄空间布局规划(2006-2020年)》7、安州镇国民经济统计资料及城建资料8、安州镇地形图9、镇各类专业部门提供的规划基础资料和有关部门的规划设想第3条:指导思想(1)贯彻“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要求”的方针,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编制镇村总体规划,充分发挥城乡规划的调控作用。
(2)安州镇镇村总体规划必须从河北省及保定市、安新县的全局出发,充分分析论证城镇发展的外部区位条件,从区域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合理确定安州镇在区域中的作用和定位及与区域内其他城镇的关系,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突出安州镇的特色。
(3)规划从安州镇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到区域和城镇发展的可能性,在规划布局、城镇形态结构上,既要立足现实,又要兼顾城镇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在合理的范围内确定城镇未来发展的空间,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4)安州镇的发展应发挥自身优势,把握发展机遇,增强发展活力,实行产业的升级换代,延长产业链条。
同时培育发展市场,以市场促进产业,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镇统筹、协调发展。
(5)合理确定城镇基础设施配置标准和服务水平,协调区域性的基础设施的配置,从而保证和促进城镇的合理发展,增强城镇综合实力,提高生活环境质量。
(6)发挥安州镇区位优势和生态环境基础较好的有利条件,充分利用区内的自然条件及其环境特色,营造特色鲜明的城镇格局和良好的人居环境。
(7)城镇总体规划的实施是一个长期、动态的建设过程,理想与现实兼顾,远期发展与近期建设相结合,充分考虑城镇的现状条件,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合理确定各期的建设目标和任务,确保规划方案具有可操作性。
第4条:规划期限安州镇总体规划期限为2008年——2020年。
其中:近期:2008——2010年;远期:2011——2020年;远景:展望到本世纪中叶。
第5条:城镇规划区范围本次规划确定的规划区范围为安州镇镇域范围,含28个行政村,总面积77.15平方公里。
镇区规划范围为9.20平方公里(含水源保护区)。
第6条:规划重点1、安州镇镇区北面邻淀,白洋淀向来有“华北之肾”之称,生态环境的保护尤为重要,本次规划重点关注全镇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关注资源的节约与有效利用。
2、安州镇区文物古迹较多,但保护不力。
本次规划重点解决文物保护和产业发展、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
3、充分考虑城镇发展的复杂性,采取更为灵活的、适应未来发展的规划对策。
科学合理的布置镇域镇村体系,统筹安排区域产业发展空间。
4、研究制定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准确城镇职能定位,合理预测城镇发展规模。
5、确定合理的镇区建设用地范围,完善镇区道路网,合理确定镇区道路网级别,充分考虑城镇产业发展特点和发展前景,为城镇产业的持续发展留有足够余地。
6、根据城镇发展的时序性,进行近期建设规划,衔接近、远期发展目标。
第二章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第7条:总体发展目标安州镇是安新县城镇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应充分发挥政策优势、资源优势、生态优势、文化优势,发展食品加工、金属加工为主导产业的新产业基地,并以此为依托,重点发展商贸和现代化的服务业,成为文化旅游业发达,宜居和生态环境良好的特色城镇。
第8条:城镇建设发展目标至2020年,安州镇将建成由中心镇—中心村-基层村组成的三级镇村体系,形成规划科学、布局合理、交通便捷、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镇。
第9条:经济发展目标从2008年到2010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以年平均10%的速度递增。
到2010年国民生产总值将达到8.0亿元以上。
从2010年到2020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以年平均8%的速度递增。
到2020年国民生产总值将达到17.0亿元以上。
第10条:产业发展规划在规划期内,安州镇应大力发展食品加工、金属加工、文化旅游业等产业。
第三章城镇化水平分析与预测第11条:镇域人口规模近期:2010年人口规模:4.10万人;远期:2020年人口规模:4.35万人。
第12条:镇域城镇化水平近期:2010年城镇化率:45.6%;远期:2020年城镇化率:69.0%。
第13条:镇域城镇化发展战略(1)、加快集聚发展、重点推进城镇现代化,增强城镇活力。
(2)、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
(3)、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进程,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化。
第四章镇村体系规划第14条:镇域村庄空间布局规划(1)考虑安州镇的长远发展,调整现状居民点分布结构,通过撤、并、迁促进人口向镇区和中心村集聚。
(2)规划镇域空间形成“1镇加4个中心村和10个基层村”的城乡社区规划结构。
以安州镇区为镇域中心,依托保新公路分别设置建昌村、西马庄村、午门村、东向阳村四个中心村。
以城带乡,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第15条:镇域镇村发展战略重点加强镇区建设,积极发展镇区二、三产业,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鼓励中心村发展,逐步形成以镇区为中心,以中心村为骨干的多层次、多类型、开放式的镇村体系。
第16条:镇村规模等级结构规划到2020年,安州镇镇域人口规模为4.35万人,随着规划期内集中建设和城乡协调发展水平的提高,最终形成1个镇区、4个中心村、10个基层村的三级镇村体系结构。
一级:镇区,人口3.0万人,用地面积345.00ha。
二级:中心村4个,包括建昌村、西马庄村、(前)后午门村、东向阳村。
三级:基层村10个。
包括(西王庄、烧盆庄)、(七级村、九级村)、(南际头村、北际头村)、李庄村、膳马庙村、新立庄村、石冢村、大寨村、独连村、西向阳村。
近期重点加强镇区和中心村的建设,引导基层村建设。
村庄建设用地人均指标控制在150m2以内。
第五章镇域公共设施统筹规划第17条:镇域公共设施布局原则(1)、公共设施的配置水平与村镇人口规模相适应,并优先建设。
(2)、公共设施应集中布置,形成村镇公共活动中心。
(3)、各类公共设施的规划应与各专业规划相衔接。
(4)、公共设施布局规划着重加强对公益性公共设施的规划和引导。
(5)、公共设施的选址应考虑合理的服务半径,并避免沿公路建设。
第18条:镇域教育机构规划规划期末,镇域教育设施统计结果:中学1所,小学9所,幼儿园17所。
第19条:镇域文体科技规划镇区应建设多功能小型影剧院、灯光球场、体育场、科技站、文化中心、老年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
中心村应设置文化站、科技站。
第20条:镇域医疗卫生规划大力发展卫生事业,加强疾病防控能力,规划期末实现镇、村两级疾病预防控制网络全覆盖,医疗卫生设施配套齐全。
规划将镇区现有的安州镇卫生院搬迁至古镇区的东部,提高标准。
中心村设医疗所2-3个,基层村设医疗所1-2个。
第21条:镇域集贸市场规划规划镇区在古镇区的西南部建设1个集贸市场,中心村各设小型集贸市场一个。
第六章镇域基础设施统筹规划第22条:镇域综合交通规划规划期内,经村庄整合后镇域14个村庄全部拓宽现状道路。
按照区域内公路成网、主次有序的原则,对通往周边地区的公路进行技术改造,提高公路等级;围绕镇区,进一步完善对外出口,在省道改扩建及自身资源带动的基础上,提高现有乡级公路的等级,进一步完善镇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第23条:镇域电力工程规划1、变电站规划:安州镇区范围内现有110千伏变电站1座,变电站主变容量为2×40MVA。
近期能够满足用电需求。
规划远期将主变增容至2×63MVA,以满足远期用电需求。
2、电力线路规划:110KV线路采用架空敷设,走廊宽度15-25米。
35KV线路采用架空敷设,走廊宽度12-20米。
第24条:镇域给水工程规划规划镇区建设供水厂一处,开采地下水,通过规划道路敷设给水管网引入镇区,待远期经过详细水文地质勘察后,确定水源地。
其它相邻较近聚集村落可联村共建小型供水站,集中开采地下水,经消毒后由管网向居民供水。
第25条:镇域排水工程规划规划镇区建设污水处理站一座,收集镇区及周边村落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入淀区;镇区雨水依据自然地势,排放入淀区。
镇域其他村落依据地形特色,合理组织排水。
采用截流式雨污合流制:根据污水量设置小型生物膜工艺污水处理站,污水经截流入村庄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排放河道或灌溉农田;雨水溢流后就近排放河道沟渠。
第26条:镇域通信邮政设施规划规划在安州镇区建设电信支局一处,同时完善移动、联通、网通等通信业务,实现电信、移动、联通基站全面覆盖乡域,满足各类通信业务需求。
规划在安州镇区建设邮政支局一处,服务半径为12公里,服务人口为4.0万人。
第七章镇域综合防灾规划第27条:镇域防洪规划1、防洪堤设防标准:涉及安州镇域的防洪堤有2条,分别位于镇域北部和南部,防洪标准按10年一遇设防。
2、镇区防洪标准:镇区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设防。
3、防洪措施:加强河道的疏浚和堤坝的建设、管理、维护,同时在河道两侧设置绿化隔离区,杜绝与防洪无关的一切建设活动,防止水土流失,防止土壤沙化,改善区域大气状况和环境质量,营造安全、舒适、清新的生活空间。
第28条:镇域消防规划镇区设消防站1处,中心村根据情况可设置消防设施。
消防栓按100~120米间距配置。
镇区干道是消防车主要通道,要求城镇道路、给水管网建设考虑消防要求。
消防车辆和通讯设备按规定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