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10月月考化学试题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元素观、微粒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
下列有关元素和微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一定相等B.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C.元素的原子序数与该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等D.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会改变2 . 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A.端午时节粽飘香--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晴天湿衣服比阴天干得快--晴天气温高,分子运动速率快C.干冰升华变为气体,所占体积变大--气体分子变大D.6000L氧气加压后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3 . 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常发生下列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分子不可分B.转化①是化合反应C.转化②中丙和丁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1D.转化①、②中氯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变化4 . 下列微粒中,能表示2个氢原子的是A.2H2B.2H+C.H2O D.2H5 . 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读取液体体积B.称量固体质量D.滴加液体药品C.过滤6 . 下列关于空气的成分、用途和污染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约占空气质量的21%B.稀有气体约占空气体积的0.03%C.煤不充分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会造成酸雨D.医疗上可在液氮冷冻麻醉条件下做手术7 . 以下是某小组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或实验操作,你认为不合理的是()A.吴明用10mL的量筒量取6.5mL的食盐水B.由于未说明用量,王倩取了1—2mL氯化钠溶液做实验C.朱林用100mL的量筒量取了88.88mL的石灰水D.张哲用托盘天平称取了16.5g硫酸铜晶体8 . 在试管中进行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B.收集气体A.加热液体C.加固体粉末D.滴加液体9 . 打雷闪电时,空气中有极少的氧气变为臭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变化是物理变化B.该变化是化学变化C.氧气和臭氧是同一种物质D.氧气和臭氧是性质相同的物质10 . 水是生命的源泉,化学实验同样离不开水,下列有关水的作用不正确的是()A.能用排水法收集O2是因为O2不易溶于水B.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时,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吸收有害气体C.硫在氧气中燃烧时,水的作用是吸收SO2,防止污染空气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水的作用是防止高温熔化物溅落引起集气瓶底炸裂11 . 青色的生虾煮熟后颜色会变成红色。
一些同学认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就像酸碱指示剂一样,遇到酸或碱会发生颜色的变化。
就这些同学的“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假设B.实验C.观察D.做结论12 . 区别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或所加试剂(箭号右则)不正确的是()A.酒精和白醋→闻气味B.N2和O2→燃着的木条C.水和食盐水→看颜色D.CO2和N2→澄清的石灰水13 . 某气体既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该气体一定是()A.氮气B.难溶于水,比空气轻C.氧气D.难溶于水,比空气重14 . 铕是一种稀土元素,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铕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铕属于非金属元素B.铕的原子序数是63C.铕原子中的质子数是63D.铕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2.0二、多选题15 . 国际上以碳12原子质量的1/12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碳12原子的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碳14原子在考古学中常被用来测定出土文物的年代,该原子的核内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
下列关于碳12原子和碳14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碳14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B.碳14原子的质量比碳12原子的质量大C.碳12原子和碳14原子是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D.碳12原子和碳14原子的化学性质不相同三、填空题16 . 实验室制取O2或CO2气体的发生装置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仪器A的名称_____.(2)为了制得较纯净的O2最好选用_____法收集.(3)制取CO2时,某同学在装置中添加了多孔隔板如图,实验时,可将固体药品放在_____(填“a”或“b”)处,图2与图1相比有什么优点_____.(4)C+O2CO2是我们最熟悉的反应,生成物也只有CO2,为什么在实验室我们不利用碳的燃烧来制取CO2,其主要原因是_____.17 .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它的内容十分丰富。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试根据上表回答下列问题:(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的原子序数是________。
(2)属于第4周期的元素有(填元素名称)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3)妍妍同学考查后发现,第3周期开头的是_____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下同),靠近尾部的是________元素。
(4)每一周期的元素从左向右排列所遵循的一条规律是_____________;则表中x=________;若某种钙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则它的中子数为________。
(5)利用元素周期表,人们对元素的认识进入全新时期。
最近科学家宣布人工制得了第118号元素,此元素的核电荷数为________。
18 .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1)给试管里的固体或液体加热时,应首先______。
(2)胶头滴管用过后应________,再去吸取其他药品。
(3)实验室加热烧杯里的液体时,烧杯底部应垫放__________。
(4)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先把玻璃管的一端_______,然后稍稍用力转动插入。
(5)把石灰石块状固体放入试管中的方法是_______。
19 . (1)以下语句节选自某同学的一篇周记《热爱化学》,请把加点文字用化学用语表示:“通过学习化学,我在家里看到洗衣粉,会想到用无磷的好;饼干中的干燥剂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一个甲烷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构成的……”(2)江西龙虎山因特有的丹霞地貌被誉为“中国红石公园”,其红色砂砾岩由石灰岩、氢氧化铁、石膏等成分组成,请用恰当的化学用语表示下列带点部分:石灰岩中含有钙元素;石膏中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钙,它是由钙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岩石呈红色是含氢氧化铁所致,其中氢氧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
20 . 现有①蒸馏水②四氧化三铁③高锰酸钾④医用75%的酒精⑤湖水⑥过氧化氢六种物质,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有__________(填序号)。
21 . 现有下列化学符号或微粒结构示意图,请按要求填空:(1)属于阳离子的是_____,阴离子的是_____。
(填离子符号)(2)可用于卫星发射的高能燃料的化学式是_____。
(3)由②和⑤结合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
(4)一种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碱的化学式是_____。
22 . 如图是几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氖元素在元素周期中的信息:(1)钠元素和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2)氧原子容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3)写出钠元素和硫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4)氖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四、实验题23 . 以下是在实验室里制取气体时常用的部分仪器。
(1)标号为E的仪器名称是_____;(2)在实验室里,用2H2O22H2O+O2↑来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①应选用图中A、C、D、H、M、N、O和_____来组装装置;②若制取3.2g氧气,理论上至少需要取10%过氧化氢溶液_____g;③当集气瓶口有气泡向外逸出时,取出导管,接下来对集气瓶的处理操作是_____。
五、简答题24 . 请你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解答问题:(1)现有质量相同的钠、镁、铝三种金属,哪一种金属含的原子最多___?为什么?________(2)碘和碘蒸气都能使淀粉变蓝色,其原因是什么?_________(3)许多因素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如:催化剂、反应物浓度、接触面积等。
请任选一条因素并举例说明该因素是如何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
________例:食物在夏天比在冬天变质快,说明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25 . 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并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实验,才能保障实验的成功和安全。
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_______里(填仪器名称)。
(2)取液后的滴管,平放或倒置可能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答一点即可)。
(3)过滤液体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4)用托盘天平称量12.6g氯化钠时,向左盘中加入氯化钠后,发现指针向右偏转,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
26 . 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请你协助他共同完成下列实验相关的内容:⑴实验中红磷要足量的原因_____________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表达式(或用化学符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实验结束,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1/5,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若将红磷换成木炭,该实验不能成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通过实验,我们还可知道氮气的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点即可)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2、3、4、5、6、7、8、9、10、11、12、13、14、二、多选题1、三、填空题1、2、3、4、5、6、7、四、实验题1、五、简答题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