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徽省高三二模历史试卷

安徽省高三二模历史试卷

安徽省高三二模历史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1题;共22分)
1. (2分)“如果我们在出生以前获得这类知识,带着它一起出世,那么我们出生前及在出生之时就不仅知道相等、大小,而且也知道所有这样的理念。

因为我们现在的理论不仅仅涉及相等自身,而且也涉及美自身、善自身、正义、神圣,一句话,涉及所有在我们的辩证的问答进程中打上‘自身’标记的事物。

因而我们必定也是在出生前就获得了所有事物的知识。

”(柏拉图《斐多篇》)这段材料表明柏拉图的哲学观点是()
A . 理念先于物质存在,知识是人先天固有的
B . 物质决定意识
C . 既有唯物色彩,也有唯心色彩
D . 物质受形式的支配,只有属于精神世界的形式,才赋予物质以确定性和现实性
2. (2分) (2017高三上·湖北期中) 西汉学者贾谊在其《治安策》中宣称:“天下之势,方病大肿。

一胫之大几如腰,一指(脚趾)之大几如股,平居不可屈信(伸),一二指搐,身虑亡聊(身体担心无法依靠)。

失今不治,必为锢疾,后虽有扁鹊,不能为已。

”其旨在告诫统治者要()
A . 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B . 严惩官吏腐败,推动吏治清明
C . 注意防治结合,消灭传染病源
D . 大力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
3. (2分) (2017高一上·荣成月考) 新版《世界上下五千年》在描述近代欧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时,对其中一次革命活动以“‘进口’的国王”为题加以论述。

这一历史事件最可能是()
A . 英国“光荣革命”
B . 美国独立战争
C . 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
D . 德意志帝国的统一
4. (2分) (2018高一下·南充期中) 据学者估计,在1750—1800年间,“已开发世界”(欧美地区)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第三世界”国家大致相当;但到1880年,“已开发世界”国家的人均收入大约是后者的两倍,1913年,更达到三倍。

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 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B . 西方列强的殖民掠夺
C . 欧美资本主义的确立
D . 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5. (2分)辛亥革命前,没有辫子会被耻笑为里通外国的汉奸;辛亥革命后,留辫子会被人耻笑为封建余孽,
耻笑为“猪尾巴”、“满奴”。

这说明()
A . 辫子问题是革命的重要标志
B . 民主共和观念日渐深人人心
C . 政治变革推动民众习俗变化
D . 封建陋习开始丧失社会土壤
6. (2分)“事实上.中国妇女自我意识觉醒之初,首先不在‘权力意识’,而是‘义务意识’,戊戌时期的维新派妇女首次提出‘天下兴亡,匹妇亦有责焉‘。

”其主要原因是
A . 维新思想的传播
B . 中国妇女的觉悟
C . 女权运动的影响
D . 民族危机的严重
7. (2分)“在新文化潮流的冲击下,……有的女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烈女传’……(她们)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女性婚姻自由。

”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新文化运动
A . 促进了科学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B . 动摇了传统礼教思想统治地位
C . 树立了积极、进取的科学精神
D . 出现了比较偏激的社会思潮
8. (2分) (2017高一下·湖北期中) 1981年里根说:“我打算限制联邦政府的规模与权力,并要求诸位认识到联邦政府的权力与保留给各州和人民的权力之间的区别。

大家都必须牢记不是联邦政府创立了各州,而是各州创立了联邦政府。

“里根的主旨是()
A . 赞成凯恩斯经济学
B . 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 . 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
D . 实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9. (2分) (2017高一下·安阳期中) 1949年初,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声明:“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以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

”为此,苏联和东欧国家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A . 发动侵朝战争
B . 成立经互会
C . 成立华约组织
D . 支持民主德国成立
10. (2分) (2019高二下·泰州月考) 据官方《国民收入与支出》统计:1951—1982年英国社会福利增长2.7
倍,而国内生产总值只增长近1倍,同期社会福利金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4.4%跃升为29.4%。

材料反映英国的社会福利()
A . 促进了国民经济高速增长
B . 加重了国家财政负担
C . 提高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D . 扩大了社会消费
11. (2分)(2019·河南模拟) 如图为1952年吴耘的漫画《鸟往高处飞,人往高处看》,该作品通过清晰明了的对比体现了农业经济发展和农具的关系。

这一作品反映了()
A . 大规模的土地改革蓬勃开展
B . 业合作化的水平逐步提高
C .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 .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急于求成
二、非选择题 (共3题;共25分)
12. (10分) (2019高三上·诸暨月考)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梦溪笔谈》,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1031〜1095)撰,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

该书在国际亦受重视,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评价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据现可见的最古本元大德刻本,《梦溪笔谈》一共分30卷,其中《笔谈》26卷,《补笔谈》3卷,《续笔谈》1卷。

全书有十七目,凡609条。

内容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各个门类学科,其价值非凡。

书中的自然科学部分,总结了中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科学成就。

社会历史方面,对北宋统治集团的腐朽有所暴露,对西北和北方的军事利害、典制礼仪的演变,旧赋役制度的弊害,都有较为详实的记载。

《梦溪笔谈》具有世界性影响。

日本早在19世纪中期排印这部名著,20世纪,法、德、英、美、意等国家都有学者、汉学家对《梦溪笔谈》进行系统而
又深入的研究,而在这之前,早有英语、法语、意大利语、德语等各种语言的翻译本。

——摘编自艮谦斋《北宋沈括百科全书式笔记〈梦溪笔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沈括《梦溪笔谈》成书的背景及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沈括及其《梦溪笔谈》。

13. (10分) (2020高三上·海林月考) 历史认识具有多元性。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中世和近世的大转变出现在唐宋之际。

——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
明清两代交替时期欧洲探险家和传教士来华那段时间作为近代中国的起点会来得恰当。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下表所列为两位历史学家对清朝与列强签订条约的看法。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中内藤湖南和徐中约各自的观点。

请任选一种观点说明其分期依据。

(2)材料二中徐中约和费正清分别是从什么角度认识近代中国的条约体系?你赞同哪种观点?根据材料简要分析。

14. (5分) (2020高一下·晋中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科学技术正像希腊神话里的具有前后两个面孔的门神雅努斯,开启光明,也带来黑暗。

一百多年来,特别是20世纪以来,人们对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文明以及与之相伴随的科学主义、工业主义究竟是人类的福祉,还是人类的灾难,也一直有这样的两种认识。

第一种是肯定的、乐观主义的认识。

对现代科技和工业文明的发展持赞扬态度者,视之为建立一个富足、自由的人类社会开辟了一条阳光普照的大道。

韦伯曾借用席勒的名句“为世界解除魔咒”来描绘西方社会理性化进程。

如果以科技为带动此进程走向普遍化的最重要动力,那么,“解除魔咒”之功应当归之于现代科技。

……
第二种是否定的、悲观主义的认识。

激进的反工业化、现代化者强调现代科技和工业发展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

……批判者认为:科学技术进步乃至整个现代工业文明导致一种以科技为主导的“科技理性”。

标准化、工具化、普遍主义和技术进步观念等等垄断了社会生活,造成冷冰冰的技术统治。

人类的创造反过来控制了人类。

——董正华编著《世界现代化进程十五讲》
选择材料中关于科技进步的一种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1题;共22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
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解析:
答案:7-1、考点:
解析:
答案:8-1、考点:
解析:
答案:9-1、考点:
解析:
答案:10-1、考点:
解析:
答案:11-1、考点:
解析:
二、非选择题 (共3题;共25分)答案:12-1、
答案:12-2、
考点:
解析:
答案:13-1、
答案:13-2、
考点:
解析:
答案:14-1、
考点:
解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