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成本控制与现场改善一、成本要素分类(按成本机能划分)1、制造成本: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制造成本三费用之和,又称为现场成本。
2、销售费用:办公窒成本,为产品销售所发生的成本。
3、管理成本:办公室成本,企业为运营所发生的内部管理费用。
(按成本性质区分)1、直接人工:产品制造所耗用之劳动价值,以薪水工资的支出为代表。
2、原料成本:制造产品所耗用的材料或原料的价值。
3、制造费用:扣除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之外的成本(折旧、水电、福利、租赁、修缮、出差等费用)。
(按生产能量的关系区分)1、固定成本:不受生产量的增减变化影响,使原维持定额的成本要素也随之发生变化成本(如厂房租金等)。
2、变动成本:随生产量的增减而成比例增减的成本(如直接原材料等)。
3、半固定成本:在一定产量范围内的维持的成本,而一旦超出范围成本就发生跳跃增加(如设备折旧等费用)4、半变动成本:在产量为0时便已发生的固定成本,然后随产量的增减而随之成比例增减的成本(如水、电费用)。
二、降低成本的要点1、直接人工成本要点: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对策:1、进行作业方法研究和5S活动,降低无效劳动提高生产效率。
2、进行人机工程研究,进行一人多机管理。
3、强化工艺研究,缩短生产周期。
4、完善设备预防保养管理,减少停机时间,提高设备运转可靠性。
5、提高加工一次合格率,减少不良品的返工数量。
6、做好计划管理,降低换产、待料等停产时间。
2、原料成本要点:提高原料出产率对策:1、加强质量管理,减少不良品的产出和返工。
2、提高设备的完好与精确程度,降低产出不良的损失。
3、提高工艺水平,减少原材料的损耗。
4、做好现场管理,减少跑、冒、滴、漏的损失。
5、做好生产计划,降低换产换料的损失。
6、加强供应商管理,降低进料成本提高进料品质。
3、制造费用要点:1、提高固定费用分摊率2、加强非产品费用的管理对策:1、提高销量产量,以降低每件产品的固定成本分摊额。
2、提高库存利用率,降低库存资金成本。
3、加强文具、劳保用品管理,节约费用。
4、加强日常管理,以降低不必要的开支(如随手关灯、关水等)。
5、做好投资管理,避免与产能与产出需求不匹配而提高成本。
三、企业的生产活动、努力方向和方法1、生产型企业的活动流程原料搬运加工检验搬运成品销售资源商品生产体系不懈的追求:生产资源总合效率的极限生产最首要的工作:建立可控的标准化过程与数据并不断进行优化2、工作的简化:1、建立积极性的管理模式,促进工作不断优化提升。
2、工作简化的对象和目标:人员(缩短工时、提高效率、轻松愉快);原料:(改善材料种类、用量以及供应);机器:(尽量最大限度的使用每一个设备的能力)。
3、生产效率的意义:1、质的提升活动(加强品质活动,减少不良与人工整修,以防止质量不稳)定问题;推行无人化活动,追求无人运转的条件,进而达到无人化目标)。
2、量的扩大活动:1、提高设备效率,提升单位时间产量2、提高人的效率,提高每人照顾的机台数与省力性。
3、提高管理效率,防止断料和物流损失。
4、生产资源管理4M+1I:1、MAN管制行为(建立基础教育、培训、奖惩等的机制)2、MA TER管制源头(控制各种问题的源头)3、MACHINE管制状态(保证所有生产要素随时处于最佳状态)4、METHOD管制标准(控制生产要素的作业标准)5、INFORMATION管制信息(有效掌控生产中的各种信息,做到可预见管理)5、生产管理绩效指标:1、生产效率=实际产量÷(标准产量×有效时间)×100%2、原料出口率=(实际产量×标准用料)÷实际原料耗用×100%3、时间利用率=(可生产工时-停产工时)÷可生产工时×100%人×方法×原料×设备效率出口率利用率90% ×90% ×90%实际生产力=72.9%四、5S与新生产革命1、5S与节约5S是效率的基础5S彻底消除生产中的十大损失:1、动作的损失;2、搬运的损失;3、寻找的损失;4、等待的损失;5、平衡的损失;6、换产的损失;7、速度的损失;8、品质的损失;9、库存的损失;10、跑、冒、滴、漏的损失整理:要与不要的东西分开,工作现场不要放置不需要的东西。
整理筛选的依据和要点:1、使用的时间周期2、良品和废品3、整理一定要持续不断的进行下去(有计划的周期性整理)整顿:让需要的东西摆放在任何人立即可以取出拿到整顿的目的、要点和方法:1、提高利用率2、定置管理(研究定置点和定置方式的最优化)3、看板(目视)管理(显现、传递信息)清扫:工作场所保持没有垃圾,没有脏东西,没有污秽物。
清扫的作用:1、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2、为下一次工作创造条件3、显现设备、工作的异常清洁:将整理、整顿、清扫工作彻底、持续性做好。
素养:1、形成机制长久保持成果。
2、养成能够正确执行所决定事情的习惯。
3、形成机制做好5S工作,做到预防和消除异常的发生。
2、5S的推动先期准备:1、执行决策与实施计划的导入,从上到下全面动员。
2、成立推动小组,高阶主导,订立推行时间表。
3、宣传、培训、沟通,概念宣导,做法沟通(一定要充分做好沟通工作,不可随意搞少数服从多数)。
4、文宣造势:漫画、标语、专用看板、5S教材。
执行阶段:1、需要与不需要的物品分类,从上到下全面参与。
2、责任区划分,图示责任区域,责任区域互不重叠。
3、大清扫,厂长发动,全员动员,制订点检制度。
4、各部门进行5S大比拼,并将成果拍照存档,作为日后考核标准。
行之以恒:1、评核与奖惩:团队荣誉,自动自发,奖励为主。
2、成果检讨,持续执行;例行检讨,互相观摩,行之以恒。
五、生产效率与工作简化1、工作简化的内涵与精神:持续不断地进行作业流程与方法的分析和改善程序方法节省动作降低成本设备缩短距离提高品质提高竞争力工具增加产出提高效率布置2、工作量的分析组合动作+程序工作A B C D基本工作量产品设计或规格不良所产生的无效工作量操作或制造方法不当所产生的无效工作量管理不良而增加的无效时间工人自己本身的问题增加的无效时间3、流程分析和生产平衡系数的优化:1、利用动作经济原则不断优化作业方式,提高工作效率。
“动作经济原则”又称“省工原则”,是使作业(动作的组成)能以最少的“工”的投入,产生最有效率的效果,达成作业目的的原则。
“动作经济原则”是由吉尔布雷斯(Gilbreth)开始提倡的,其后经许多工业工程的专家学者研究整理而成。
熟悉掌握“动作经济原则”对有效安排作业动作,提高作业效率,能起到很大的帮助。
1.四项基本原则动作的改善基本上可以以四项基本原则作为基本思路:①减少动作数量进行动作要素分析,减少不必要的动作是动作改善最重要且最有效果的方法。
②追求动作平衡动作平衡能使作业人员的疲劳度降低,动作速度提高。
比如双手动作能比单手大大提高效率,但必须注意双手动作的协调程度。
③缩短动作移动距离无论进行什么操作,“空手”、“搬运”总是必不可少的,而且会占用相当一部分动作时间。
“空手”和“搬运”其实就是“空手移动”和“负荷移动”,而影响移动时间的最大因素就是移动距离,因此,缩短移动距离也就成为动作改善的基本手段之一了。
④使动作保持轻松自然的节奏前面三项原则是通过减少、结合动作进行的改善。
而进一步的改善就是使动作变得轻松、简单。
也就是使移动路线顺畅,使用易把握的工具、改善操作环境以便能以更舒适的姿势进行工作。
2.动作经济的16原则在工作的场合中,较为共能的硬件有人、工具设备、环境布置等三个方面。
动作经济的四项基本原则在这几个方面加以应用又可以整理成动作经济的16原则。
(1)双手并用的原则能熟练应用双手同时进行作业,对提高作业速度大有裨益。
单手动作不但是一种浪费,同时也会造成一只手负担过重,动作不平衡。
从动作经济的原则出发,双手除休息外不能闲着。
另外,双手的动作最好同时开始,同时结束,这样会更加协调。
(2)对称反向的原则从身体动作的容易度而言,同一动作的轨迹周期性反复是最自然的,双手或双臂运动的动作如能保持反向对称,双手的运动就会取得平衡,动作也会变得更有节奏。
下表是几种不同的双手运动方式,读者可以自己试一试,便可了解双手对称反向原则的道理。
(3)排除合并的原则不必要的动作会浪费操作时间,使动作效率下降,应加以排除。
而即使必要的动作,通过改变动作的顺序、重整操作环境等也可减少。
例3:用定量容器减少计数动作很多工厂在两个工程之间交接时要对产品进行计数,如果一个个地进行计数花费很多时间而且准确性不高。
如果能每完成一个产品就将它放入一个数量一定的容器中,则数量一目了然,交接也简单准确。
用定量容器减少计数动作(图4.5 略)此外,将几个动作合并进行也是缩短操作时间的有效方法。
例4:日期章的合并很多产品在外包装上要印上生产日期,一些没有日期喷码设备的工厂会刻出0-9十个数字印章,使用手工在外包装上盖印。
这样,不但动作繁多,而且出错的概念也很高,要求作业人员注意力要高度集中,每印一个数字都必须思考、选择。
如果把印章合并在一起,动作就可以一次完成,而且每天只要调整一次日期,出错概率大降低。
(4)降低动作等级的原则人身体的动作可按其难易度划分等级,具体如下:∙等级1:以手指为中心的动作∙等级2:以手腕为中心的动作∙等级3:以肘部为中心的动作∙等级4:以肩部为中心的动作∙等级5:以腰部为中心的动作∙等级6:走动动作等级越低,动作越简单易行。
反之,动作等级越高,耗费的能量越大,时间越多,人也越容易感到疲劳。
事实上,许多家庭用品的设计都体现了降低动作等级的原则。
以电灯开关为例,使用接触式开关就比使用闸刀式开关动作等级低。
而各种家用电器遥控器的使用,也都使动作等级大大降低。
(5)减少动作限制的原则在工作现场应尽量创造条件使作业者的动作没有限制,这样在作业时,心理才会处于较为放松的状态。
比如,当工作台上摆放零件的容器容易倾倒,作业者在取零件时动作的轻重必须特别注意,则取零件的动作效率必大受影响。
此时,改变容器重心、支撑面、摆放位置等进行改善。
要在产品的划线区域内涂漆,超出区域范围不可涂漆,否则会成为不良品。
如果单纯要求作业人员在工作中尽量小心,则动作一定变慢,而效果也未必会令人满意。
若能把划线区域周边用模板遮住,待涂漆完成后再揭去模板,这样,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不必担心超出范围,动作速度一定会大幅提高,而且涂漆造成的不良品也会大大减少。
(6)避免动作突变的原则动作的过程中,如果有突然改变方向或急剧停止必然使动作节奏发生停顿,动作效率随之降低。
因此,安排动作时应使动作路线尽量保持为直线或圆滑曲线。
(7)保持轻松节奏的原则音乐必须有节奏才能使人身心愉悦,如果节奏跳跃非常厉害,紊乱而无规则的话就会使听者觉得刺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