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国家人力资源《三级理论知识》职业资格考前练习一、单选题1.属于一对一的形式,且面试考官与应聘者相对而坐,距离较远的是( )。
A、AB、BC、CD、D>>>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2章>第1节>面试环境的布置【答案】:C【解析】:在面试的环境方面,值得注意的是面试中面试考官与被面试者的位置如何安排。
面试中有如下四种常见的位置排列,如图2—1所示。
A为一种圆桌会议的形式,多个面试考官面对一个应聘者。
B为一对一的形式,面试考官与应聘者相对而坐,距离较近。
C为一对一的形式,面试考官与应聘者相对而坐,距离较远。
D为一对一的形式,桌子按一定斜度排列,面试考官与应聘者相对而坐,距离较近。
2.培训前对培训师的基本要求不包括( )。
A、在课程开始前一天,要检查教学用的活页纸、学员手册、投影等材料B、决定如何在学员之间分组C、准备好开讲时对学员的问候语D、对“培训者指南”中提到的材料进行检查,根据学员的情况进行取舍>>>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3章>第3节>培训前对培训师的基本要求【答案】:C【解析】:培训前对培训师的基本要求1.在课程前期工作中准备好“你自己”。
.决定如何在学员之间分组。
2.3.对“培训者指南”中提到的材料进行检查,根据学员的情况进行取舍。
3.分析工作绩效的差距,找出员工工作绩效的差距和不足,错误的方法是( )。
A、目标比较法B、水平比较法C、纵向比较法D、横向比较法>>>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4章>第2节>绩效改进的方法与策略【答案】:C【解析】:在对员工绩效进行考评时,不但要对员工绩效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价,分析其工作行为、工作结果,以及计划目标实现的程度,还要找出其工作绩效的差距和不足,具体有以下三种方法。
(1)目标比较法。
(2)水平比较法。
(3)横向比较法。
4.下列各选项不属于人力资源管理费用的是( )。
A、招聘费用B、劳动争议处理费用C、培训费用D、人工费用>>>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1章>第4节>企业人力资源费用的构成【答案】:D【解析】:人力资源管理费用主要包括招聘费用、培训费用、劳动争议处理费用。
5.延长工作时间是指超过( )长度的工作时间。
A、定额工时B、实际工时C、实耗工时D、标准工时>>>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6章>第2节>延长工作时间的概念D:【答案】.【解析】:延长工作时间是指超过标准工作时间长度的工作时间。
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公休日工作的称为加班,超过日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称为加点。
为了保证劳动者的休息权、促进就业和劳动者的全面发展,国家对延长工作时间是严格限制的。
6.在无领导小组讨论法中,一般由( )人组成讨论小组。
A、3~5B、4~5C、4~6D、4~7>>>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2章>第1节>情境模拟测试方法【答案】:C【解析】:无领导小组讨论法是对一组人同时进行测试的方法,它将讨论小组(一般由4~6人组成)引入一间只有一桌数椅的空房间中,不指定谁来充当主持讨论的组长,也不布置议题与议程,只是发给一个简短案例,即介绍一种管理情境,其中隐含着一个或数个待决策和处理的问题,以引导小组展开讨论。
7.劳动分工能不断地改革劳动工具,使劳动工具( )。
A、专门化B、综合化C、科学化D、效率化>>>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2章>第3节>企业劳动分工【答案】:A【解析】:劳动分工能不断地改革劳动工具,使劳动工具专门化。
由于劳动分工,劳动者长期从事一种工作。
为了提高效率,他必须会寻找或设计制造出适应这种工作的专门工具。
这样,通用工具就慢慢被专用工具代替了。
同时,由于专用工具从通用工具中逐步分化出来,又促进劳动的进一步分工。
8.用人单位破产、终止或者解散的,经依法清算后的财产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优先用于支付劳动者的( )和社会保险费。
A、薪水B、报酬、工资C.D、薪酬>>>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6章>第2节>工资支付保障【答案】:C【解析】:用人单位破产、终止或者解散的,经依法清算后的财产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优先用于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和社会保险费。
9.加权选择量表法用一系列形容性或描述性的语句,说明员工的各种( )。
A、工作能力B、工作态度C、工作行为D、工作潜力>>>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4章>第2节>行为导向型客观考评方法【答案】:C【解析】:加权选择量表法是行为量表法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其具体形式是用一系列形容性或描述性的语句,说明员工的各种具体的工作行为和表现,并将这些语句分别列入量表中,作为考评者评定的依据。
10.由知识掌握、理解与智力发展诸目标组成的培训目标领域是( )。
A、情感领域B、认知领域C、精神运动领域D、知识领域>>>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3章>第2节>培训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答案】:B【解析】:培训课程应达到的全部目标分为三个领域:(1)由知识掌握、理解与智力发展诸目标组成的认知领域。
(2)由兴趣、态度、价值观和正确判断力、适应性的发展诸目标组成的情感领域。
(3)由各种技能和运动技能诸目标组成的精神运动领域。
11.( )是指评估学员对课程的满意程度。
A、反应评估、学习评估B.C、行为评估D、结果评估>>>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3章>第1节>培训有效性评估的技术【答案】:A【解析】:一级评估:反应评估。
所谓反应评估,是指评估学员对课程的满意程度。
12.( )反映了一个工作群所有活动或者一个过程中各步骤的有关技能模块的集合。
A、技能模块B、技能等级C、技能种类D、技能单元>>>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5章>第1节>技能薪酬体系设计【答案】:C【解析】:技能种类反映了一个工作群所有活动或者一个过程中各步骤的有关技能模块的集合。
13.企业人员招聘的过程,不包含( )环节。
A、招募B、甄选C、确定D、录用>>>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2章>第2节>招募环节的评估【答案】:C【解析】:企业人员招聘的过程,主要由招募、甄选、录用三个基本环节组成。
14.( )即鼓励应聘者在众多选项中进行优先选择,以检验应聘者的判断、分析与决策能力。
A、清单式提问B、假设式提问C、确认式提问D、举例式提问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2章>第1节>面试提问的技巧【答案】:A【解析】:清单式提问即鼓励应聘者在众多选项中进行优先选择,以检验应聘者的判断、分析与决策能力。
例如。
在回答“你认为产品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一问题时,对所给出的各个选项进行优先选择。
15.( )为实现薪酬管理的内部公平公正提供依据。
A、岗位分级B、岗位分析C、岗位评价D、岗位职别>>>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5章>第2节>岗位评价的基本理论【答案】:C【解析】:岗位评价的基本功能:1.为实现薪酬管理的内部公平公正提供依据。
2.量化岗位的综合特征。
3.横向比较岗位的价值。
4.为企事业单位岗位归级列等奠定了基础。
16.根据岗位数量、岗位工作量来计算定员人数的方法属于( )。
A、按设备定员B、按比例定员C、按效率定员D、按岗位定员>>>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1章>第3节>核定用人数量的基本方法【答案】:D【解析】:按岗位定员即根据岗位的多少,以及岗位的工作量大小来计算定员人数。
17.以定额工时综合反映出总的劳动成果,其计算公式正确的是( )。
A、B、C、、D.>>>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1章>第3节>劳动定额完成程度指标的计算方法【答案】:D【解析】:在生产多种产品的情况下,为了考核企业、车间、班组和个人的劳动定额完成情况,只能采用工时定额的形式,以定额工时综合反映出总的劳动成果。
其计算公式为故选D。
18.以下各选项不属于培训评估主要解决的问题是( )。
A、评估可行性分析B、明确评估的方案C、明确评估的目的D、明确评估的操作者和参与者>>>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3章>第1节>培训效果评估方案的设计【答案】:B【解析】:培训评估主要解决三个问题:①评估的可行性分析;②明确评估的目的;③明确评估的操作者和参与者。
19.我国已经把周制度工时从48小时缩短到( )小时。
A、24B、36C、42D、40>>>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2章>第3节>工作轮班制度的概念和种类【答案】:D【解析】:根据企业实际灵活安排工时制度也是工作时间组织的一项重要内容。
我国已经把周制度工时从48小时缩短到40小时。
20.企业在统计产品实耗工时指标时,可以通过各种工时统计的( )记录取得有关数据,也可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
、日常A.B、平时C、原始D、观测>>>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1章>第3节>产品实耗工时统计的方法【答案】:C【解析】:企业在统计产品实耗工时指标时,可以通过各种工时统计的原始记录取得有关数据,也可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
21.调查组织可以由企业内部的有关管理人员组成,也可以聘请相关( )的专家实施。
A、专业咨询公司B、专业事务所公司C、调查公司D、咨询公司>>>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6章>第1节>员工满意度调查的基本程序【答案】:D【解析】:调查组织可以由企业内部的有关管理人员组成,也可以聘请相关咨询公司的专家实施。
组织内部自我进行调查,调查前必须进行培训,充分理解调查意义、科学设定调查问题、明确调查问题的含义,并应对调查进行指导。
22.人工费用比率的计算公式为( )。
A、B、C、D、>>>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5章>第3节>人工成本核算程序【答案】:D【解析】:人工费用比率= 人工费用÷销售收入= (人工费用÷员工总数)/(销售收入÷员工总数)= 薪酬水平/ 单位员工销售收入23.由企业一方将签字的集体合同文本及说明材料一式三份,在集体合同签订后的( )日内报送县级以上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