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6月月考化学试题B1. 科学家最近发现两种粒子:第一种是由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这种粒子称为“四中子”,也有人称之为“零号元素”;第二种是由四个氧原子构成的分子。
下列有关这两种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 “四中子”的粒子不显电性B. “四中子”的电子数为4C. 第二种粒子与O2互为同分异构体D. 第二种粒子的晶体类型属于原子晶体【答案】A【解析】【详解】A、中子不带电,A正确;B、中子不带电,则“四中子”的电子数为0,B错误;C、O4与O2均是氧元素形成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C错误;D、第二种是由四个氧原子构成的分子,形成的是分子晶体,D错误;答案选A。
2.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 CO2分子的球棍模型:B. 14N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C. CH4分子的比例模型:D. 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8 的核素:l4C【答案】D【解析】【详解】A. 球棍模型是用来表现化学分子的三维空间分布。
棍代表共价键,球表示构成有机物分子的原子,CO2分子是直线形结构,不是V形分子,A错误;B. 14N的质子数是7,原子结构示意图为,B错误;C. 比例模型是一种与球棍模型类似,用来表现分子三维空间分布的分子模型。
球代表原子,球的大小代表原子直径的大小,球和球紧靠在一起,CH4分子的球棍模型为,C错误;D. 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8的核素其质量数是14,可表示为l4C,D正确。
答案选D。
3. 共价键、离子键和分子间作用力是微粒之间的不同作用力,下列物质中含有上述两种作用力的是()①NaOH②SiO2 ③NH4Cl ④金刚石⑤NaCl ⑥干冰.A. ①③⑥B. ①②④C. ②④⑤D. ③④⑤【答案】A【解析】【详解】①NaOH中钠离子与氢氧根之间存在离子键,氢氧之间存在共价键;②SiO2中含有共价键;③NH4Cl中铵根离子和氯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氮氢之间存在共价键;④金刚石中只有共价键;⑤NaCl中只有离子键;⑥干冰中含有共价键,二氧化碳分子间还存在分子间作用力,所以符合条件的是①③⑥。
答案选A。
4. 有5种微粒,它们分别是、、、、,则它们所属元素的种类有A. 2种B. 3种C. 4种D. 5种【答案】B【解析】【分析】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叫元素;元素符号的左下角表示质子数,左上角表示质量数,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类原子互称同位素,据此分析判断。
【详解】微粒、的质子数相同,所以是同一元素,只是是原子,是离子;、的质子数相同,所以是同一元素,是原子,是离子;是质子数为18的元素;所以共有3种元素。
答案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元素的定义,难度不大,注意把握元素概念的外延和内涵,由原子变成离子,变化的是核外电子数,质子数不变。
5. A,B属于短周期元素,能以化学键结合成AB3型的化合物,则AB元素不可能分别属于周期表中的( )A. ⅠA,ⅦAB. ⅥA,ⅥAC. ⅢA,ⅦAD. ⅤA,ⅠA【答案】A【解析】【分析】A,B属于短周期元素,A和B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B3,可知A的化合价可能为+3价、+6价或-3价,B的化合价可能为-1价、+1价或-2价,A可能属于ⅢA族、ⅥA族、ⅤA族元素,B可能属于ⅠA族、ⅥA族、VIIA族元素,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A.A、B元素分别为ⅠA,ⅤⅡA,形成化合物为AB型,A错误;B.A、B元素都为ⅥA族,则可为SO3,B正确;C.A、B元素分别为ⅢA,ⅤⅡA族,可为AlCl3等,C正确;D.A、B元素分别为ⅤA,ⅠA族,可为NH3等,D正确。
答案选A。
【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注意把握化合价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难度不大。
本题也可以直接结合选项利用举例排除法进行筛选。
6. 砷为第4周期ⅤA族元素,根据它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推测,砷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A. AsH3比NH3稳定B. 可以存在-3、+3、+5等多种化合价C. As2O5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H3PO4弱D. 砷的非金属性比磷弱【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结合元素周期律分析解答。
【详解】A. 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则NH3比AsH3稳定,A错误;B. 氮元素的化合价有-3、+3、+5价,则As可以存在-3、+3、+5等多种化合价,B正确;C. 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逐渐减弱,则As2O5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H3PO4弱,C正确;D. 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则砷的非金属性比磷弱,D正确。
答案选A。
7. 已知下列元素的原子半径:根据以上数据和元素周期律,磷原子的半径可能是A. 0.80×10-10mB. 1.10×10-10 mC. 1.20×10-10mD. 0.70×10-10 m【答案】B【解析】P元素在第三周期中介于S元素和Si元素之间,在第ⅤA族中,P元素在N元素的下一周期,故原子半径:Si>P>S,P>N,故只有B项符合。
8. 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 氢化物的稳定性为H2T<H2RB. 单质与稀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为L<QC. M与T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D. L2+与R2-的核外电子数相等【答案】C【解析】分析:L和Q的化合价都为+2价,应为周期表第ⅡA族,根据半径关系可知Q为Be,L为Mg;R和T的化合价都有-2价,应为周期表第ⅥA族元素,R的最高价为+6价,应为S元素,T无正价,应为O元素;M的化合价为+3价,应为周期表第ⅢA族元素,根据M原子半径大于R小于L可知应和L同周期,为Al元素,结合元素周期律知识解答该题。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L、M、Q、R、T分别是Mg、Al、Be、S、O。
则A.非金属性O>S,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所以氢化物的稳定性为H2O>H2S,A错误;B.金属性Mg>Be,则Mg与酸反应越剧烈,则相同条件下单质与稀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为Q <L,B错误;C.M与T形成的化合物是氧化铝,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溶于强酸、强碱,C正确;D.Mg2+核外有10个电子,S2-核外有18个电子,二者核外电子数不同,D错误;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元素位置、结构和性质的关系及应用,题目难度中等,正确把握元素化合价、原子半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是解答该题的关键,注意元素周期律的递变规律的应用。
9. 短周期主族元素 W、 X、 Y、 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X所在的周期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由 W、 X、 Y 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盐溶于水后,加入盐酸,产生的无色气体能使品红褪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W 与 X 可形成至少两种化合物B. X 的简单离子与 Z 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C.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Y>ZD. 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W<Y【答案】A【解析】W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W为氧元素;X所在的周期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X为钠,由 W、 X、 Y 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盐溶于水后,加入盐酸,产生的无色气体能使品红褪色,该盐为亚硫酸盐或亚硫酸氢盐,所以Y为硫元素;短周期主族元素 W、 X、 Y、 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Z为氯元素;氧与钠可以形成氧化钠、过氧化钠等至少两种化合物,A正确;Na+核外有2层,Cl-核外有3层,两种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不同,B错误;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就越强,非金属性:Cl>S,因此HClO4>H2SO4,C错误;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O>S,所以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2O>H2S,D错误;正确选项A。
10. 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
X、Y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Z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X、W在周期表中所处的周期数均等于其族序数;Y、Z相邻且Y的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与W的最高正价数值相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 r(X)<r(Y)<r(Z)<r(W)B. Y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Z的弱C. X、Y、Z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一定能使石蕊溶液变红D. W的氧化物只能与强酸反应,不能与强碱反应【答案】B【解析】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W在周期表中所处的周期数均等于其族序数,因此X是H、W是Al;X、Y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Z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Y、Z相邻且Y的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与W的最高正价数值相等,所以Y是N,Z是O。
A. 同周期自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从上到下逐渐增大,则原子半径:r(X)<r(Z)<r(Y)<r(W),A错误;B. 氮元素非金属性弱于氧元素,所以Y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Z的弱,B正确;C. X、Y、Z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不一定能使石蕊溶液变红,例如氨水溶液显碱性,C错误;D. Al的氧化物既能与强酸反应,也能与强碱反应,D错误,答案选B。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时通常以原子结构特点为依据进行推断,如无中子的原子是H,短周期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是H、Be、Al,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是C等。
另外还要掌握以下几个要点:①熟记元素符号,直接导出;②掌握几种关系,列式导出;③利用排布规律,逐层导出;④弄清带电原因,分析导出;⑤抓住元素特征,综合导出;⑥根据量的关系,计算导出。
11. 某主族元素R的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6,由此可以判断()A. R可能是第二周期元素B. R一定是ⅥA族元素C. R的气态氢化物比同周期其它元素气态氢化物稳定D. R气态氢化物化学式为H2R【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某主族元素R的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6,这说明最高价是+7价,最低价是-1价,因此是氯元素。
A.氯元素是第三周期元素,A错误;B.氯元素是ⅦA族元素,B错误;C.同周期自左向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则氯的气态氢化物比同周期其它元素气态氢化物稳定,C正确;D.氯气态氢化物化学式为HCl,D错误,答案选C。
考点:考查元素周期律的应用12. 如图所示,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A、B位置的某些元素性质相似,这称为“对角线规则”。
A为铍(Be),原子序数为4,B为铝(Al),下列有关其性质的推断正确的是A. 铍能与冷水发生剧烈反应B. 氢氧化铍既能与强酸溶液反应,又能与强碱溶液反应C. 氢氧化铍的化学式为Be(OH)3D. 氢氧化铍易溶于水【答案】B【解析】【分析】Be与Al处于对角线位置,Be的单质、化合物性质与Al单质、化合物性质相似,据此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