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道岔安装调试作业指导书(新编版)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make mistakes道岔安装调试作业指导书(新编版)适用范围本施工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四线制、五线制道岔、液压道岔安装调试单项试验。
作业准备1、施工调查2.1.1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进行设计文件审核。
熟悉道岔转换、表示工作原理及改配线方案。
2.1.2联系工区检查确认组合到分线盘、分线盘至转辙机电缆通道正确。
需要修改配线的,根据修改设计文件,确认改配线位置及拆除、添加配线方案及措施,并做好醒目标志。
2.1.3调查确认现场原道岔号、道岔位置、开向、电转机安装位置、电缆配线与图纸是否相符。
道岔电缆终端盒是否影响新铺道岔电转机下落。
2.1.4调查确认原道岔岔前、岔后、及道岔切割绝缘{直股或弯股切割}位置及型号、数量。
2.1.5调查确认原道岔跳线、轨道连接线、轨道引接线安装位置及规格、数量。
2.1.6调查确认工务预铺道岔位置、道岔预铺是否平顺,轨距、枕距是否符合道岔安装技术要求,电转机安装位置空间是否侵限。
2、工作前准备2.2.1安全预想2.2.2召开班前会,作业负责人布置当日工作内容和人员分工,明确作业地点、时间、任务、方法、标准。
2.2.3做好安全预想,由作业负责人(或安全员)根据当日工作内容有针对性地交待劳动安全和行车安全措施。
2.2.4清点、检查作业工具、材料、仪表齐全良好。
2.2.5试验通讯联络工具、照明工具(根据作业时间)状态良好2.2.6作业防护用品携带齐全。
3、登记联系2.3.1驻站(所)联络员按照规定提前50分钟到岗,在《行车设备检查登记簿》内登记,得到车站值班员(调度员)允许作业的命令后,通知现场作业负责人和安全防护员上道作业,按规定做好安全防护。
2.3.2作业前作业人员应与驻站(所)联络员互试通信联络工具,确定作业地点、内容。
带领作业人员提前30分钟到作业地点就近路网作业门外待命。
2.3.3接到准许上道作业命令后,按照规定的作业行进路线,带领作业人员进入作业区。
2.3.4作业中安全防护员将作业地点变动情况及时通知驻站(所)联络员,定时与驻站(所)联络员进行联络,确保通讯畅通。
1、道岔安装预调室内外作业人员必须共同确认新预铺道岔电转机安装位置与原道岔电转机安装位置一致。
3.1.1道岔杆件、托板安装平顺、配件齐全,紧固良好。
3.1.2电转机安装平整,连接油管,加注液压油,排净空气,手摇电转机调整道岔开程,在道岔定位、反位时,尖轨与基本轨间的距离一动185MM.二动75mm.动程:一动200,二动160.道岔在定位和反位时,尖轨与基本轨,密贴段各牵引点的间有4mm及以上间隙时,道岔不得锁闭和接通道岔表示。
3.1.2两牵引点之间有5mm及以上间隙时不得接通道岔表示电路。
3.2道岔转换检查3.2.3ZYJ7电液转辙机在正常转换时,液压系统有足够的压力(13--15兆帕),溢流阀溢流压力应调整为额定转换压力的1.1~1.3倍;道岔因故不能转换到底时,溢流阀应溢流。
3.3道岔位置室内外一致性检查3.2.2ZD(J)9型转辙机在正常转动时,摩擦连接器不空转,作用良好;道岔因故不能转换到底时,摩擦连接器应空转。
摩擦转换力应调整符合产品技术要求。
通过室内操纵道岔转换,核对启动继电器(2DQJ)与操纵意图一致,道岔实际开向应与室内操纵意图一致,定反位表示继电器与道岔实际开向一致。
3.4切断表示检查断开转辙机和密贴检查器中任意一组表示接点时,必须切断表示电路。
2.2转辙机内部检修2.2.1机盖开闭自如,防水,防尘性能良好,暗锁灵活有效。
2.2.2转辙机的遮断开关锁通断电源性能良好,通电时,摇把挡板能有效阻挡摇把插入摇把齿轮。
当切断开关时,摇把能顺利插入摇把齿轮。
电源一旦被切断,非经人工恢复不得接通电路,摇把齿轮的轴用挡圈无脱落现象。
2.2.3正常转换道岔时,滚珠丝杠动作平稳无噪音,摩擦连接器作用良好。
2.2.4转辙机上、下两检测杆无上下张嘴和左右偏移现象,叉型连接头销孔的磨损量不大于1mm。
2.2.5速动开关通、断电作用良好。
2.2.6滚珠丝杠、动作杆、检测杆、齿轮组、锁闭块、锁舌、操纵板等均应保持润滑。
2.2.7检测杆的缺口调整应为指示标对准检测杆缺口标记中间,用于尖轨、心轨第一牵引点的转辙机距两侧各1.5±0.5mm,其余牵引点的转辙机距两侧各2.0±0.5mm,且机内外一致。
2.2.8各部螺丝、防松卡齐全良好;接线端子压线良好,无松脱。
2.2.9转辙机内部无异物。
2.3外锁闭及安装装置检修2.3.1各部机件安装标准牢固,无脱落、折断、断裂现象,各部螺丝采取防松措施。
2.3.2各种机件保持清洁、油润、无锈蚀。
2.3.3表示杆销子旷动量应不大于0.5mm,其它部位不大于lmm。
2.3.4锁钩横向轴串效果良好,能灵活调节锁钩转角。
锁闭铁、锁闭框无裂纹,锁钩轴销与尖轨连接铁销孔之间应有0.5mm间隙。
2.3.5锁闭杆限位槽与限位螺钉(限位销)的凹型磨耗深度不大于lmm;发现超标时及时更换处理。
2.3.6各种杆件在道岔转换过程中动作平稳、灵活,无弯曲,无别劲,无卡阻现象。
2.3.7尖轨及心轨的动程及锁闭量符合要求:60kg/m12号道岔:尖轨第一牵引点动程160±5mm,锁闭量≥35mm;尖轨第二牵引点动程75±5mm,锁闭量≥20mm;60kg/m12号道岔(SC325):尖轨第一牵引点动程160±5mm,锁闭量≥35mm;尖轨第二牵引点动程114±5mm,锁闭量≥20mm;尖轨第三牵引点动程55(71-16)±5mm,锁闭量≥20mm;心轨第一牵引点动程101±3mm,锁闭量≥35mm;心轨第二牵引点动程58mm,,锁闭量≥20mm;60kg/m18号道岔(CZ2537灰枕):尖轨第一牵引点动程160±5mm,锁闭量≥35mm;尖轨第二牵引点动程118±5mm,锁闭量≥20mm;尖轨第三牵引点动程75±5mm,锁闭量≥20mm;心轨第一牵引点动程119±3mm,锁闭量≥30mm;心轨第二牵引点动程71mm,锁闭量≥20mm;60kg/m18号道岔(钢枕):尖轨第一牵引点动程160±5mm,锁闭量≥35mm;尖轨第二牵引点动程122±5mm,锁闭量≥20mm;尖轨第三牵引点动程69±5mm,锁闭量≥20mm;心轨第一牵引点动程98±3mm,锁闭量≥30mm;心轨第二牵引点动程56mm,锁闭量≥20mm;60kg/m18号道岔(客专线GLC07):尖轨第一牵引点动程160±2mm,锁闭量≥35mm;尖轨第二牵引点动程118±2mm,锁闭量≥20mm;尖轨第三牵引点动程71±2mm,锁闭量≥20mm;心轨第一牵引点动程115±1mm,锁闭量≥35mm;心轨第二牵引点动程64mm,锁闭量≥20mm;60kg/m12号道岔(客专GLC06):尖轨第一牵引点动程160±2mm,锁闭量≥35mm;尖轨第二牵引点动程91±2mm,锁闭量≥20mm;心轨第一牵引点动程123±1mm,锁闭量≥35mm;心轨第二牵引点动程76mm,锁闭量≥20mm;尖轨及心轨各牵引点动程及锁闭量定、反位应均匀,其偏差不大于2mm;其它型号按《信号维护规则》第3.7.3条执行。
2.3.8按周期检查、测试绝缘套管、垫片,更换不良的杆件绝缘套管、垫片。
2.4道岔状况动态检查2.4.1设备无外界干扰和异状,尖轨和基本轨间无异物,杆件处无杂物。
2.4.2道岔密贴状态良好,尖轨、基本轨无肥边,不得影响道岔密贴。
2.4.3扳动道岔时各部动作灵活、平稳,无异声,无异状,无反弹。
2.4.4道岔密贴尖轨、斥离尖轨及心轨无翘头,无变形。
2.4.5道岔各牵引点处锁闭杆中心对应两基本轨或翼轨之间的工务几何尺寸符合要求:60kg/m12号道岔(SC325):尖轨第一牵引点1440mm,尖轨第二牵引点1475mm,尖轨第三牵引点1522mm,心轨第一牵引点134mm,心轨第二牵引点492mm;60kg/m18号道岔(灰枕):尖轨第一牵引点1437mm,尖轨第二牵引点1455mm,尖轨第三牵引点1501mm,心轨第一牵引点117mm,心轨第二牵引点447.3mm;60kg/m18号道岔(钢枕):尖轨第一牵引点1438mm,尖轨第二牵引点1462mm,尖轨第三牵引点1504mm,心轨第一牵引点124mm,心轨第二牵引点427mm;60kg/m18号道岔(客专线GLC07):尖轨第一牵引点1438mm,尖轨第二牵引点1462mm,尖轨第三牵引点1504mm,心轨第一牵引点124mm,心轨第二牵引点427mm;60kg/m12号道岔(客专线GLC06):尖轨第一牵引点1441mm,尖轨第二牵引点1497mm,心轨第一牵引点130mm,心轨第二牵引点476mm;60kg/m12号道岔(铁联线005-010钢枕):尖轨第一牵引点1439mm,尖轨第二牵引点1502mm;60kg/m12号道岔(专线4249灰枕):尖轨第一牵引点1441mm,尖轨第二牵引点1505mm。
2.4.6道岔在转换过程中尖轨或心轨不颤抖,各牵引点解锁或锁闭动作一致。
2.4.7手摇道岔时各部动作灵活、平稳,无反弹。
2.5箱盒内部检修2.5.1箱盒内部清洁,防尘、防潮设施良好,名牌齐全、正确,字迹清楚。
2.5.2箱盒内部螺丝紧固,配线绑扎整齐无破皮老化,采取防磨卡措施。
2.5.3器材类型正确,无过热现象,安装牢固。
2.5.4图纸塑封齐全,与实物相符。
2.6扳动试验2.6.1扳动道岔时各部动作灵活、平稳,无异声,无异状,无反弹。
2.6.2道岔尖轨与基本轨(心轨与翼轨)密贴良好,锁闭铁下斜面与锁钩内斜面吻合良好。
2.6.3在道岔各密贴段牵引点处插入4mm厚、20mm宽铁板时道岔不能锁闭和接通道岔表示,列车运行速度小于160mm的道岔,两牵引点之间插入10mm厚、20mm宽铁板时不得接通道岔表示;列车运行速度大于160mm的道岔,两牵引点之间插入5mm厚、20mm宽铁板时不得接通道岔表示。
2.6.4道岔转换终了时斥离轨开程符合标准,防跳装置作用良好,不松动,不卡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