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节化学平衡(3课时)

第三节化学平衡(3课时)


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
D、达到化学平衡时,化学反应速率关系
2ひ正(NH3)=3ひ逆(H2O)
3. 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
A(g)+3B(g)
2C(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D
A、C的生成速率与C分解的速率相等
B、单位时间生成nmolA,同时生成3nmolB
C、单位时间生成B的速率,与生成C的速率 相等 (数值)
A. 加入少量18O2后,结果体系中三种物质内部都的生成速率相等
C. V SO2 = 2 V O2
√D. SO2、 O2、SO3 的含量不再变化
E. SO2、 O2、SO3的分子数之比是2:1:2的状态
F. SO2、 O2、SO3 的浓度相等时
√G. 容器内总压强不再变化
滴加 NaOH溶液
实验现象 红色加深 红色加深
结论: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正向移动 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逆向移动
实 验 2-5 : 两 试 管 中 各 加 入 5mL0.1mol/L
K2Cr2O7溶液,按要求操作,观察颜色的变化。
Cr2O72- + H2O
2CrO42- + 2H+
橙色
黄色
K2Cr2O7溶液
P(g)+Q(g)
R(g)+S(g) , 在恒温下已达平
衡状态的是( B )
A. 反应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B. P和S的生成速率相等
C. 反应容器内P、Q、R、S四者共存
D. 反应容器内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而变化
7、 在一定温度下,下列叙述是可逆反应
A(g)+3B(g)
2C(g)+2D(s)达到平衡的标志
复习回忆
化学平衡状态的特点: (1) 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 (2) 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
各组分的含量一定。 (3) 动态平衡(反应仍在进行) (4) 条件改变,原平衡被破坏,在新的条
件下建立新的平衡。
二、化学平衡移动
1、定义:可逆反应中旧的化学平衡的破坏,新化学平 衡的重新建立的过程叫化学平衡的移动。
(4) 条件改变,原平衡被破坏, 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平衡。

3、判断是否到达化学平衡状态的方法:
(1)直接标志:(根本标志)
① 同一物质的 V正 = V逆 异方向,量相当
② 各组分的质量或浓度(质量分数、气体体积分数、
物质的量分数、分子数之比、物质的量浓度) 保持不变.
(2)间接标志:(对某些反应适用--需要根据具体
D、单位时间生成nmolA,同时生成2nmolC
4、、下列说法可以证明反应
N2+3H2
2NH3 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AC )
A.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形成
B.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断裂
C.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N-H键断裂
D.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N-H键形成
生成物的混合物。
二、化学平衡
1、化学平衡的建立过程
H2(g)+I2(g)
速 率
正反应 速率
2 HI (g)
υ正= υ逆
化学平衡状态
逆反应
速率
0
时间
2、化学平衡状态的特点:
(1) 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

定 (2) 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
保持不变,各组分的含量一定。
动 (3) 动态平衡(反应仍在进行)
( ① ③ ⑤ )⑥
①C的生成 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amolA,同时生成3amolB
③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④ A、B、C、D的分子数之比为1:3:2:2
⑤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
⑥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作业:《成才之路》 课后强化作业P13—14页1—15题。
第二课时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法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的是(②③ )
①当υ(A) :υ(B)= 2 :1时;
② 当容器内A、B、C的浓度不再变化时; ③当容器内的压强不变时; ④当容器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时。
1、现有可逆反应2SO2(g) +O2(g) 2SO3(g),在体积固 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哪些能成为平衡状态判断的标志?
改变 外界
平衡 条件
v 正= v 逆
速率不变:平衡不移动
程度相同(v 正 = v 逆):

率 改 变
程 度 不

平衡不移动
v 正 > v 逆,平衡正移 v 正 < v 逆,平衡逆移
一、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实验2-6: Fe3+ + 3SCN-
Fe(SCN)3 (硫氰化铁)
红色
加入试剂
滴加饱和 滴加1mol/L FeCl3溶液 KSCN溶液
第三节 化学平衡
第1课时 认识化学平衡
一、可逆反应
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 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做可逆反应.
H2(g)+I2(g)
2 HI (g)
注意:
(1)“两同”:同一条件,同时;
(2)可逆反应用 “ ”表示;
(3)从左到右为正反应方向,从右到左为逆反应方向;
(4)可逆反应总是不能进行到底,得到的总是反应物与
5、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 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反应:
A(s)+3B(g)
2C(g)+D(g)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其中只有B气体有颜色) ( BCD )
A.混合气体的压强 B.混合气体的密度
C.气体的平均分子量 D.气体的颜色
A(g)+3B(g)
2C(g)+D(g)
6、下列说法中可以充分说明反应:
变量不变
√H.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J.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2、(05年广东)对可逆反应
4NH3(g)+5O2(g)
4NO(g)+6H2O(g)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 A
A、达到化学平衡时,4ひ正(O2)=5ひ逆(NO)
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amolNO的同时,消耗
amolNH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温度不变扩大容器的容
实验现象
滴加3~10滴 浓硫酸
橙色加深
滴加10~20滴 6 mol/L NaOH
黄色加深
结论:增大生成物浓度,平衡逆向移动 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正向移动
思考1:
反应H2O(g)+C(s) CO(g)+H2(g) 在一 定条件下达平衡状态,改变下列条件,能否
反应进行分析) ①压强 ②密度
变量不变
③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注意:反应物、生成物共存
速率之比等于计量数之比等 不能成为标志
【例题】在一定条件下,将3.0mol A和1.0mol B两 种气体混合于固定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 下反应: 2A(g)+B(g) C(g)+2D(s) ,则下列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