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试卷说明:本场考试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Mg:24 Al:27 S:32Cl:35.5 Fe:56 Cu:64 Zn:65 Ag:108选择题(共76分)本题包括19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7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快化石燃料的开采和使用B.NaHCO3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C.明矾可用于水的杀菌消毒D.从海水中提取物质都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2. 下列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A.NH3B.乙醇C.Cu D.NaCl3.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可将下列各组混合物分离的是A.硝酸钠氢氧化钠B.氧化铜二氧化锰C.氯化钾碳酸钙D.硫酸铜氢氧化钠4.下列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分离水和CCl4B.干燥Cl2C.转移溶液D.蒸发食盐水5.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5.6 g Fe和足量的盐酸完全反应失去电子数为0.3 N AB.22.4L SO2含有N A个SO2分子C.1.6g CH4所含的电子数为N AD.标况下,4.48L的水中含有H2O分子的数目为0.2N A6.能证明SO2具有漂白性的是A.品红溶液中通入SO2气体,溶液红色消失B.溴水中通入SO2气体后,溶液褪色C.滴入酚酞的NaOH溶液中通入SO2气体,红色消失D.酸性KMnO4溶液中通入SO2气体后,溶液褪色7.足量的两份铝粉分别与等体积的盐酸和NaOH 溶液反应,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1:1,则盐酸和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A.2:3 B.3:1 C.1:2 D.1:19.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硫酸铝与氨水反应:Al3++3OH-=Al(OH)3↓B.碳酸钙溶于醋酸:CaCO3+2H+ =Ca2++H2O+CO2↑C.氯气跟水反应:Cl2 + H2O = 2H++ Cl-+ClO-D.NaHCO3溶液中加入盐酸:H++HCO3-= CO2↑+H2O10.下列对有关实验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A.向某溶液中滴加氯水后,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说明原溶液中含有Fe2+B.浓硫酸和浓盐酸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浓度均降低,原理不相同C.向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则原溶液一定含有SO42D.常温下,浓硫酸可以用铁质容器储运,说明铁与冷的浓硫酸不反应1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原因是A.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B.转移溶液前溶液未冷却至室温C.容量瓶未干燥D.定容时俯视液面12.在无色强酸性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Na+、K+、Cl-、SO42-B.Cu2+、K+、SO42-、NO3-C.K+ 、NH4+、SO42-、CO32-D.Ba2+、Na+、Cl-、SO42-13.下列化学反应的产物与反应物的量无关的是A.AlCl3与NaOH B.C与O2C.CO2与NaOH D.Fe与Cl214.下列各种应用中,利用了硅元素的还原性的是A.用硅制造集成电路、晶体管等半导体器件B.在野外,用硅、石灰、烧碱的混合物制取氢气:Si + Ca (OH)2 + 2NaOH = Na2SiO3 + CaO +2H2↑C.用HF酸刻蚀玻璃:SiO2+4HF=SiF4↑+2H2O高温D.单质硅的制备:SiO2 + 2C Si + 2CO↑15.在离子RO42—中,共有x个核外电子,R的质量数为A,则R原子核内含有的中子数目为A.A-x+48 B.A-x+24 C.A-x+34 D.A-x-2416.在含有FeCl3、FeCl2、AlCl3、NaCl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在空气中充分搅拌反应后再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溶液中离子数目减少的是A.Na+B.Fe3+C.Al3+D.Fe2+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在反应中只能作还原剂,非金属在反应中只能作氧化剂B .氧化剂在反应中失去电子,还原剂在反应中得到电子C .氧化剂具有氧化性,还原剂具有还原性D .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18.有8g Na 2O 2、Na 2O 、Na 2CO 3、NaOH 的固体混合物,与400g 质量分数为3.65%的盐酸恰好反应,蒸干溶液,最终得固体质量为 A .16gB .23.4gC .31gD .无法计算19.向一定量的Cu 、Fe 2O 3的混合物中加入100 mL 1 mol·L-1的盐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不含Fe 3+,若用过量的CO 在高温下还原相同质量的原混合物,固体减少的质量为 A .3.2 gB .2.4 gC .1.6 gD .0.8 g非选择题(共74分)20.(12分)某待测液中可能含有大量的Mg 2+、A13+、Cu 2+、K +、H +阳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现通过如下实验进行检验:(1)取少量待测液,仔细观察,呈无色;(2)向上述待测液中滴加NaOH 溶液,立即有白色沉淀生成,NaOH 溶液过量后沉淀部分溶解。
据此可以判断该待测液中一定大量存在的阳离子是 ,一定不能大量存在的阳离子是 ,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阳离子是 ,检验这种离子的实验方法名称是 。
21.(18分)某氧化铝样品中含有氧化铁和二氧化硅杂质,现欲制取纯净的氧化铝,某同学设计如下的实验方案。
请回答下列问题:(1)沉淀A 的成分是 (填化学式),沉淀B 的成分是 (填化学式); (2)滤液A 中若加入过量的铁粉,可能发生的所有离子方程式为:氧化铝样品过量盐酸① 操作Ⅰ沉淀滤液过量NaOH ② 操作沉淀滤液过量C O 2③Al (OH)3Al 2 O 3 △ ④、 ; (3)在操作Ⅰ的名称是 ,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请回答以下问题:(1)含碳量在0.03 %~2 %之间的C 的合金,是目前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合金,这种合金是 ;A .铝合金B .青铜C .镁合金D .钢铁 (2)F 的化学式为 ;(3)I 与氯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A 与B 生成C 和D 的反应是 (填“放出”或“吸收”)大量热量的反应; (5)D 与L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3.(15分)不同浓度的硫酸与锌反应时,硫酸可以被还原为SO 2,也可被还原为H 2。
为了验证这一事实,某同学拟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时压强为101 kPa ,温度为0 ℃)。
(1)若在烧瓶中放入0.65 g 锌粒,与c mol·L-1的H 2SO 4反应,为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量气管的适宜规格是 。
A .200 mLB .300 mLC .400 mL(2)若0.65g 锌粒完全溶解,装置Ⅲ 增重0.64 g ,则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I Ⅱ Ⅲ Ⅳ无水氯化钙 碱石灰为;(3)若烧瓶中投入a g锌且完全反应,氢氧化钠洗气瓶增重b g,量气管中收集到V mL气体,则有:a g÷65 g·mol-1×2=b g÷64 g·mol-1×2+V mL÷22400 mL·mol-1×2,该等式依据的原理是;(4)若在烧瓶中投入10g锌,加入一定量的18 mol·L-1浓硫酸10 mL,充分反应后锌有剩余,测得装置Ⅲ增重3.2 g,则整个实验过程产生的气体中,m(SO2)/m(H2)= ;若撤走装置Ⅱ中盛有无水氯化钙的U形管,m(SO2) / m(H2)的数值将(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24.(14分)将镁、铝的混合物共0.2 mol,溶于200 mL 4 mol·L—1的盐酸溶液中,然后再滴加2mol·L—1的NaOH溶液。
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在滴加NaOH溶液的过程中,沉淀质量m随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V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当V1=160 mL时,则金属粉末中n (Al)= mol;(2)0~V1段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若在滴加NaOH溶液的过程中,欲使Mg2+、Al3+ 刚好沉淀完全,则滴入NaOH溶液的体积V(NaOH)= mL;(4)若镁、铝的混合物仍为0.2 mol,其中镁粉的物质的量分数为a,改用200 mL 4mol·L—1的硫酸溶解此混合物后,再加入840mL 2 mol·L—1的NaOH溶液,所得沉淀中无Al(OH)3,则a的取值范围为。
高一年级化学期末考试参考答案(2014.1)二、非选择题20.(共12分)(1)H+、Cu2+(3分)(2)Mg2+、Al3+(3分)(3)K+(3分)焰色反应(3分)21.(共18分)(1)SiO2(3分)Fe(OH)3(3分)(2)Fe+2H+= Fe2++H2↑;Fe+2Fe3+=3 Fe2+;(各3分)(3)过滤(3分)引流(3分)22.(共15分)(1)D (3分)(2)SO2(3分)(3)2Fe2+ + Cl2 = 2Fe3+ + 2Cl (3分)(4)放出(3分)(5)Al2O3 + 2OH—=2AlO2—+ H2O (3分)23.(共15分)(1)B (3分)(2)Zn+2H2SO4(浓) =ZnSO4+SO2↑+2H2O(3分)(3)转移电子守恒(3分)(4)20:1 (3分)偏大(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