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毛坦厂中学万人送考舆情报告报告所有数据来源:蚁坊软件舆情监测系统网络标签:高考工厂万人送考毛坦厂超级中学送考节考试机器(毛坦厂“万人送考”场景图)简介:2016年6月5日,被称为“亚洲最大高考工厂”安徽毛坦厂中学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出征”仪式,毛坦厂中学共动用19辆大巴分批送考,几千名学生家长和当地居民夹道相送,祝福考生取得好成绩。
万人送考的壮观场面成为国人瞩目的焦点。
相关舆情信息量在6月5日达到顶峰。
一、事件回顾2.1、传播趋势2.2、传播路径2016年6月5日,毛坦厂一年一度的送考活动当日,澎湃新闻、东方卫视、新浪直播间等不同类型的媒体都对之表示关注并加以报道,新浪、腾讯、凤凰等门户网站均直播了整场万人送考活动,引发网民热议。
针对毛坦厂中学被称为“高考工厂”这一说法,该校副校长李振华回应称这是对学生的不尊重,新京报等媒体作跟踪报道,并针对万人送考这种现象发表了一系列评论文章,引发网民持续关注。
新京报针对毛坦厂模式发表社论《高考仍是底层社会阶层逆袭不二之门》。
“亚洲最大高考工厂”毛坦厂中学万人送考活动引发网民热议。
6月5日7:44,“澎湃新闻”发文:6月5日7:55,腾讯微博用户“平水相逢”发文:6月5日8:00,“新浪直播间”发文:6月5日6月5日6月6日—6月8日6月9日—6月10日三、倾向性分析3.1、媒体报道分析2016年6月5日至2016年6月10日,媒体关于“安徽毛坦厂中学万人送考”的新闻报道约1180篇,报道的主要网站为:北京青年报、法制晚报、滁州日报、中国江苏网、新华网等网络媒体。
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关键词提取、主题聚类分析,可知其倾向性如下:数据来源:蚁坊软件舆情监测系统(1)报道安徽毛坦厂中学万人为考生送行的新闻占34%6月5日,“北京青年报”发文《亚洲“高考工厂”毛坦厂中学万人送考场面震撼》,文称:6月5日上午8点08分,安徽毛坦厂中学19辆大巴车运送即将参加2016年高考的高三考生前往六安,近万名考生家长和各界人士在马路两边夹道欢迎。
亚洲最大的“高考工厂”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出征”仪式。
(2)报道“高考工厂”的说法是不尊重学生的新闻占29%6月5日,“法制晚报”发文《记者对话毛坦厂中学副校长:“高考工厂”的说法是不尊重学生》,文称:毛坦厂中学主管教育的副校长李振华称:这种说法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不尊重。
学生只是想来这里学习知识,想通过提高自己的成绩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和家庭的命运。
人们不应该把教育的成果简单地看成像工厂一样机械的加工,也不能因为我们的学生人数多、学习成绩好,就说是“高考工厂”。
如果是“工厂”,那我的每一个学生的价值取向都应该是一样的,每一个老师的行为都是一样的,但这可能吗?学生们的价值观是多元化的,兴趣爱好是不同的,填的志愿、选择的专业都是不同的,学生们不是机械的产品。
(3)反思教育体制的新闻占23%6月8日,“滁州日报”发文《“高考工厂”需要制度改革瓦解》,文称:“高考工厂”正是现实教育的缩影,是“应试教育”机制下的必然,“高考工厂”的繁荣,正说明我们的教育到了不可不改的地步。
去年国家层面出台的高考制度改革的相关意见,旨在彻底打破传统的应试教育,通过统考加选考、一年多次考、素质教育评价作参考等全方位改革,重新确立素质教育的地位,而这样的高考制度改革必然促使基础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如此“高考工厂”培养人才的单一化与片面化也将不再适应高考制度改革的要求,不能继续维持现有的升学率与高考的辉煌。
我们期盼着“高考工厂”随着高考制度的改革而全面瓦解,更期待着素质教育的春天能够早点到来。
(4)报道不应妖魔化毛坦厂中学的新闻占9%6月7日,“中国江苏网”发文《何必要把毛坦厂中学“妖魔化”》,文称:从某种意义上说,毛坦厂中学又何尝不是一项“希望工程”?到毛坦厂中学就读的基本都是农村家庭的孩子,生活不宽裕,无法绕开高考选择出国留学,也没有可“拼”的父母,能够改变命运的最现实的途径就是高考。
每年从这个“工厂”里送出去的考生中,有几千人走进了高等学府,就此人生的轨迹发生了转变。
也正因为如此,每年才会有成千上万的孩子接踵而至,在“流水线”上追逐着自己的梦想。
毛坦厂中学不是“怪胎”,也不是“毒瘤”,她只是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应运而生的“特训营”,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把她“妖魔化”。
(5)其他新闻占5%6月6日,“新华网”发文《毛坦厂中学陪读妈妈们的日与夜》,文称:安徽省六安市毛坦厂镇毛坦厂中学是一所有着近3万学生的超大型高中。
在这个以高考著称的小镇上,除3万人的学生之外,还有近2万人的陪读群体,这其中又以陪读妈妈为绝大多数。
白天,陪读妈妈们买菜、做饭、给孩子送餐,部分妈妈在镇上做些零工补贴家用。
晚间,妈妈们把广场舞、逛街边小店作为休闲。
深夜,妈妈们还需给下自习的孩子做夜宵。
这种辛苦平淡的生活她们短则经历一年,多的甚至六七年。
3.2、网民话题分析2016年6月5日至2016年6月10日,网民关于“安徽毛坦厂中学万人送考”的言论约4.2万条,言论主要来自新浪微博。
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关键词提取、主题聚类分析,可知其倾向性如下:数据来源:蚁坊软件舆情监测系统(1)传播毛坦厂中学万人送考的言论占35%6月5日,“新浪微博”用户“人民日报”:【安徽毛坦厂中学“万人送考”阵仗萎缩场面仍震撼】6月5日,素有“亚洲最大高考工厂”之称的毛坦厂中学再度迎来传统“送考节”。
19辆送考车载着考生驶向六安,虽与巅峰时期七八十辆送考车相去甚远,但场面依然震撼。
如图所示此篇微博传播3141次,影响面6554.46万人(图片来源:蚁坊软件舆情监测系统)6月5日,“新浪微博”用户“财经网”:【图看中国·安徽毛坦厂中学“万人送考”场面壮观】被称为“亚洲最大高考工厂”的毛坦厂中学,再迎“送考节”。
今天,8点08分,毛坦厂中学送考专用大巴车准时从校门出发。
在警车的开道下,大巴车缓缓驶出,路边的家长卖力地挥舞手中的旗子,喊着加油的话语,不论车上是否有自己的孩子。
6月5日,“腾讯微博”用户“工人日报”:【安徽毛坦厂中学“万人送考”场面震撼】5日8时08分,安徽毛坦厂中学19辆大巴车运送即将参加2016年高考的高三考生前往六安,近万名考生家长和各界人士在马路两边夹道欢送。
该校成立于1939年,截至2015年11月,教职工780余人,教学班200多个,在校生近2万人。
(2)质疑中国式高考造就“毛坦厂”模式的言论占27%6月5日,“腾讯微博”用户“邓定远”:高考决定命运,只能说可供普通中国人选择的机会和通道有限,只能代复一代地挤独木桥。
【评:安徽毛坦厂中学“万人送考”阵仗萎缩场面仍震撼】6月6日,“新浪微博”用户“阿森纳小恒”:高考制度作为整个教育体制最关键的环节,中国式高考也始终是最显著的病灶,被媒体和舆论激烈抨击或冷嘲热讽。
相应地,包括毛坦厂中学在内的“超级中学”们,也就被视作最拧巴的“高考训练营”。
6月9日,“微信”用户“贤人贤语”发文《从“高考工厂”来谈谈高考制度》,文称:毛坦厂中学这样的“高考工厂”依旧承载着家长学生们的愿望。
这之中映射出来的现实是,家长孩子无力改变高考本身的残酷和刻板,只能顺应高考应试制度。
改革高考制度的路还很长,这之中不知道又要出现多少高考制度的牺牲品。
这里不得不说的是,“高考工厂”给与了不知道多少学生和家长希望和光明的道路,但另一方面却是不利于高考制度的改革。
(3)认为“高考工厂”这一说法存在不妥的言论占18%6月6日,“腾讯微博”用户“汾阳公安”:【人民微评:别嘲弄万人送考】“高考工厂”备受质疑,然而,万人送考的背后,足见家长对高考抱有期待,对教育公平充满信心;足见考生渴望读书改变命运,以寒暑苦读实现人生转机。
莫简单标签化高考工厂,更别污名化为梦想而吃苦的莘莘学子,他们流淌的每一滴汗水都写着坚韧。
6月7日,“新浪微博”用户“头条报姐”:【毛坦厂中学校长:“高考工厂”的说法是对学生的不尊重】安徽毛坦厂中学副校长李振华说,学生只是想来这里学习知识,想通过提高自己的成绩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和家庭的命运。
不能因为我们的学生人数多、学习成绩好,就说是“高考工厂”,这是对学生的不尊重。
如图所示此篇微博传播627次,影响面144.41万人(图片来源:蚁坊软件舆情监测系统)6月7日,“腾讯微博”用户“中国青年报”:【嘲笑毛坦厂中学可能是残忍和轻浮的】尽管办学规模很大,可毛坦厂中学很难成批培养出被北大、清华录取的学生,考上二本的学生比例最高,这其实也意味着高考对这些考生命运的改变有限。
但它至少满足了普通人稳定阶层地位并有所上升的需求。
某种意义上,它代表了教育公平的基线。
(4)呼吁高考制度改革的言论占14%6月5日,“腾讯微博”用户“南山维禹1”:看了毛坦厂的万人送考,真心想问教育体制啥时候改革?无奈啊!我们有责任呼吁改革这种培养背书机器人和考试机器人的教育体制,改变这个体制民族才有希望!6月8日,“新浪微博”用户“刘叶超V”:毛坦厂中学再次成为舆论的关注重点,可以这么说,应试教育模式不彻底改革,类似于黄冈中学、衡水中学这样的教学机构还会继续产生。
这样的学校有个共同特点,就是把考试所得分数看作一切,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是高分低能,根本就没输出有用的人才,都是做题机器。
但愿这种扼杀青少年成才天性、抑制青年人创造力的教育模式早些终结。
6月8日,“微信”用户“中国新闻发言人俱乐部”发文《高考改革,必须回应无数“毛坦厂中学”的焦虑》,文称:近年来,河北衡水、安徽毛坦厂等“超级中学”,频频进入公众讨论的视野。
各地一些中学所贴的“雷人”高考标语,如“提高一分,干掉千人”、“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战胜高富帅,考过官二代”等,也因其背后令人深思的价值观,屡屡引来关注。
今天的高考,已经出现“寒门难出贵子”的苗头,农村孩子进入重点大学的比例有所下降,这也正是近年来一些重点大学招生向边远和农村地区倾斜的原因。
这样的情况下,如何更好地推动素质教育、改革应试教育,让不管来自农村还是来自城市、来自北上广还是来自河南山东湖南的孩子站在同样的起跑线上,可能不是“一刀切”就能实现的任务。
与其给类似毛坦厂中学这样的学校冠以“高考工厂”之名,倒不如更好地去辨析其存在的现实土壤。
如何回应无数在山区小镇为高考打拼的学生和家长们的焦虑与期待,是高考改革的重要方面。
(5)其他言论占6%6月5日,“推特”用户“火石”:又到了一年一度高考时期。
看了全国有数据的高考报名人数目前有10个省出现下降,毛坦厂的高考工厂今年有19辆送考生的车,巅峰时有六七十辆。
在上世纪80、90年代,考取了大学往往意味着拥有的社会资源远远在普通民众之上。
6月6日,“腾讯微博”用户“肖文波”:王外长说:明天又是一年一度的高考了,网络上说安徽六安毛坦厂中学敲锣打鼓地送学子去进城赴考,警车开道也用心良苦,心里为毛坦厂和当地警方一百个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