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村庄规划说明书

村庄规划说明书

创新村庄规划编制机制,分类编制简明易懂、节约实际、便于实施的自然村村庄规划,在此基础上,编制“多规合一”的行政村村庄规划。

编制全过程群众主动参与、自提意见、自主规划,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得到群众普遍认同和赞誉。

统筹谋划抓好制度设计
抓好制度设计。

出台《云浮市分类编制村庄规划工作指引》,明确“三原则、四分类、五步骤、六要求”的总体思路。

“三原则”:即遵循实用、节约、群众参与的原则;
“四分类”:即把自然村分四种类型开展村庄规划编制;
“五步骤”:即村“两委”牵头形成草图,将草图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建议,专业人士与群众研究形成征求意见图,征求意见后形成规划成果,报批入库;
“六要求”:即由镇(街)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审批(第四类报县级政府审批),鼓励自然村自主编制,由“地理信息平台”提供底图,自然村规划成果由村委会和县级规划室签署,建立“以奖代补”机制,因地制宜确定编制范围。

出台《云浮市行政村编制“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工作指引》,统筹推进行政村村庄规划。

抓好业务培训。

采用集中培训和分片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加强村庄规划编制培训。

先后2次举办全市性的村庄规划专题培训班,多次举办县(市、区)、镇分片培训班,解读《云浮市分类编制村庄规划工作指引》,对各县(市、区)委主要领导,各镇(街)党委书记、分管乡村振兴和规划工作的同志进行培训,统一思想认识,掌握工作指引和操作步骤,开展规划编制。

抓好试点带动。

在新兴县东成镇开展试点工作,论证规划实施路径,以点带面,示范带动,推动村庄规划编制。

立足实际抓好分类编制
行政村在完成自然村分类规划的基础上,编制“多规合一”实用性的村庄规划,主要包括“3图1表1说明”。

“3图”:村庄土地利用现状图、村庄土地利用规划图、村庄空间规划图;“1表”:村庄规划建设项目表;“1说明”:规划说明书。

第一类自然村:地处偏远、常住人口100人以下的村庄。

除有保护价值的特色村庄以外,主要是制定“1公约”(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公约),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纳入村规民约。

第二类自然村:具有一定基础和基本条件的村庄。

主要是编制“2图1表1公约”(“2图”:村庄用地规划图、村庄整治项目布局规划图;“1表”:村庄整治项目表;“1公约”: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公约),明确村庄建设边界以及垃圾治理、卫生厕所、污水治理、公共设施、村道建设等整治项目并注明时序。

第三类自然村:有基础、有条件和有需求的村庄。

主要编制“3图1表1公约”(“3图”:村庄用地规划图、村庄整治项目布局规划图、村庄建设项目布局规划图;“1表”:村庄规划建设项目表;“1公约”: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公约),制定厕所粪污治理项目、农房建设和改造、村容村貌提升和长效管护机制建设等相关措施。

第四类自然村:市区、县城和中心镇附近的城郊融合类村庄,以及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等具备自然历史文化特色、资源丰富的特色保护类自然村。

主要编制“4图2书2表1公约”(“4图”:村庄用地现状图、村庄用地规划图、村庄建设项目布局规划图、农房建设总平面图;“2书”:规划说明书、公众参与报告书;“2表”:村庄建设需求台账、村庄规划建设项目库;“1公约”: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公约),在第三类村庄规划的基础上,提出建设管控要求和特色风貌保护要求。

目前已有3013条自然村完成分类规划编制工作,占比41.28%。

共谋共建抓好规划编制
规划共谋。

各地充分借助春节、中秋、清明等传统节日,通过微信群、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等形式,充分听取外出乡贤、本地村民建议意见,群众共同出谋划策、共商共议村庄规划。

规划共建。

各地选取一些群众参与度高、前期“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基础较好的村作为示范点,落实“以奖代补”机制,激发群众参与热情,村庄规划“建什么、在哪建、怎样建、什么时候建”, 由群众作主。

规划共管。

各地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跟进做好指导服务,镇党委、政府做好业务指导工作,明确乡村建设的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公厕、村道拓宽等六大类项目“绿色区”,以及非必要的“红色区”,避免民意规划与当前政策脱节,及时解答、解决群众提出的困难和疑问。

规划共评。

各自然村下载村庄规划编制信息平台的高清航拍图作为底图,采用统一的简明标识,用“线”表示道路、供水管、污水管等设施,用“点”表示垃圾池、公厕等设施,用“方块”表示文化室、球场、污水池等设计,在底图描绘并标注项目名称、位置、规模等,然后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进行共评,形成简单、直观、易懂的规划草图和《村庄规划建设项目汇总表》。

规范程序抓好成果形成
征求群众意见,形成规划初步成果。

在群众共评形成规划初稿基础上,由专业技术人员将各自然村手稿草图设计成规范的电子版草图,形成自然村村庄规划征询稿,再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微信群和公告栏公布等方式广泛征询群众意见,组织村党员干部群众研究讨论,综合不同意见反复修改,动态更新,形成规划初步成果。

严格审核把关,公示公开初步成果。

规划初步成果报送至镇村庄规划编制审核工作小组,审核小组对规划内容及管控要求进行把关,查漏补缺,形成符合《云浮
市分类编制村庄规划工作指引》要求的成果图纸(含图、表、说明书、公约),制作规划公示稿,反馈至各自然村告示7个工作日,再次征求各方意见,若有异议,则进行再次讨论公示,最终形成无异议的村庄规划。

修订完善规划,形成送审报批成果。

各镇村庄规划编制审核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前阶段收集到的意见建议,对规划公示稿进行修改完善,并形成送审成果征求上级相关部门的意见后报批。

搭建平台抓好规划实施
搭建市县镇村四级共管的云浮市村庄规划编制信息平台,让群众“一机在手,规划全有”,可以在平台下载规划数据底图,或在线上进行规划设施项目绘图标注;
可以将各类村庄的建设项目规范入库,并将规划成果进行打印出图,有效提升规划编制和管用效能;
可以把土地利用规划、村庄整治规划、基本农田、生态控制线、生态公益林、地质灾害防治点等数据内容进行叠加,编制出多类空间管控、“多规合一”的统一数据和村庄规划,从而实现“一张蓝图”动态管控和高效使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