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年级语文12月份月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2)

高三年级语文12月份月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2)

高三年级语文12月份月考试题及参考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这部名著的作者究竟是谁,一直,莫衷一是,但对它的文学价值与艺术成就,大家却都,加以推崇,毫无争议。

全书角色刻画,情节发展,具有令读者爱不忍释、废寝忘食的魅力。

A. 议论纷纷异口同声栩栩如生千锤百炼B. 议论纷纷同声附和惟妙惟肖千回百折C. 众说纷纭异口同声栩栩如生千回百折D. 众说纷纭同声附和惟妙惟肖千锤百炼2. 下列各句,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3分)A. 我们趋行在人生这个亘古的旅途,在坎坷中奔跑,在挫折里涅盘,忧愁缠满全身,痛苦飘洒一地。

B. 苏小姐双颊涂的胭脂下面突然晕红红,像纸上泼的油渍,顷刻布到满脸,腼腆得迷人。

C. 近了,更近了,蒙娜丽莎就像真人一样慢慢走进你。

D. 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3. 桃花因颜色鲜艳美丽,故诗人常藉以比喻美丽的女子。

下列诗歌中的桃花,不具此喻意的选项是()(3分)A. 一夜清风动扇愁,背时容色入新秋。

桃花眼里汪汪泪,忍到更深枕上流。

B. 每坐台前见玉容,今朝不与昨朝同。

良人一夜出门宿,减却桃花一半红。

C. 浅色桃花亚短墙,不因风送也闻香。

凝情尽日君知否,还似红儿淡薄妆。

D. 暮春三月日重三,春水桃花满禊潭。

广乐逶迤天上下,仙舟摇衍镜中酣。

4. 以下四副对联,依序对应的名胜正确的一项是()(3分)甲、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乙、可托六尺之孤,可寄百里之命,君子人与?君子人也;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吾见其心。

丙、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柳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丁、天下名山僧占多,还须留一二奇峰栖吾道友世上好话佛说尽,又谁知五千妙论书自尊师A. 岳阳楼关帝庙刘鹗纪念馆庄子庙B. 岳阳楼武侯祠李清照纪念馆老子庙C. 鹳雀楼陶潜祠刘鹗纪念馆观音庙D. 黄鹤楼关帝庙蒲松龄纪念馆老子庙5. “题辞”是为表示纪念或勉励而题写的文字,使用“题辞”,须考量相应的场合,如,适用于新婚,以表达道贺之意;,适用于长辈寿庆,以表达庆贺之意;,适用于教育机构开办,以表达祝贺之意。

下面选项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百年好合齿德俱尊启迪有方 B.宜尔室家寿比南山杏林春暖C. 珠联璧合福寿全归英才渊薮D. 琴瑟重调松鹤延龄时雨春风二、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孙思邈①传孙思邈,京兆华原人也。

七岁就学,日诵千余言。

弱冠,善谈庄、老及百家之说,兼好释典。

洛州总管独孤信见而叹曰:“此圣童也,但恨其器大,适小难为用也。

”周宣帝时,思邈以王室多故,乃隐居太白山。

隋文帝辅政,征为国子博士,称疾不起。

尝谓所亲曰:“过五十年,当有圣人出,吾方助之以济.人。

”及太宗即位,召诣京师,年已老,而听视聪瞭.,将授以爵位,固辞不受。

显庆四年,高宗召见,拜谏议大夫,又固辞不受。

上元元年,辞疾请归,特赐良马,及鄱阳公主邑司以居焉。

当时知名之士宋令文、孟诜、卢照邻等,执师资之礼以事焉。

照邻有文云:“邈道合古今,学殚.数术。

高谈正一,则古之蒙庄子;深入不二,则今之维摩诘。

”照邻有恶疾,医所不能愈,乃问思邈:“名医愈疾,其道何如?”思邈曰:“吾闻善言天者,必质之于人;善言人者,亦本之于天。

天有四时五行,寒暑迭代,其转运也,和而为雨,怒而为风,凝而为霜雪,张而为虹蜺,此天地之常数也。

人有四肢五脏,一觉一寐,呼吸吐纳,精气往来,流而为荣卫②,彰而为气色,发而为音声,此人之常数也。

阳用其形,阴用其精③,天人之所同也。

及其失也,蒸则生热,否则生寒,结而为瘤赘,陷而为痈疽④,奔而为喘乏,竭而为焦枯。

症发乎面,变动乎形,推此以及天地亦如之。

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

圣人和之以至德,辅之以人事。

故形体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

”又曰:“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

”思邈自云:“开皇辛酉岁生,至今年九十三矣。

”询之乡里,咸云数百岁人。

话周、齐间事,历历如眼见。

以此参之,不啻百岁人矣。

初,魏徵等受诏,修齐、梁、陈、周、隋五代史,恐有遗漏,屡访之,思邈口以传授,有如目睹。

永淳元年卒。

遗令薄.葬,不藏冥器,祭祀无牲牢。

经月余,颜貌不改。

举尸就木,犹若空衣,时人异之。

(选自《旧唐书·孙思邈传》,有删改)注释:①孙思邈:唐代医学家,人称“药王”,著有《千金方》;②容卫:中医名词,荣指血的循环,卫指气的周流;③精:实质;④结而为瘤赘,陷而为痈疽:充塞就长疱疖,匮乏就生脓疮。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吾方助之以济.人济:治理B.年已老,而听视聪瞭.瞭.:明白C.邈道合古今,学殚.数术殚:穷尽D.遗令薄.葬薄:简单、节俭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孙思邈年轻时就喜欢谈论老子、庄子以及诸子百家的学说,并且喜爱佛经。

B.卢照邻认为孙思邈学问渊博,见解高超,就像古代的庄子和当今的维摩诘圣僧。

C.孙思邈一生大多数时间隐逸行医,拒绝了多位皇帝授予的官职,说明他胸无大志,对功名也没有兴趣。

D.孙思邈的年龄是个谜,他自己说是隋文帝辛酉年间出身,到现在93岁,但他谈起北周、南齐年间的往事,如同亲眼所见,乡里人都说他有几百岁。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汉语。

(8分)(1)此圣童也,但恨其器大,适小难为用也。

(5分)(2)症发乎面,变动乎形,推此以及天地亦如之。

(3分)9.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孙思邈所说的“名医之道”。

(4分)三、古诗词鉴赏(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0-11题。

少年游周邦彦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

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

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10. 上片前三句体物写人十分精妙,试作赏析。

(5分)11. 毛稚黄评本词下片“意思幽微,篇章奇妙”,试作赏析。

(6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羽化而登仙。

(苏轼《赤壁赋》)(2)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庄子《逍遥游》)(3),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4),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5)野芳发而幽香,。

(欧阳修《醉翁亭记》)(6)马作的卢飞快,。

(辛弃疾《破阵子》)(7)独学而无友,。

(《礼记·学记》)(8),观千剑而后识器。

(刘勰《文心雕龙》)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 ~16题。

①只见赤日当空,树阴合地,满耳蝉声,静无人语。

刚到了蔷薇花架,只听有人哽噎之声。

宝玉心中疑惑,便站住细听,果然架下那边有人。

如今五月之际,那蔷薇正是花叶茂盛之际,宝玉便悄悄的隔着篱笆洞儿一看,只见一个女孩子蹲在花下,手里拿着根绾头的簪子在地下抠土,一面悄悄的流泪。

宝玉心中想道:“难道这也是个痴丫头,又象颦儿来葬花不成?”因又自叹道:“若真也葬花,可谓‘东施效颦’,不但不为新特,且更可厌了。

”想毕,便要叫那女子,说:“你不用跟着那林姑娘学了。

”话未出口,幸而再看时,这女孩子面生,不是个侍儿,倒象是那十二个学戏的女孩子之内的,却辨不出他是生旦净丑那一个角色来。

宝玉忙把舌头一伸,将口掩住,自己想道:“幸而不曾造次。

上两次皆因造次了,颦儿也生气,宝儿也多心,如今再得罪了他们,越发没意思了。

”②一面想,一面又恨认不得这个是谁。

再留神细看,只见这女孩子眉蹙春山,眼颦秋水,面薄腰纤,袅袅婷婷,大有林黛玉之态。

宝玉早又不忍弃他而去,只管痴看。

只见他虽然用金簪划地,并不是掘土埋花,竟是向土上画字。

宝玉用眼随着簪子的起落,一直一画一点一勾的看了去,数一数,十八笔。

自己又在手心里用指头按着他方才下笔的规矩写了,猜是个什么字。

写成一想,原来就是个蔷薇花的“蔷”字。

宝玉想道:“必定是他也要作诗填词。

这会子见了这花,因有所感,或者偶成了两句,一时兴至恐忘,在地下画着推敲,也未可知。

且看他底下再写什么。

”一面想,一面又看,只见那女孩子还在那里画呢,画来画去,还是个“蔷”字。

再看,还是个“蔷”字。

里面的原是早已痴了,画完一个又画一个,已经画了有几千个“蔷”。

外面的不觉也看痴了,两个眼睛珠儿只管随着簪子动,心里却想:“这女孩子一定有什么话说不出来的大心事,才这样个形景。

外面既是这个形景,心里不知怎么熬煎。

看他的模样儿这般单薄,心里那里还搁的住熬煎。

可恨我不能替你分些过来。

”③伏中阴晴不定,片云可以致雨,忽一阵凉风过了,唰唰的落下一阵雨来。

宝玉看着那女子头上滴下水来,纱衣裳登时湿了。

宝玉想道:“这时下雨。

他这个身子,如何禁得骤雨一激!”因此禁不住便说道:“不用写了。

你看下大雨,身上都湿了。

”那女孩子听说倒唬了一跳,抬头一看,只见花外一个人叫他不要写了,下大雨了。

一则宝玉脸面俊秀;二则花叶繁茂,上下俱被枝叶隐住,刚露着半边脸,那女孩子只当是个丫头,再不想是宝玉,因笑道:“多谢姐姐提醒了我。

难道姐姐在外头有什么遮雨的?”一句提醒了宝玉,“嗳哟”了一声,才觉得浑身冰凉。

低头一看,自己身上也都湿了。

说声“不好”,只得一气跑回怡红院去了,心里却还记挂着那女孩子没处避雨。

(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十回)注:①故事发生在大观园内;②画蔷者为大观园十二个学戏女孩子之一的龄官,她喜欢贾蔷。

13. 小说开头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4分)14. 小说节选部分情节一波三折,出现多次误会,试作简要概括。

(4分)15. 节选部分以贾宝玉之眼为叙事视角,试赏析这样写有何好处?(6分)16. 有人给节选部分拟了三个题目,分别是“夏日”、“邂逅”和“痴”,作家王蒙认为“痴”最贴切,试作探究。

(6分)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19题。

懒惰的智慧(美)凯利①我们从小就听长辈们说起过懒汉,仿佛懒惰很不体面。

实际上,没有我们的这些懒汉,恐怕就没有社会的进步。

②懒惰的饭店服务员往往是最令人满意,最优秀的。

他总是一次就把餐具都送到餐桌上,他讨厌哪怕多走半步路。

只有那些勤快的伙计才会端上咖啡不带方糖和勺子,他们不在乎多往返几趟,每趟只拿来一样东西,结果咖啡都已经凉了。

③人类的一切进步想必都出自懒汉们想少走几步路的良苦用心。

我们的远祖住在条件恶劣的山洞里,每次喝水,都要走到溪水旁边才行。

于是他们发明了最初的水桶,这样他们一次就可以把足够喝一天的水提回家去。

不过,倘若他们懒得连水桶也不愿意提,不用说,他们下一步就会铺设管道,这样水便可以顺着管道,从溪边一直流进他们的屋子里。

为了避免挑着水翻山越岭,水泵和水车就被发明出来了,这些都是懒汉们后来的成就。

同样,我们的某个祖先想到湖对岸去,可他又不愿沿着湖边绕过去。

这时第一条船就诞生了,它就是把一段树干掏空以后做成的。

④据说,一百多年前,有个叫汉弗莱·波特的少年,人家雇他整天坐在一台讨厌的蒸汽发动机旁边,让他每当操纵杆敲下来时,就把废蒸汽放出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