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半导体物理习题答案第四章

半导体物理习题答案第四章

第4章半导体的导电性
2.试计算本征Si 在室温时的电导率,设电子和空穴迁移率分别为1350cm 2/V ?s 和500 cm 2/V ?s 。

当掺入百万分之一的As 后,设杂质全部电离,试计算其电导率。

掺杂后的电导率比本征Si 的电导率增大了多少倍?
解:将室温下Si 的本征载流子密度1.5?1010/cm 3及题设电子和空穴的迁移率代入电导率公式
即得:
101961.510 1.610(1350500) 4.4410 s/cm i σ--=⨯⨯⨯⨯+=⨯;
已知室温硅的原子密度为5?1022/cm 3,掺入1ppm 的砷,则砷浓度
在此等掺杂情况下可忽略少子对材料电导率的贡献,只考虑多子的贡献。

这时,电子密度n 0因杂质全部电
5?10165.500g
500∴A N =6.设Si 8.截面积为0.001cm 2的圆柱形纯Si 样品,长1mm ,接于10V 的电源上,室温下希望通过0.1A 的电流,问:
①样品的电阻须是多少?
②样品的电导率应是多少?
③应该掺入浓度为多少的施主?
解:⑴由欧姆定律知其电阻须是
⑵其电导率由关系1L R S
σ=⋅并代入数据得 ⑶由此知该样品的电阻率须是1??cm 。

查图4-15可知相应的施主浓度大约为5.3?1015 cm -3。

若用本征硅的电子迁移率1350cm 2/V ?s 进行计算,则
计算结果偏低,这是由于没有考虑杂质散射对的影响。

按n 0=5.3?1015 cm -3推算,其电子迁移率应为
1180cm 2/V ?s ,比本征硅的电子迁移率略低,与图4-14(a)相符。

因为硅中杂质浓度在5?1015 cm -3左右时必已完全电离,因此为获得0.1A 电流,应在此纯硅样品中掺入浓度为5.3?1015 cm -3的施主。

10.试求本征Si 在473K 时的电阻率。

解:由图4-13查出T=473K 时本征硅中电子和空穴的迁移率分别是
2440 cm /V s n μ=⋅,2140 cm /V s p μ=⋅
在温度变化不大时可忽略禁带宽度随温度的变化,则任意温度下的本征载流子密度可用室温下的等效态密度N C (300)和N V (300)、禁带宽度E g (300)和室温kT=0.026eV 表示为
代入相关数据,得
该值与图3-7中T=200℃(473K )所对应之值低大约一个数量级,这里有忽略禁带变窄的因素,也有其他因素(参见表3-2
675 cm 2255 cm 将n μμ+置换以上电阻率计算式中的V s ⋅,得 11.的电场,求:
①②400K ⑵利用声学波散射的3
2T μ-∝规律计算T=400K 的载流子迁移率:
3
22
3001350()877 cm /V s 400
n μ=⨯⋅,322300500()325 cm /V s 400n μ=⨯⋅
于是得400K 时的电导率 相应的电流密度332
1.371010 1.37A /cm j E σ-==⨯⨯=
电流强度31.3710A I j S -=⋅=⨯ 16.分别计算掺有下列杂质的Si 在室温时的载流子浓度、迁移率和电导率:
①硼原子3?1015cm -3;
②硼原子1.3?1016cm -3,磷原子1?1016cm -3;
③磷原子1.3?1016cm -3,硼原子1?1016cm -3;
④磷原子3?1015cm -3,镓原子1?1017cm -3,砷原子1?1017cm -3。

解:∵迁移率μ与杂质总浓度有关,而载流子密度由补偿之后的净杂质浓度决定,
∴在同样掺杂情况下电导率与迁移率是不同掺杂浓度的函数。

⑴只含一种杂质且浓度不高,可认为室温下已全电离,即
由图4-14查得p 0=3?1015cm -3时,空穴作为多数载流子的迁移率
电导率151910310 1.610480 2.310/p p q s cm σμ--==⨯⨯⨯⨯=⨯
17.①300K 时Ge 解:⑴∵∴2()i n p n q n n
σμμ=+ 令0d dn
σ=,得220i n p n n μμ+=
∴n n =
又32222332()20p i n p i n d dn n
n μμσμ==>
故当n n =σ
取极小值。

这时p n =
∴1122min [()()]2p n i n p i n p
n q n μμσμμμμ=+=因为一般情况下?n >?p ,所以电导率最小的半导体一般是弱p 型。

⑵对
则σ

则18.InSb 16cm -3,
∴σ故i ρ显然19.假定10V/cm 的电场中,证明电子的平均漂移速度小于热运动速度,设电子迁移率为1500cm 2/V .s 。

如仍设迁移率为上述数值,计算电场为104V/cm 时的平均漂移速度,并与热运动速度作一比较。

这时电子的实际平均漂移速度和迁移率应为多少?
解:∵*21322n m v kT =11672283 1.3810300() 1.12410/1.089.110
cm s --⨯⨯⨯===⨯⨯⨯ 当10/E V cm =:4150010 1.510/v E cm s μ==⨯=⨯漂v >漂 当4
10/E V cm =,由图4-17可查得:68.510/d v cm s =⨯,
相应的迁移率2/850/d v E cm V s 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