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毛坦厂中学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10月联考试题(应届)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C1、C2、C3是某动物体的3个细胞,其染色体数分别是N、2N、4N,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C1可能是C3的子细胞B.C2不一定是C3的子细胞C.C1、C2、C3可能存在于一个器官中D.C2、C3核DNA分子比值可以是1:2 2.某研究小组培养获得放射性14C完全标记的动物细胞样本,使其在只有12C的培养基内分别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实验期间收集到分裂中期的细胞样本甲和乙、以及分裂后期的样本丙,统计样本放射性标记的染色体数和DNA数如下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甲细胞肯定处于有丝分裂中期B.丙细胞可能处于第二次有丝分裂后期C.乙细胞肯定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D.从上表推断,该生物的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203.如图为细胞分裂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可得出()A.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体积明显增大的时期是OP段B.若在A点将核DNA进行同位素标记,则在GH段可检测到有放射性的脱氧核苷酸链占50%C.在图中的GH段和OP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组数是相等的D.图中L→M所示过程为受精作用4.如图1是果蝇体细胞示意图,图2、3是果蝇细胞中部分染色体在细胞分裂中的行为,请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1中II 、III、IV中的一条染色体和X、Y染色体组成一个染色体组B.若图1果蝇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一个精子基因组成为bcX D X D,则其余的三个精子的基因型为BCY d、BCY d、bcX d X dC.图2所示的果蝇细胞中A,a基因属于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D.图3中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基因A和a是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的结果5.图甲为人体细胞正常分裂时有关物质和结构数量变化的相关曲线,图乙为某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甲曲线可表示有丝分裂部分时期染色单体数目的变化B.若图甲曲线表示减数分裂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1C.若图甲曲线表示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组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1D.图乙所示变异属于基因重组,相应变化发生在图甲中的b点时6.下图表示雄果蝇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则图1的BC段某个细胞中可能含有0个或1个Y染色体B.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则图1的CD段表示同源染色体分开C.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图2表示有丝分裂,则两图的CD段都发生着丝点分裂D.若两图均表示有丝分裂,则两图的DE段一个细胞内只含有8条染色体7.孟德尔进行豌豆杂交实验中,最简单、最有力反驳融合遗传观点的操作步骤及其现象的是()A.高茎与矮茎杂交,高茎做母本的正交,F1全部表现高茎B.高茎与矮茎杂交,高茎作父本的反交,F1仍全部衣现高茎C.杂种高茎自交,后代出现矮茎D.杂种高茎与矮茎测交,后代高茎与矮茎之比接近1:18.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大定律。
下列关于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A.孟德尔所作出的假设的核心内容是“生物体能产生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B.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C.孟德尔做出的“演绎”是杂合子与隐性亲本杂交后代发生1:1的性状分离比D.孟德尔依据减数分裂的相关原理进行“演绎推理”的过程9.下列有关孟德尔遗传规律的说法错误的是()A.叶绿体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B.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这是得出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条件之一C.孟德尔发现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过程运用了假说-演绎法D.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子代一定出现4种表现型和9种基因型10.下图为一只果蝇两条染色体上部分基因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在有丝分裂后期,基因cn、cl、v、w会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B.在有丝分裂中期,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C.朱红眼基因cn暗栗色眼基因cl为一对等位基因D.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基因cn、cl、v、w可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11.现有三管果蝇,每管中均有红眼和白眼,且雌雄分别为不同眼色。
各管内雌雄果蝇交配后的子代情况如下:Ⅰ管:雌雄果蝇均为红眼Ⅱ管:雌果蝇为红眼,雄果蝇为白眼Ⅲ管:雌雄果蝇均是一半为红眼,一半为白眼;则Ⅰ、Ⅱ、Ⅲ三个试管中亲代红眼果蝇的性别分别()A.雌、雄、雌B.雄、雌、雄C.雄、雌、雌D.雌、雄、雄12.在“模拟孟德尔的杂交实验”中,甲、丙容器共同表示F1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乙、丁容器共同表示F1雄性个体的基因型,卡片上的字母表示基因(如表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从甲容器中随机取出1张卡片,是模拟减数分裂形成精子的过程B.将甲、乙容器中取出的1张卡片组合在一起,是模拟自由组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C.从乙、丁容器中随机取1张卡片并组合在一起,是模拟基因重组形成配子D.从容器中取出的卡片,重新放回到原容器中的目的是保证下次取的卡片是随机的13.某种牛基因型为AA的个体是红褐色,aa个体是红色,基因型为Aa的个体雄牛是红褐色,雌牛为红色。
现有一头红褐色母牛生了两头红色小牛,这两头小牛的性别是()A.全为雄牛B.全为雌牛C.一雌一雄D.无法确定14.多瓦夫兔毛色有黑、灰、黄、白,分别由基因P A、P B、P C、P D控制,某兴趣小组为确定控制毛色基因的显隐性关系,取多只各色纯合个体分别与其他毛色纯合个体杂交,并形成6组杂交组合(不考虑正反交),子代毛色有3组为黑毛,有2组为灰毛,有1组为黄毛。
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P A分别对P B、P C、P D显性B.该种群决定毛色的基因型有6种C.P A、P B、P C、P D在同源染色体上位置不同D.基因型为P A P B与P C P D个体杂交,子代毛色有3种15.科学兴趣小组偶然发现一雌雄异株植株的突变体,其突变性状是由此植株一条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突变产生的(假设突变性状和野生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为了确定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及其位置,设计了杂交实验方案:利用该突变雄株与多株野生纯合雌株杂交;观察记录子代中表现突变性状的雄株在全部子代雄株中所占的比率(用Q表示)以及子代中表现突变性状的雌株在全部子代雌株中所占的比率(用P表示)。
下列有关实验结果和结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则Q和P值分别为1、0B.若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0、1C.若突变基因位于X和Y的同源区段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1、1D.若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1/2,1/216.蜜蜂的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来的且能产生与体细胞相同基因型的正常配子,雌蜂是由受精卵发育成的,分为雌蜂和工蜂。
蜜蜂的体色褐色对黑色是显性性状,控制这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现有黑色蜂王与褐色雄蜂交配,则其后代的体色是()A.全部是褐色B.褐色:黑色为1:1C.蜂王和工蜂都是褐色,雄蜂是黑色D.蜂王和工蜂都是黑色,雄蜂是褐色17.某植物的高杆和矮杆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但杂合子中80%表现显性,20%表现为隐性。
现让一高杆植株自交,F1有高杆和矮杆。
下列正确的是()A.高秆对矮秆为显性,矮秆植株均为纯合子B.基因型相同的植株的表现型一定相同C.某一矮杆植株自交,子代性状分离比一定与题干中F1不同D.题干中F1自由交配获得的F2中,高杆与矮杆的比例与F1相同18.已知果蝇的红眼和白眼由X染色体上A、a基因控制,XO型(只有一条性染色体)个体为不育的雄果蝇。
将红眼雄果蝇与白眼雌果蝇杂交,理论上F1雌性全为红眼,雄性全为白眼。
观察发现,在上述杂交中,2000~3000只白眼雄果蝇中出现了一只红眼雄果蝇M。
为探究果蝇M出现的原因,将果蝇M与正常白眼雌果蝇杂交,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如果没有子代产生,则果蝇M的基因型为X A OB.如果要判断果蝇M是否为XO型,可以通过显微镜检查确定C.如果子代雌雄果蝇均为白眼,则果蝇M的出现是仅由环境改变引起D.如果子代雄性全为红眼,雌性全为白眼,则果蝇M的出现为基因突变的结果19.若利用根瘤菌农杆菌转基因技术将抗虫基因(B)和抗除草剂基因(R)转入大豆,获得某抗虫抗除草剂的植株甲和乙。
已知目的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
甲、乙分别自交后,子代的表现型种类数和其中抗虫抗除草剂个体所占的比例为(不考虑交叉互换)()A.甲:3种53/64 ;乙:4种55/64B.甲:4种51/64 ;乙:3种57/64C.甲:4种49/64 ;乙:4种29/32D.甲:3种48/64 ;乙:3种59/6420.大豆子叶颜色(BB表现为深绿,Bb表现为浅绿,bb呈黄色幼苗阶段死亡)和花叶病的抗性(抗病、不抗病分别由R、r基因控制)遗传的两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实验一:子叶深绿不抗病(♀)×子叶浅绿抗病(♂)→F1:子叶深绿抗病:子叶浅绿抗病=1:1实验二:子叶深绿不抗病(♀)×子叶浅绿抗病(♂)→F1:子叶深绿抗病:子叶深绿不抗病:子叶浅绿抗病:子叶浅绿不抗病=1:1:1:1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一和实验二中父本的基因型不同B.F1的子叶浅绿抗病植株自交,在F2的成熟植株中四种表现型的分离比为1:2:3:6C.用子叶深绿与子叶浅绿植株杂交得F1,F1随机交配得到F2成熟群体中,B基因的频率为0.75D.在短时间内选育出纯合的子叶深绿抗病大豆新品种常规的育种方法,最好用与实验一的父本基因型相同的植株自交21.玉米的株高是一对相对性状,每多一个显性基因植株多长5cm。
现将株高70cm 和50cm的植株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F2中株高70cm:65cm:60cm:55cm:50cm的比例约为1:4:6:4:1.若取F2中的60cm植株随机授粉产生的F3中60cm 纯合植株的比例为()A.1/36 B.2/9 C.1/2 D.3/1622.下列有关性别决定的叙述,正确的是()A.各种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可分为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B.同型性染色体决定雌性个体的现象在自然界中比较普遍C.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Y染色体都比X染色体短小D.含X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23.某雌雄异株植物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该植物的叶型有阔叶和细叶两种分别由X染色体上的基因B和b控制,含基因b的雄配子致死。
让阔叶雄株和杂合阔叶雌株杂交得F1,F1随机交配得F2。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F1中有活性的雄配子的比例为X:Y=1:2 B.F2中雌株全表现为阔叶C.F2中雄株数和雌株数的比例为3:4 D.F2雄株中阔叶:细叶=3:1 24.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Ⅱ)和非同源区(Ⅰ、Ⅲ),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