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儿童行为治疗
A-B-C分析往往能识别先前事件和后果是如何使 适应不良的靶行为得以持续的,同样也可以识别出 为什么先前事件和后果没有增加所期望的行为。从 行为治疗的观点来看,靶行为是一个因变量,随着 其它自变量的变化而改变。在治疗阶段,重点是改 变后果,以致靶行为要么增加,要么减少。对于改 变行为的后果来说,它必须是随着行为的发生而改 变。
儿童心理咨询与治疗
2.治疗目标
行为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需要积极的、以广泛行为术语定 义最终目标的行为计划。相比起来,治疗活动或治疗策略是特 殊的干预,这种干预运用了增加或减少指定行为的行为技术 (如:正强化、暂时隔离、行为练习)。因此,虽然各种治疗 策略可能一步一步地或同时实施,但是,它们都是指向达到治 疗目标的。对于许多功能障碍,其相关的行为时间长、程度重、 范围广以致于需要很多不同的治疗策略。
1.A-B-C分析
(1)靶行为
靶行为B(behavior),就是行为治疗的目标行为。在A-B-C 分析中,对患者行为反应的评估应集中在他的问题行为中与情 境有关的细节上,包括持续时间、强度、频率和广泛性等方面 的信息。
(2)先行事件
先行事件A(antecedents),指诸如其他人的手势和面部表 情之类的刺激,这种手势和面部表情暗示着随后将发生的靶行 为。在考虑靶行为的先行事件时,我们应该区别那些诱发非适 应的情绪或自主神经系统反应的刺激和那些诱发非适应操作性 行为的刺激。
4.自我监控
自我监控或自我指导是一种认知定向的认知行为治疗技 术,其策略是帮助儿童少年调控自己的行为反应。自我监控也 许可以成功应用于增加正性行为或减少适应不良行为。
儿童心理咨询与治疗
【拓展】
查阅相关文献,了解认知行为治疗的原理、 内容和步骤,以及在国内的发展情况。
儿童心理咨询与治疗
四、行为治疗的过程
儿童心理咨询与治疗
【你言我语】
举例说明,生活中,哪些情况应用了正强化、负 强化、惩罚和反应代价?
儿童心理咨询与治疗
三、认知行为治疗的要素
1. 示范学习
示范通常用来教儿童学会更适应的或亲社会的行为。严格 的行为治疗方式采用渐进塑造技术,而示范给儿童提供了一个 机会,可相当快地掌握新的而且复杂的反应。
负强化
—————————————————————
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四个一般原则
儿童心理咨询与治疗
1.正强化
正强化是指:在一个行为之后出现一个特定的后果,从而 使行为增加。相反,不能使行为增加的后果就不是强化物。正 性强化物被认为是一种令人喜欢的事件,正性强化物的定义性 特征是,在它之后出现的行为、(因为它的出现)行为频度增 加。
第八章 儿童行为治疗
本章主要内容:
1.行为治疗及其起源 2.行为治疗的基本要素 3.认知行为治疗的基本要素 4.行为分析方法 5.缺失行为和过度行为的治疗策略 6.行为治疗方法应用及其评价
儿童心理咨询与治疗
一、行为治疗及其起源
行为治疗:
按照学习理论,行为治疗实质上是一个非常简单 的过程:在条件化的行为反应是过剩的情况下,治疗 就是要消退这些反应;而在条件化的行为反应是不足 的情况下,治疗就是要建立那些缺失的刺激——反应 之间的联系(艾森克,1952)。
示范技术对治疗恐惧、恐怖和焦虑十分有效。同年龄、同 性别、威信高的榜样提供行为示范,示范技术所起作用最佳。
这个技术的重要部分是,逐渐提高榜样接近行为的强度。 这种示范学习的样例,不仅结合了认知行为治疗的观察学习的 核心,而且结合了众所周知的行为的强化技术以及系统脱敏技 术。
儿童心理咨询与治疗
2.行为练习
2.负强化
负强化是指:移去了厌恶事件之后,行为反应增加。如果 在某个反应之后移去了某个事件,反而增加那个反应,那么, 那个事件就是负强化物。
儿童心理咨询与治疗
3.惩罚
惩罚与减少行为有关,当行为出现时通过操纵厌恶刺激或 不愉快的刺激而减少行为.只有仔细的分析后果是如何影响行 为(增加或减少行为的出现)的,才能确定事件是强化的、惩 罚的、还是中性的。
4.反应代价
当一个行为出现时撤消或移去正性事件称为反应代价。撤 消正性事件的结果是压制或减少先前反应重复出现的可能性。 为了激活反应代价,首先,必须通过决定什么使行为增加,来 识别出正性强化物;然后,这些正性强化物需要做成儿童乐意 接受的形式。当一个人希望减少的行为出现时,正性强化物被 拿走,此时出现的就是反应代价。
掌握一种新行为,观察学习常常是不够的。对于伴有矫正 性反馈的结构性实践机会来说,行为练习提供了一种机会。如 果行为练习以等级形式展开,并伴以正强化,那么效果最好。 和示范一样,行为练习的意图是增加适应性行为。
3.反应预防
在反应预防中,适应不良行为不允许出现。反应预防的唯 一的目标是消除功能失调的行为,用一个更为合适的反应替代 不良行为,优于简单地消除不良行为。
儿童心理咨询与治疗
(3)后果
后果C(consequences),代表行为之后发生的 事件。在考虑某种行为结果是否会给行为者带来“ 好处”时,该行为后果的出现时间是一个重要因素。 对靶行为有强化作用的常见的正强化物是患者生活 中举足轻重的人物对患者行为的反应。
儿童心理咨询与治疗
(4)确定靶行为及其因果关系
到了70年代,行为治疗被誉为心理治疗领域的第二势力, 大大超过精神分析治疗。
儿童心理咨询与治疗
【延伸】
查阅相关文献,了解行为治疗发展过程中,每个 阶段的重要人物及其著作。
儿童心理咨询与治疗
二、行为治疗的基本要素
运用操作性条件反射的理论基础,行为治疗的治疗目标是
增加出现较少的适应行为,或者减少过度的不适应行为。操作
儿童心理咨询与治疗
行为治疗的起源
行为治疗最初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是源于对传统精神分 析模式缺乏经验支持和研究基础的批评,但还没有得到推 广和传播。
20世纪50年代,新行为主义者斯金纳提出了操作条件反射 原理,并尝试应用于医学实践。
20世纪60年代,随着现代科学的进步,尤其是生物反馈技 术的出现,行为治疗成为一个独立的体系和卓有成效的治 疗方法。
性条件反射有四个基本原则:正强化、负强化、惩罚和反应代
价。虽然行为治疗中运用到许许多多的技术,如:塑造、暂时
隔离、矫正过度,但是,总的来说,这些技术均包含在这四类
一般原则中。
实施
移去
—————————————————————
正性刺激
正强化
反应代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