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文学斯威夫特(1667-1745)〈格列佛游记〉(长篇讽刺小说)主题:反映十八世纪前半期英国社会的一些矛盾,揭露批判资产阶级统治的腐败和罪恶和资产阶级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疯狂掠夺和残酷剥削。
小人国----讽刺英统治腐败及各集团之间的矛盾巨人国---批判议会、军队、法庭、财政飞岛—讽刺伪科学慧因国--- 歌颂理想社会菲尔丁(1707-1754)(18世纪英国最杰出的小说家)〈汤姆 琼斯〉(长篇小说) (欧洲文学中的一流小说):代表了18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最高成就,被誉为“18世纪英国社会的散文史诗”。
D彭斯:苏格兰诗人〈我的心呀在高原〉(感伤主义):1 60年代至80年代末,在英国出现了感伤主义文学。
它不仅是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先驱,而且也是现代派文学的源头。
2 感伤主义开辟了一种以心理感觉为载体掺和外部现实世界的投影的叙述方式。
3 因斯泰恩的小说《感伤旅行》而得名。
(五)德国启蒙文学1狂飙运动:启蒙运动的继续和发展。
18世纪70、80年代,德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全国性的文学运动。
因克林格尔的剧本〈狂飙突进〉得名。
主张:强调文学的民族性。
反对封建束缚,强调天才,要求个性解放。
受卢梭返回自然思想的影响,歌颂理想化的大自然。
由于运动具有个人主义自发性质,没有明确的政治纲领,80年代中期衰落。
代表作家:赫尔德青年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青年席勒《强盗》2古典派时期的作家A莱辛(1729-1791)德国民族戏剧的奠基者。
〈汉堡剧评〉戏剧理论著作〈拉奥孔-论绘画和诗的界限〉美学著作〈爱米丽雅 迦洛蒂〉市民悲剧B歌德:欧近代文学三大诗人之一(莎士比亚、但丁、歌德)1)生平:“在他心中经常进行着天才诗人和法兰克福市议员的谨慎的儿子、可敬的魏玛的枢密顾问之间的斗争;前者厌恶环境的鄙俗气,而后者却不得不对这种鄙俗气妥协、迁就,因此,歌德有时非常伟大,有时非常渺小;有时是叛逆的、爱嘲笑的、鄙视世界的天才,有时则是谨小慎微、事事知足、胸襟狭隘的庸人。
”-------恩格斯2)作品:浮士德诗体悲剧《浮士德》是歌德的代表性作品,是歌德一生思想和艺术探索的结晶。
作品取材于16世纪德国的民间传说。
据说浮士德在历史上确有其人,生活在15世纪。
故事中说他博学多才,曾将灵魂出卖给魔鬼,从而创造了许多奇迹。
这些传说成为后来文学家们经常利用创作的素材。
歌德创作《浮士德》的过程延续了60年之久。
他在幼年时期就看过有关浮士德的戏剧,随着其生活阅历的丰富和对社会生活认识的深入,浮士德的故事在他心目中愈来愈获得了新的意义。
诗剧《浮士德》共分两部,一部25场,不分幕。
第二部5幕。
12111行。
全剧没有首尾紧密连贯的故事情节,在象征性的描写中,主要以主人公浮士德在“小宇宙”和“大宇宙”中不断地追求和探索贯穿始终。
浮士德在经历了书斋悲剧、爱情悲剧、政治悲剧、艺术悲剧和事业悲剧后,虽然失败了,但最终天帝却派“光明圣母”将其灵魂接到天堂。
《浮士德》的内容极其博大精深。
诚如郭沫若先生所言,它“是一部灵魂的发展史,一部时代精神的发展史”。
剧情及意义:浮士德的生活经历《天上序幕》两个赌约a天帝和靡非斯特b靡非斯特和浮士德学者悲剧:体现了文艺复兴以来资产阶级思想家的觉醒,揭示了死知识和近代活知识之间的矛盾,批判了中世纪封建思想文化,表明了歌德自己对实践认识的看法。
生活之树是常青的,理论是灰色的。
爱情悲剧:个性解放、个人狭隘的爱情生活不是人生的理想。
政治悲剧:为封建王朝服务,只能为统治者提供享受,而不能有所建树。
实践证明了启蒙这关于开明君主政治幻想的破产。
美的悲剧:企图用古典美来陶冶现代人以求实现人道主义的理想的幻灭。
事业悲剧:通过改造大自然的办法,创造一个以集体劳动为主的人人幸福的社会。
充满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浮士德形象: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进步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
性格特征:永不满足。
不断追求、不断探索。
1浮士德是一种积极进取精神的代表,是一个自强不息、执著探索者的形象。
作者让他经历各种诱惑和考验。
同梅非斯特打赌,激起他重新探索信念;热恋的悲剧使他不再追求感官的享受;从政的悲剧使他逃避现实;古典理想的幻灭,使他重新回到现实中寻找实现理想的途径。
他永不满足、永不示弱、探求不止、始终向上向善。
这些构成了他性格上最鲜明的特征。
2具有人身上鲜明的两重性:一方面受生命本能情欲的驱使,常常沉迷于名利、地位、权势、女人和美等现实欲望中;另方面,他又未被这些所迷惑,不断的超越自我,走向新生活。
一方面追求真理创造事业,一方面又迷恋儿女私情。
他一方面是理想社会的追求者,一方面又是王权的支持者。
这种“灵与肉”,“善与恶”的矛盾。
体现了歌德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思想,也展示了人类复杂性和真实性。
也反映了人类追求真理的艰巨性。
意义:向人们指出了精神净化的道路,指出了人生的意义和人们应追求的生活理想,把人们引向崇高的理想而奋斗不息的伟大道路。
关于人的主题:对不同生存方式与人生境界的尝试。
歌德的伟大与渺小:伟大:浮士德具有极大的批判力量。
既批判了封建社会,又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不仅批判了封建社会的思想意识,而且批判了资本主义的社会结构。
既是旧社会的批判者,又是新社会的设计师。
勇于自我否定的精神。
渺小:浮士德建造的事业是因为他帮助皇帝平定内乱得到的恩赐。
不主张触动社会制度。
《浮士德》在艺术上有极其鲜明的特点。
作品主要是采用象征的创作方法写成的。
《浮士德》还运用了多种诗歌艺术体裁和包容有多种艺术形式因素,并将其有机地融为一炉。
整个作品中,有抒情诗、哲理诗、散文诗、叙事诗,也有感情纯朴、音韵优美的民歌,当时所出现的各种诗歌样式无所不包。
通过这些诗歌样式和形式因素的运用,对欧洲自古以来的文化遗产——它反映世界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它的精美与形式活动——进行了艺术的检验、评判和总结。
C席勒:《阴谋与爱情》五、十九世纪初期文学浪漫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原因原因:1浪漫主义思潮的出现是由于人们对启蒙主义理想的幻灭。
2对现实的不满引起的。
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1理想主义,对未来寄予无限希望2抒情主义,代表人物都是诗人3歌颂反抗精神,但主人公是个人主义者。
4善于描写自然风光:浪漫主义文学的哲学意蕴和理想世界。
代表作《艾凡赫》2法国1)雨果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
标志:1827《〈克伦威尔〉序言》-浪漫主义的宣言书。
对照原则。
1830《欧那尼》(剧本)作品:《巴黎圣母院》(1831)《悲惨世界》(1862)〈笑面人〉(1869)〈海上劳工〉(1866)〈九三年〉(1874)内容:同情下层人民的不幸,宣扬人道主义。
〈巴黎圣母院〉以十五世纪路易十一封建王朝为社会背景,以巍峨雄壮的宗教圣地巴黎圣母院为情节线索的集结点,以卑贱的小人物为主人公,通过爱思美拉达被害的悲剧,谴责了封建专制制度及其精神支柱----教会封建统治者的罪恶。
描写了巴黎周围乞丐王国的命运。
〈悲惨世界〉真实地描绘了从拿破仑帝国后期到七月王朝初期法国社会政治生活广阔的画面。
冉阿让的悲惨生活史。
爱思美拉达:真善美的化身。
克罗德:受害者与魔鬼。
〈九三年〉“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
艺术成就:对照原则a环境对照b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对照爱思美拉达:真善美-----克罗德:假恶丑爱思美拉达:忠贞不渝—菲比思:放荡轻浮爱思美拉达:义重如山-----甘果瓦:恩断义绝爱思美拉达:美丽妩媚------加西莫多:丑陋可怕加西莫多:人性复归------克罗德:人性异化加西莫多:外丑内美------菲比思:外美内丑加西莫多:知恩图报,自我牺牲----甘果瓦:自私怯懦,贪生怕死c人物自身内外对照加西莫多:渺小-----伟大畸形---美好d场面对照:2)大仲马《基督山伯爵》《三个火枪手》3)乔治•桑《安吉堡的磨工》4)缪塞《一个世纪儿的忏悔》5)贝朗瑞:讽刺诗人〈洪水〉3俄国1)克雷洛夫:寓言2)普希金:俄国文学之祖(高尔基)〈茨冈〉(长诗)〈上尉的女儿〉(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诗体小说奥涅金:具有进步倾向但又充满矛盾的贵族青年。
多余人:受西欧“拜伦式的英雄”的影响而创作,是十九世纪俄国社会的产物。
是受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启蒙具有进步倾向但又灵魂空虚、无所事事无所作为的贵族青年。
“永远不会站在政府方面,”同时也“永远不能够站在人民方面,是社会的多余人。
奥涅金是俄国文学史上多余人的始祖。
莱蒙托夫:《当代英雄》:俄国早期小说的杰作:主人公毕巧林是继“奥涅金”之后又一个“多余人”的典型。
主人公的自我剖析和日记形式,被誉为“俄国第一部社会心理小说”。
3 美国文学欧文(美国文学之父):代表作《见闻札记》库伯(被称为“美国的华尔特· 司各特”):《水手》被誉为“美国第一部海上冒险小说。
”“边疆系列小说”包括:《最后一个莫希干人》《草原》《探路者》等。
爱伦·坡:美国文学史上具有唯美倾向的作家,被誉为“西方现代派的远祖”推理小说:《毛格街的谋杀案》《失窃的信》恐怖小说:《厄舍古屋的倒塌》《黑猫》爱默生:《散文集》霍桑:《红字》(长篇小说) 主人公:海丝特·白兰、牧师:丁梅斯代尔。
表现了宗教对人性的摧残,揭露了宗教的虚伪性,被称为是一部“心理罗曼史。
”惠特曼(美国浪漫主义最伟大的诗人):《草叶集》:是美国浪漫主义文学发展顶峰的产物。
包括:《听到美洲在歌唱》《我歌唱带电的肉体》《自我之歌》作者摒弃了传统诗歌的格律,创造了“自由诗体”。
19世纪中期文学:19世纪文学是指法国“七月革命”(1830)到“巴学)黎公社革命”(1871)。
这一时期文学包括:浪漫主义文学、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主流)、早期无产阶级文学。
19世纪文学的主流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它有以下基本特征:1客观、真实地描绘现实生活。
注重反映现实生活的整体、本质、真实、更注重细节描写的真实性。
2批判性、暴露性、改良性。
特别注重社会底层社会及“小人物”的悲剧命运。
对社会现实的强烈批判在客观上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和抗议,是从改良资本主义制度出发的,他们的思想武器是人道主义,政治主张是改良主义。
3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文学发展状况:无产阶级的萌芽:英国宪章派文学和德国工人革命诗歌是最初成就。
术语解释宪章派文学:1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次出现的无产阶级性质的文学,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宪章运动的产物。
主要成就:诗歌2作品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和强烈的战斗性、广泛的群众性。
3最有名的宪章派诗人:琼斯和林顿。
德国工人诗歌(19世纪40年代):维尔特(最著名的无产阶级诗人):加入“共产主义同盟”成为了一个出色的无产阶级歌手。
恩格斯称他“德国无产阶级第一个和最重要的诗人”批判现实主义:法国:斯汤达尔(1783-1842)(法国最早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红与黑〉巴尔扎克(1799-1850)97部小说《人间喜剧》〈高老头〉《欧也尼葛朗台》福楼拜:(1821-1880)〈包法利夫人〉〈情感教育〉梅里美《嘉尔曼》英国狄更斯(1812-1870)〈大卫科波非尔〉〈艰难时世〉《双城记》〈远大前程〉萨克雷)(1811-1863)《名利场》德国:〈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海涅)俄国果戈理(1809-1852)〈死魂灵〉《钦差大臣》屠格涅夫〈父与子〉陀斯妥也夫斯基〈罪与罚〉赫尔岑《谁之罪》波兰密茨凯维奇〈先人祭〉(诗剧)美国惠特蔓〈草叶集〉十九世纪后期文学:法国:左拉(1840-1902)(自然主义理论的奠基人)《金钱》《卢贡马卡尔家族》《萌芽》莫伯桑(1850-1893)〈漂亮朋友〉罗曼罗兰(1866-1944)《约翰克利斯朵夫》英国:哈代〈德伯家的苔斯〉肖伯纳(1856-1950)剧作家《鳏夫的房屋》《华伦夫人的职业》挪威:易卜生(1828-1906)首创社会问题剧〈玩偶之家〉〈社会支柱〉《人民公敌》《群鬼》(剧本)俄国:托尔斯泰〈复活〉〈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契珂夫〈苦恼〉〈小公务员之死〉车尔尼雪夫斯基(1828-1889)《怎么办》新人形象美国:马克吐温(1835-1910)〈汤姆索亚历险记〉杰克伦敦(1876-1916)《铁蹄》《马丁伊登》斯陀夫人《汤姆叔叔的小屋》丹麦:安徒生(1805-1875)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