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高一下学期语文3月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9高二下·来宾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导致经学在二十世纪衰落的直接原因,应该是1912年以后经学这门学科的消亡。
晚清的式失败带来一种客观效应,似乎中国传统的经学不足以济时之难。
这是后来新文化运动的推动者否定经学乃至文化传统的理由。
因此,经学研究必须要发生改变。
经学应该取精用宏,()。
在这方面,无论晚周、汉唐、宋明还是清代,都产生了具有自己风格的重要的经学著作,但能够代表中西会通时代的经学注疏,却仍然。
中国经学学者应该自觉进行自身义理的反思,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与其他文化的深入对话。
在这一方面,二十世纪留下了不少遗产,这就是新儒学的各种形态。
经学不能,应该重新回到世界之中。
经学要重新恢复自身的社会实践性。
经学应该显示出其应对时代问题的能力,经学学者应提出,而不是寻章摘句。
经学实践性最初的表现形式便是礼学,贯注于古典时代的人伦日用之中。
但古礼的原则由于至少在汉代以后就遭到了损坏,礼俗逐渐取代了礼的精神原则。
在经权之辨中,权的流变性超过了经的恒常性,这造成了唐宋、特别是明清以来中华文明的某些根本弊端,譬如诚信的内在动力缺失。
如何持守古礼中的常道,是当下经学应该致力的问题之一。
(1)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摧枯拉朽凤毛麟角故步自封真知灼见B . 排山倒海鹤立鸡群安之若素真知灼见C . 摧枯拉朽鹤立鸡群故步自封远见卓识D . 排山倒海凤毛麟角安之若素远见卓识(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形成能够与目前人类文明对话的新的经典诠释,广泛吸收人类文化遗产,发掘经典自身意蕴B . 广泛吸收人类文化遗产,发掘经典自身意蕴,形成能够与目前人类文明对话的新的经典诠释C . 发掘经典自身意蕴,广泛吸收人类文化遗产,形成能够与目前人类文明对话的新的经典诠释D . 广泛吸收人类文化遗产,形成能够与目前人类文明对话的新的经典诠释,发掘经典自身意蕴(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但由于古礼的原则至少在汉代以后就遭到了损坏,礼俗逐渐取代了礼的精神原则。
B . 但由于古礼的原则至少在汉代以后就遭到了损坏,使得礼俗逐渐取代了礼的精神原则。
C . 但古礼的原则由于至少在汉代以后就遭到了破坏,礼俗逐渐取代了礼的精神原则。
D . 但由于古礼的原则至少在汉代以后就遭到了破坏,礼俗逐渐取代了礼的精神原则。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 (2017高二上·无锡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那些鸟会认人刘亮程①我们搬走了。
鸟会落在剩下的几棵树上。
更多的鸟会落到别人家树上。
也许全挤在我们砍剩那几棵树上,叽叽喳喳一阵乱叫。
鸟不知道院子里发生了啥事。
但它们知道那些树不见了。
筑着它们鸟窝的那些树枝乱扔在地上,精心搭筑的鸟窝和窝里的全部生活像一碗饭扣翻在地上。
②我们带不走那些鸟。
带不走筑着鸟窝的树枝。
那些枝繁叶茂的树砍倒后,我们只拿走主干。
其余的全扔在地上。
我们经营了多少年才让成群的鸟落到院子,一早一晚,鸟的叫声像绵密细雨洒进粗糙的牛哞驴鸣里。
那些鸟是我们家的。
我们一家十六只耳朵听鸟叫。
从此那些鸟将没人听地叫下去,都叫些什么我们再不会知道。
③大多是麻雀在叫。
麻雀的口音与我们相近,一听就是很近的乡邻。
树一房高时它们在树梢上筑窠,好像有点害怕我们,把窠藏在叶子中间,以为我们看不见。
后来树一年年长高,鸟窠便被举到高处,都快高过房顶一房高了,可能鸟觉得太高了,下到地上啄食不方便,又往下挪了几个树枝,也不遮遮掩掩了。
④夏天经常有身上没毛的小鸟从树上掉下来,像我们小时候从炕上掉下来一样,扯着嗓子直叫。
大鸟也在一旁叫,它没办法把小鸟弄到窝里去,眼睁睁看着叫猫吃掉,叫一群蚂蚁活活拖走。
碰巧被我们收工放学回来看见了,赶快捡起来,仰起头瞅准了是哪个窝里掉下来的,爬上树给放回去。
⑤一般来说爬树都是我的事,四弟也很能爬树,上得比我还高。
不过我们很少上到树上去惹鸟。
鸟跟我们吵过好几次架,有点怕惹它们了。
一次是上去送一只小鸟,爬到那个高过房顶的横枝上。
窝里有八只鸟蛋的时候我偷偷上来过一次,蛋放在手心玩了好一阵又原放进去。
这次窝里伸出七八只小头,全对着我叫。
头上一大群鸟在尖叫。
鸟以为我要毁它的窝伤它的孩子,一会儿扑啦啦落在头顶树枝上,边叫边用雨点般的鸟粪袭击我。
一会儿落到院墙上,对着我们家门窗直叫,嗓子都直了,叫出血了。
那声音听上去就是在骂人。
母亲烦了,出门朝树上喊一声:快下来,再别惹鸟了。
⑥另一次是风把晾在绳上的红被单刮到树梢,正好蒙在一个鸟窠上,四弟拿一根棍上去取,惹得鸟大叫了一晌午。
⑦除了麻雀,有时房檐会落两只喜鹊,树梢站一只猫头鹰,还有声音清脆的黄雀时时飞来。
它们从不在我们家树上筑窠。
好像也从不把黄沙梁当个村子。
它们往别处去,飞累了落在树枝上歇会儿脚,对着院子里的人和牲畜叫几声。
⑧那堆苞谷赶紧收进去,要下雨啦。
⑨镰刀用完了就挂到墙上。
锨立在墙角。
别满院子乱扔。
⑩我觉得它们像一些巡逻官,高高在上训我们,只是话音像唱歌一样好听。
乘人不注意飞下来叼一口食,又远远飞走。
飞出院子飞过村子,再几年都见不到。
⑪那些麻雀会认人呢。
我对父亲说,昨天我在南梁坡割草,一只麻雀老围着我叫,我以为它想偷吃我背包里的馍馍。
我低头割草,它就落在地上对着我叫。
后来我才发现是我们家树上的一只鸟,左爪内侧有一小撮白毛,在院子里胆子特别大,敢走到人脚边觅食吃,所以我认下了。
刚才我又看见它,站在白母羊背上捡草籽吃。
⑫鸟是认人呢。
大哥也说,那天他到野滩打柴,就看见我们家树上几只鸟。
也不知道它们跑那么远去干啥。
是跟着牛车去的,还是在滩里碰上了。
它们一直围着牛转,叽叽喳喳,像对人说话。
大哥装好柴后它们落到柴车上,四只并排站在一根柴禾上,一直乘着牛车回到家。
(1)简要概括文中那些鸟“会认人”的过程。
(2)赏析第五段画线的句子。
(3)文中叙写喜鹊等其它鸟类有什么用意?(4)文章写人与鸟的关系,请结合全文探究其中意蕴。
3. (9分) (2018高二上·长春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北斗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发展、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目标是为全球用户提供定位、导航、授时服务。
卫星在太空飞行,太阳与地球是它的航标灯:卫星飞行姿态的建立依赖于对太阳、地球的观测,测量精度越高,卫星飞行姿态就越稳定,提供的导航精度也越高。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制的“三只眼”,就是通过观测太阳、地球为导航卫星提供导航。
专家介绍说,“三只眼”就是两个“太阳眼”(模拟太阳敏感器、数字太阳敏感器)、一个“地球眼”(红外地球敏感器)。
“太阳眼”测量太阳的位置,“地球眼”测量地球的位置。
安装了“三只眼”的北斗卫星的优异表现与“视力”密切相关。
卫星入轨初期用模拟太阳敏感器捕获太阳,再通过数字太阳敏感器和红外地球敏感器共同作用,更加精确地确定卫星的三轴姿态。
科研人员对北斗卫星数字太阳敏感器和红外地球敏感器进行了关键技术攻关。
数字太阳敏感器的关键技术突破,实现了关键元件自主可控;红外地球敏感器的关键技术突破后,具有高测量精度、高可靠性、长寿命、不易受太阳等天体对测量的干扰等优点。
卫星与卫星之间的通信——星间链路,是北斗导航系统由区域向全球过渡的关键技术,是提升系统全球服务能力的核心技术手段,也是北斗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重要标识和技术制高点。
中国科研人员提出了自己的北斗全球组网星间链路解决方案,率先采用毫米波技术体制和生产工艺,研制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星间链路产品。
这将对北斗导航卫星实现全球组网起到关键作用,极大地促进北斗全球系统的跨域发展。
(摘编自余建斌《自主创新确保北斗系统稳定运行》,《人民日报》2018年6月11日)材料二:中新社西宁7月3日电在青海省,千百年来牛羊吃草到哪里牧民们就跟到哪里,记者3日从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获悉,目前该省以北斗卫星技术为基础,对草场和牲畜实施动态监控,进行智慧放牧。
传统放牧方式下,草场利用率低,且牧民很难全面、便捷地掌握牧草生长、气象灾害和动物疫情等信息。
现在牧民通过北斗手持终端“牧民通”,依据北斗卫星制定的放牧方案以及北斗短报文双向通信功能,便可以实时掌握游牧路线、草场动态、疫病防疫等信息。
据了解,青海省以北斗卫星技术为基础,已建立了天地一体的天然牧草采集和监测系统,应用于高寒草地畜牧业生产,并建立了基于北斗的草地自动监测站和北斗生态畜牧业数据服务平台。
北斗卫星信息技术应用在畜牧业生产中,可以建立融牧草资源利用、家畜动态监测、疫情预警、气象灾害预报等信息于一体的高寒地区特色生态养殖模式。
(摘编自中新网《北斗卫星“试水”青海高原智慧放牧》)材料三:12月30日报道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2020年中国北斗卫星导航产业的产值有望达到4000亿元人民币。
中国自主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于2012年正式开通,时过五年,目前已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近又与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实现全面信号兼容。
与全球其他三大卫星导航系统(美国的GPS系统、俄罗斯的格洛纳斯系统、欧盟的伽利略系统)相比,北斗除了具备三大系统的技术机制之外,还有独具的短报文和位置报告服务能力。
与GPS芯片价格相比,芯片单价高一直是制约北斗导航民用的最大瓶颈。
如今,由于建立了完整的产业链,加上工艺产能的提升,国产北斗芯片单价已降至6元,在总体性能上也达到甚至优于国际同类产品。
目前,中国的北斗系统已经在公安、交通、渔业、电力、林业、减灾等行业得到广泛运用。
据统计,各类北斗终端及运营平台已经为23个省市、超过35万辆客货运车、远洋渔船等提供服务。
(摘编自《参考消息》)(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在现阶段,我国的北斗系统尚不能为全球用户提供服务,但随着技术的升级、系统的完善,为全球用户提供服务的目标有望实现。
B . 对北斗导航系统由区域向全球过渡的关键技术星间链路的研制,我国科研人员将采用毫米波技术体制和生产工艺,这在世界上尚属首次。
C . 传统放牧方式存在草场利用率低、牧民不能全面而便捷地掌握相关信息等弊端,而运用北斗卫星系统进行放牧则可能避免这些弊端。
D . 我国的北斗卫星系统已经在民用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材料二以青海省牧民们放牧方式的改变较为详细地佐证了这一成果。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我国自主发展、独立运行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全球三大卫星导航系统GPS系统、格洛纳斯系统、伽利略系统相比,毫不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