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夹角和距离的计算
3x+1y=0, 2 则 2 y+2z=0.
工具
第七章
立体几何
栏目导引
取 m=(0,0,1),作为平面 ABC 的法向量. 1 57 则 cos〈m,n〉=- =- . 19 19 3 57 ∴二面角 C1-AB-C 的余弦值为 . 19
答案:
57 19
工具
第七章
立体几何
栏目导引
工具
工具
第七章
立体几何
栏目导引
(2)设平面 SAB 的一个法向量为 n=(a,b,c), 则 n· S→ B =(a,b,c)· (1,1,-1)=a+b-c=0, n· S→ A =(a,b,c)· (0,1,-1)=b-c=0. 令 b=1 可得 n=(0,1,1), cos〈M→ N ,n〉= = → |M N |· |n| M→ N· n -1 6 =- . 3 3 ·2 4
所以异面直线 BF 与 DE 所成的角的大小为 60° . 1 1 →= → ,1, ,C→ (2)证明:由 AM E = ( - 1,0,1) , A D =(0,2,0) 2 2
→=0,C→ 可得 C→ E· AM E· A→ D =0.因此,CE⊥AM,CE⊥AD.
又 AM∩AD=A,故 CE⊥平面 AMD. 而 CE 平面 CDE,所以平面 AMD⊥平面 CDE.
(2)平面间的夹角 ① 两个 平面 所成 的 二 面 角 的 平 面 角 的大 小就 是这 两个平面的夹角.
其夹角θ∈[0,π].
②平面π1和π2的法向量为n1和n2,θ=∠MRN为两个平面二面角的平 面角,它由〈n1,n2〉确定.
π 当〈n1,n2〉≤ 时,θ= 2
〈n1,n2〉
;
π 当 <〈n1,n2〉≤π 时,θ=π- 〈n1,n2〉. 2
2 .已知两平面的法向量分别为 m = (0,1,0) , n = (0,1,1) ,则两平面
所成的二面角为(
A.45°
)
B.135° D.90°
C.45°或135°
1 2 m· n 解析: cos〈m,n〉= = = , |m||n| 1· 2 2 即〈m,n〉=45° ,其补角为 135° . ∴两平面所成二面角为 45° 或 180° -45° =135° .
工具
第七章
立体几何
栏目导引
利用向量法求线面角的方法.一是分别求出斜线和它在平面内的射
影直线的方向向量,转化为求两个方向向量的夹角(或其补角);二是通 过平面的法向量来求,即求出斜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所夹的锐 角,取其余角就是斜线和平面所成的角.
工具
第七章
立体几何
栏目导引
(2011· 徐州质检)如图所示, 在四棱锥 S-OABC 中, 底面四边形 OABC π 是直角梯形,且∠COA=∠OAB= ,OA=OS=AB=1,OC=4,点 M 是 2 棱 SB 的中点,N 是 OC 上的点,且 ON∶NC=1∶3,以 OC,OA,OS 所 在直线分别为 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O-xyz. (1)求异面直线 MN 与 BC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 (2)求 MN 与平面 SAB 所成的角的正弦值.
第七章
立体几何
栏目导引
利用向量的夹角来求异面直线的夹角时,注意区别:当异面直线的
向量的夹角为锐角或直角时,就是该异面直线的夹角;当异面直线的向 量的夹角为钝角时,其补角才是异面直线的夹角.
工具
第七章
立体几何
栏目导引
(2010· 天 津 卷 ) 如 图 , 在 长 方 体 ABCD -
A1B1C1D1 中,E 、 F 分别是棱 BC , CC1 上的点, CF = AB=2CE,AB∶AD∶AA1=1∶2∶4. (1)求异面直线EF与A1D所成角的余弦值; (2)证明:AF⊥平面A1ED.
工具
第七章
立体几何
栏目导引
(3)直线与平面的夹角
①平面外一条直线与它在平面内
π 0 , 2
投影
的夹角叫做该直线与
此平面的夹角.其夹角θ∈
.
②已知直线的方向向量s与平面的法向量n, π -〈s,n〉 ; 2 当〈s,n〉≤时,则θ= π 〈 s , n 〉- . 当〈s,n〉>时,则θ= 2
答案: C
工具
第七章
立体几何
栏目导引
1 4. 若直线 l 的方向向量 e=(2,1, m), 平面 α 的法向量 n=1,2,2,
且 l⊥α,则 m=________.
解析: 平面 α 的法向量即为平面的法线的方向向量,
又 l⊥α,∴e∥n, 即 e=λn(λ≠0),
1 亦即(2,1,m)=λ1,2,2, λ=2, ∴ ∴m=4. m = 2 λ .
解析: 如图所示,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点A为 坐标原点,设 AB=1, 依 题 意 得 D(0,2,0) , F(1,2,1) , A1(0,0,4) ,
3 E1,2,0.
工具
第七章
立体几何
栏目导引
→ 1 → = 0, ,1,A (1)易得EF 1D=(0,2,-4), 2
; .
工具
第七章
立体几何
栏目导引
3.利用空间向量求空间距离
(1)空间一点A到直线l的距离的算法框图如图
d=
→ |2-|PA →· |PA s0|2 .
工具
第七章
立体几何
栏目导引
(2)空间一点A到平面π的距离的算法框图如图
d=
→· |PA n0|
.
工具
第七章
立体几何
栏目导引
1.已知平面α 内有一个点M(1,-1,2),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为 n= (6,-3,6),则下列点P中,在平面α内的是( A.P(2,3,3) C.P(-4,4,0) B.P(-2,0,1) D.P(3,-3,4) )
第7课时 空间夹角和距离的计算
工具
第七章
立体几何
栏目导引
工具
第七章
立体几何
栏目导引
1.利用空间向量证明空间中的位置关系
若直线l,l1,l2的方向向量分别为v,v1,v2,平面α,β的法向量分
别为n1 ,n2 ,利用向量证明空间中平行关系与垂直关系的基本方法列表
如下: 平行
直线 l ∥l ⇔v1∥v2⇔v1=λv2(λ为非零实数) 与直线 1 2 (1)l∥α⇔v⊥n1⇔v·n1=0 直线 (2)l∥α⇔v=xa+yb其中a,b为平面α内 与平面 不共线向量,x,y均为实数 平面 α∥β⇔n1∥n2⇔n1=λn2 与平面 (λ为非零实数)
→· → EF A 3 1D → → 于是 cos〈EF,A1D〉= =- . 5 → → |EF||A1D| 3 所以异面直线 EF 与 A1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5
→ 3 1 → → (2)证明: 易知AF=(1,2,1), EA1= -1,-2,4 , ED= -1,2,0,
1 1 2 S(0,0, 2),E , , , 2 2 2 1 3 2 → A E =- , , ,
2Hale Waihona Puke 22S→ D =(-1,-1,- 2),
工具
第七章
立体几何
栏目导引
A→ E· S→ D 3 → → ∴cos〈A E ,S D 〉= =- , 3 → → |A E ||S D | ∴AE、SD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 3 . 3
(2)方法一:由(1)知 AD⊥平面 BCD, ∴平面 ABD⊥平面 BCD. ∴∠CBD 即为 BC 与平面 ABD 所成角. ∴sin θ=sin∠CBD= CD 2 3 = = . DB 2 3 3
工具
第七章
立体几何
栏目导引
方法二: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O-xyz,如图所示,则 A( 2,0,0), B(- 2,2 2,0),C(- 2,0,0),D(0,0, 2),A→ B =(-2 2,2 2,0), A→ D =(- 2,0, 2),B→ C =(0,-2 2,0). 设平面 ABD 的法向量为 n=(x,y,z).
解析: 如图所示,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点 A 为坐标原点, 设 AB=1, 依题意得 B(1,0,0),C(1,1,0), D(0,2,0),E(0,1,1),
1 1 . , 1 , F(0,0,1),M 2 2
工具
第七章
立体几何
栏目导引
(1)B→ F =(-1,0,1),D→ E =(0,-1,1), 于是 cos〈B→ F ,D→ E 〉= 0+0+1 1 = = . 2 → → 2· 2 |B F ||D E | B→ F· D→ E
工具
垂直
l1⊥l2⇔v1⊥v2 ⇔v1·v2=0
l⊥α⇔v∥n1⇔v=λn1(λ 为非零实数)
α⊥β⇔n1⊥n2 ⇔n1·n2=0
第七章
立体几何
栏目导引
2.利用空间向量求空间角
(1)直线间的夹角 ①当两条直线 l1 与 l2 共面时,我们把两条直线交角中不超过 90°的 角叫做 两直线的夹角. ②当直线 l1 与l2 是异面直线时,在直线 l1 上任取一点A 作AB∥l2 ,我
(1)求证:BC⊥平面ACD;
(2)求BC与平面ABD所成角θ的正弦值.
工具
第七章
立体几何
栏目导引
解析: (1)证明:由已知有 AC=BC=2 2,从而 AC2+BC2=AB2, 故 AC⊥BC. 取 AC 中点 O,连接 DO,则 DO⊥AC, 又平面 ADC⊥平面 ABC,平面 ADC∩平面 ABC=AC,DO 平面 ACD,从而 DO⊥平面 ABC,∴DO⊥BC. 又 AC⊥BC,AC∩DO=O,∴BC⊥平面 ACD.
→· →1=0,AF →· → =0, 于是AF EA ED 因此,AF⊥EA1,AF⊥ED,又 EA1∩ED=E, 所以 AF⊥平面 A1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