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物理复习专项训练-(32)机械振动-不带答案

高三物理复习专项训练-(32)机械振动-不带答案

2021年(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强化全突破
专题(32)机械振动(原卷版)
命题热点一 简谐运动的规律
1.运动学特征:简谐运动的加速度与物体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成正比,而方向相反,简谐运动为变加速运动,远离平衡位置时,x 、F 、a 、E p 均增大,v 、E k 均减小,靠近平衡位置时则相反.
2.对称性特征:
(1)如图4所示,振子经过关于平衡位置O 对称的两点P 、P ′(OP =OP ′)时,速度的大小、动能、势能相等,相对于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相等.
(2)振子由P 到O 所用时间等于由O 到P ′所用时间,即t OP =t OP ′.
3.能量特征:振动的能量包括动能E k 和势能E p ,简谐运动过程中,系统动能与势能相互转化,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1、(2020新课标Ⅱ卷)用一个摆长为80.0 cm 的单摆做实验,要求摆动的最大角度小于5°,则开始时将摆球拉离平衡位置的距离应不超过_______cm (保留1位小数)。

(提示:单摆被拉开小角度的情况下,所求的距离约等于摆球沿圆弧移动的路程。


某同学想设计一个新单摆,要求新单摆摆动10个周期的时间与原单摆摆动11个周期的时间相等。

新单摆的摆长应该取为_______cm 。

2、一个弹簧振子做简谐振动,若从平衡位置开始计时,经过3 s 时,振子第一次到达P 点,又经过2 s 第二次经过P 点,则该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可能为( )
A .32 s
B .16 s
C .8 s
D .4 s
3、(多选)如图所示,在光滑杆下面铺一张可沿垂直杆方向匀速移动的白纸,一带有铅笔的弹簧振子在B 、C 两点间做机械振动,可以在白纸上留下痕迹。

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10 N/m ,振子的质量为0.5 kg ,
白纸移动速度为2 m/s ,弹簧弹性势能的表达式E p =12
ky 2,不计一切摩擦。

在一次弹簧振子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图线,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该弹簧振子的振幅为1 m
B .该弹簧振子的周期为1 s
C .该弹簧振子的最大加速度为10 m/s 2
D .该弹簧振子的最大速度为2 m/s
E .该弹簧振子的最大速度为 5 m/s
4、(多选)某质点做简谐运动,其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为x =10sin (π4
t ) cm ,则下列关于质点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质点做简谐运动的振幅为10 cm
B .质点做简谐运动的周期为4 s
C .在t =4 s 时质点的速度最大
D .在t =4 s 时质点的位移最大
命题热点二 简谐运动的图象
1.振动图象提供的信息
(1)由图象可以看出质点振动的振幅、周期.
(2)可以确定某时刻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
(3)可以确定各时刻质点的振动方向.
(4)可以确定某时刻质点的回复力、加速度和速度的方向.
(5)能够比较不同时刻质点的速度、加速度的大小.
2.振动图象的分析方法
(1)首先,要理解位移—时间图象的意义,明确切线斜率的大小等于速度的大小,切线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
(2)其次,要把位移—时间图象与质点的实际振动过程联系起来,图象上的一个点表示振动中的一个状态(位
置、振动方向等),图象上的一段对应振动的一个过程.
(3)解题关键是判断好平衡位置、最大位移及振动方向,读出振幅、周期,算出简谐运动的路程和位移.5、甲、乙两弹簧振子的振动图象如图所示,则可知()
A.两弹簧振子完全相同
B. 两弹簧振子所受回复力最大值之比F甲∶F乙=2∶1
C.振子甲速度为零时,振子乙速度最大
D.两振子的振动频率之比f甲∶f乙=1∶2
E.振子乙速度为最大时,振子甲速度不一定为零
6、(多选)如图8所示为一质点的振动图象,曲线满足正弦变化规律,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振动为简谐运动
B.该振动的振幅为10 cm
C.前0.08 s内,质点发生的位移为20 cm
D.0.04 s末,质点的振动方向沿x轴负方向
7、如图甲所示是演示简谐运动图象的装置,它由一根较长的细线和较小的沙漏组成。

当沙漏摆动时,漏斗的细沙均匀流出,同时匀速拉出沙漏正下方的木板,漏出的细沙在板上会形成一条曲线,这条曲线可以理解为沙漏摆动的振动图象,图乙是同一个沙漏分别在两块木板上形成的曲线(图中的虚线),已知P、Q分别是木板上的两点,木板1,2的移动速度分别为v1,v2,则()
世纪金榜导学号
A.P处堆积的细沙与Q处一样多
B.P处堆积的细沙比Q处多
C.v1∶v2=4∶3
D.v1∶v2=3∶4
8、一位游客在千岛湖边欲乘坐游船,当日风浪很大,游船上下浮动.可把游船浮动简化成竖直方向的简谐运动,振幅为20 cm,周期为3.0 s.当船上升到最高点时,甲板刚好与码头地面平齐.地面与甲板的高度差不超过10 cm 时,游客能舒服地登船.在一个周期内,游客能舒服登船的时间是()
A.0.5 s B.0.75 s
C.1.0 s D.1.5 s
9、(多选)小明在实验室做单摆实验时得到如图甲所示的单摆振动情形,O是它的平衡位置,B、C是摆球所能到达的左右最远位置.小明根据实验情况绘制了单摆的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若图中单摆向右摆动为正方向,g=π2 m/s2,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此单摆的振动频率是0.5 Hz
B.根据图乙可知开始计时时摆球在C点
C.图中P点向正方向振动
D.根据已知数据可以求得此单摆的摆长为1.0 m
10、一弹簧振子沿x轴振动,振幅为4 cm,振子的平衡位置位于x轴上的O点。

图甲上的a、b、c、d为四个不同的振动状态;黑点表示振子的位置,黑点上的箭头表示运动的方向。

图乙给出的①②③④四条振动图线,可用于表示振子的振动图象的是()
A.若规定状态a时t=0,则图象为①
B.若规定状态b时t=0,则图象为②
C.若规定状态c时t=0,则图象为③
D.若规定状态d时t=0,则图象为④
命题热点三外力作用下的振动
1.共振曲线
如图所示,横坐标为驱动力频率f,纵坐标为振幅A,它直观地反映了驱动力频率对某固有频率为f0的振动系统受迫振动振幅的影响,由图可知,f与f0越接近,振幅A越大;当f=f0时,振幅A最大.
2.受迫振动中系统能量的转化
做受迫振动的系统的机械能不守恒,系统与外界时刻进行能量交换.
11、(多选)如图所示为一个单摆在地面上做受迫振动的共振曲线(振幅A与驱动力频率f的关系),则()
A.此单摆的固有周期约为2 s B.此单摆的摆长约为1 m
C.若摆长增大,单摆的固有频率增大D.若摆长增大,共振曲线的峰将右移
12、(多选)某简谐振子,自由振动时的振动图象如甲图中实线所示,而在某驱动力作用下做受迫振动时,稳定后的振动图象如甲图中虚线所示,那么,此受迫振动对应的状态可能是图乙中的()
A.a点
B.b点
C.c点
D.一定不是c点
13、如图所示为单摆在两次受迫振动中的共振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单摆的固有周期之比为TⅠ∶TⅡ=2∶5
B.若两次受迫振动分别在月球上和地球上进行,且摆长相同,则图线Ⅰ表示月球上单摆的共振曲线
C.若两次受迫振动是在地球上同一地点进行,则两次摆长之比l1∶l2=25∶4
D.图线Ⅱ若是在地球上完成的,则该摆摆长约为1 m
E.若摆长均为1 m,则图线Ⅰ是在地球上完成的
14、(多选)如图所示,曲轴上挂一个弹簧振子,转动摇把,曲轴可带动弹簧振子上下振动.开始时不转动摇把,让振子自由振动,测得其频率为2 Hz.现匀速转动摇把,转速为240 r/min.则()
A.当振子稳定振动时,它的振动周期是0.5 s
B.当振子稳定振动时,它的振动频率是4 Hz
C.当转速增大时,弹簧振子的振幅增大
D.当转速减小时,弹簧振子的振幅增大
15、甲乙两个学习小组分别利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

(1)甲组同学采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

该组同学先测出悬点到摆球球心的距离L,然后用秒表测出单摆完成n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t。

请写出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_________(用所测物理量表示)。

在测量摆长后,测量周期时,摆球振动过程中悬点O处摆线的固定出现松动,摆长略微变长,这将会导致所测重力加速度的数值_________。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乙组同学在图甲所示装置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速度传感器,如图乙所示。

将摆球拉开一小角度使其做简谐运动,速度传感器记录了摆球振动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丙所示的v-t图线。

由图丙可知,该单摆的周期T=_______s。

(3)在多次改变摆线长度测量后,根据实验数据,利用计算机作出T2-L(周期平方—摆长)图线,并根据图线拟合得到方程T2=4.04L+0.003 5。

由此可以得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_______m/s2(取π2=9.86,结果保留3
位有效数字)。

16、一个弹簧振子沿x轴做简谐运动,振幅为12 cm,周期为2 s。

当t=0时,振子位移为6 cm,且向x轴正方向运动。

求:
(1)t=0.5 s时振子的位置(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若振子在x=-6 cm处,且向x轴负方向运动时开始计时,从这一位置回到平衡位置所需的最短时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