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2章 空间力系的简化与物体的受力分析
第2章 空间力系的简化与物体的受力分析
当形成平面柱铰中 的一个带圆孔部件与基 础或静止的结构物固连, 就成为铰链支座 铰链支座,也称 铰链支座 固定铰支座
A A
受力特征不变
未知量: 未知量:2 个
FAx
FAy
(3)径向轴承
z
A
x
y
A
FAz
FAx
约束特征与平面柱铰相同,即约束力应在与轴线(轴y) 垂直的平面内,通过圆轴中心。 r r 同样可以用 FAx , FAz 两个分量来表示 未知量: 未知量:2 个
方向: 方向:沿着柔索的中心线且背离被约束物体 作用点: 作用点:接触点 未知量: 未知量:1个
二、光滑面约束
(1)光滑接触点约束 (1)光滑接触点约束
r P
r FN
r P
r F1
r F2
r F3
物体之间的接触缩小为一 点接触。此时的约束力是一 集中力,这力的作用线必定 通过接触点,且同时通过两 个曲面对应接触点的曲率中 心,也就是力的作用线为接 触点的公法线方向。 方向: 方向:接触面的公法线并指向被约束物体 作用点: 作用点:接触点 未知量: 未知量:1个
( )
r r r ′ 合力大小和方向: FR = FR = Fj
′ 合力作用点D至A点距离:d = M A / FR = 1.133F ⋅ a / F = 1.133a
y
3m
例3 重力坝受力情况如图所示。设 重力坝受力情况如图所示。
C
G1=450kN , G2=200kN , F1=300 kN , 450kN kN, 200kN kN, kN, F2=70 kN 。 试求力系的合力 FR 的大 kN。
(3) F R ≠ 0 , M O ≠ 0 , F R ⊥ M O
MO1
力螺旋
MO1
MO
′ ϕ FR
o
r r r MO2 ( M O • FR ) FR
′ ϕ FR
o
MO1
FR
ϕ
′ FR
o
d
o’
2 FR r r r F ×M OO′ = d = R 2 O FR M O sin ϕ
r M O1 =
′ FRx
o
A
70.84
M O = M O (FR ) = xFRy − yFRx = x ∑ Fx − y ∑ Fy
代入主矢和主矩的值可得合力作用线方程: 代入主矢和主矩的值可得合力作用线方程:
′ FRy
′ FR
− 2 355 kN ⋅ m = (− 670 . 1 kN ) × x − (232 . 9 kN ) × y
FR MO1
o
d
FR o’
FR
o d o’
d=
FR
力螺旋中力的作用线被称为力系的中心轴。显然, 力螺旋中力的作用线被称为力系的中心轴。显然,力系向 中心轴上任一点简化,所得到的力螺旋都是相等的。 中心轴上任一点简化,所得到的力螺旋都是相等的。
当主矢与主矩都不等于零的情况下,其最终简化结果, 当主矢与主矩都不等于零的情况下,其最终简化结果, 为合力或力螺旋两种可能。 为合力或力螺旋两种可能。 若取任意点A为新的简化中心 r 主矢: FR (不变量)不变 ′ 新的主矩: r r r r ′ M A = M O′ + rO′A × FR
′ FRy = ∑ Fy = −G1 − G2 − F2 sin θ = −670 .1 kN
MO
O
主矩: 主矩: M O =
∑M ( )
O
r F
′ FRx
′ FR
A
= − F1 × 3 m − G1 × 1.5 m − G 2 × 3.9 m = − 2 355 kN ⋅ m
′ FRy
′ FR = FR = ( Σ Fx ) 2 + ( Σ Fy ) 2 = 709 .4 kN 合力F 的大小: 合力FR的大小:
特例: 特例: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
F1 A1 A2 An
主矢: 主矢: 主矢, 主矢,主矩
F2 Fn
F1 M1
=
简化中心
M2 F2 Mn O
Fn
=
附加力偶
FR MO
r r F R = Σ Fi
FRx = ∑ Fix FRy = ∑ Fiy
FRy FRx cos α = , sin α = FR FR
= F1 cos 60° + F2 sin 30° − F4 = 0 ′ FRy = ∑ Fy
= F1 sin 60° − F2 cos 30° + F3 = F
FR
FR
r r r ′ ′ FR = FRy j = Fj
MA
r 主矩: 主矩: M A = ∑ M A F = F3 a + M − F2 h = 1.133Fa
(2) 光滑接触线约束
x
FN
当两柱体相接触时,约束力沿直线平行分布。
r 其合力 FN法线方向。
未知量: 个 未知量:2个
(3) 光滑接触面约束
x y
FN
约束对被约束物体的约束力就分布在整个接触面上,其 每一个分布力都与接触面垂直,且指向被约束物体,形成一 个空间平行力系。 合成的结果必定是一个合力,这个合力指向被约束物 r 体,是一个压力 FN
′ FR y = F4 − F3 = 0
′ FR z = F1 = 50 N
大小: ′ 大小: FR = FR 2 + FR 2y + FR 2 = 50 2 N ′x ′ ′z 方向: 方向: cos α = 2 ,
2 cos β = 0, 2 cos γ = 2
r r r ′ FR = 50(i + k ) N
670.1 x + 232.9 y − 2 355 = 0
第二节 约束与约束力
自由体与非自由体
自由体 非自由体 P
约束: 约束:阻碍物体运动的限制物体,是通过力来实现 的 约束力:约束施加于被约束物体的力。 约束力:约束施加于被约束物体的力。 约束力是被动力 约束力是被动力 确定约束力指向的原则: 确定约束力指向的原则: 约束力的方向总是与约束所能阻止物体的运动或 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主矩: 主矩:MO=∑Mi= ∑MO(F i) ∑
与简化中心O无关 无关, 与简化中心O有关 1、FR与简化中心 无关,MO与简化中心 有关 2、合力=主矢+主矩 合力=主矢+ 简化结果讨论: 简化结果讨论: 1、FR=0,MO≠0,一个力偶 、 , , 2、FR ≠0,MO=0;一个力 、 , 一个力 3、 FR ≠0,MO≠0 、 进一步简化为作用于另一点的一个力 平面力偶系。与简化中心无关 平面力偶系。
( M B ) ⊥ = M B cos 45° = 1.76 N ⋅ m
( M B ) ∏ = M B sin 45° = 1.76 N ⋅ m
r M B∏ r r r r r r r r r r ( M B • FR ) FR [2.5i ⋅ 50(i + k )]50(i + k ) = = = 1.25(i + k ) r r r r 2 FR 50(i + k ) ⋅ 50(i + k )
第二章 空间力系的简化 物体的受力分析
第一节 空间力系的简化
一、等效力系的主矢与主矩
z z z 主矢,主矩
F1 M2
A1
F1
F2
M1
附加力偶 F'
R
A2
F2
0 An
M0 0
0 y x
y
Mn
Fn
x
y
x
Fn
O:简化中心
r r ′ FR = ΣFi 主矢: 主矢: r r r r 主矩: 主矩: M 0 = ΣM i = ΣM 0 ( Fi )
基本力系的简化结果: 基本力系的简化结果:
{
汇交力系—过汇交点的合力 汇交力系 过汇交点的合力
力偶系—合力偶 力偶系 合力偶
根据力的空间位置: 根据力的空间位置:
空间力系、 空间力系、平面力系
平面力系是空间力系的特殊情况
空间任意力系:力系中各力的作用线既不交于一点,又不相 空间任意力系:力系中各力的作用线既不交于一点, 互平行,也不处于同一平面内,而呈空间任意分布。 互平行,也不处于同一平面内,而呈空间任意分布。
r 以 FR 点积上式 ′
r F
R′
r ′ MO
r MA
r F
R′
r rAO′
O′
A
r r r r r r r r ′ ′ ′ M A ⋅ FR = ( M O′ + rO′A × FR′ ) ⋅ FR = M O′ ⋅ FR
主矢与主矩的点积也与简化中心的选择无关,称之为力 力 主矢与主矩的点积 系的第二不变量 由主矢与主矩的点积是否为零, 由主矢与主矩的点积是否为零,就可判定出简化的最终 是合力还是力螺旋。 是合力还是力螺旋。
平面任意力系不存在力螺旋
例1:曲杆OABCD的OB段与y轴重合,BC段与x轴平行,已知: : F1=F2=50 N,F3=100 N,F4=100 N,L1=100 mm,L2=75 mm。试求 力系简化的最终结果,并确定其位置。 解: 简化中心: 简化中心:B点
主矢: 主矢: F ′ = F = 50 N Rx 2
r r r r r r FR × M B 50(i + k ) × 2.5i r d= = = 0.025 j 2 FR 5000
中心轴位置:
r r 最后结果: 最后结果 FR 与 M B ∏ 组成的力螺旋。
例2:图示平面力系,已知:F1=F2=F3=F4=F,M=Fa,a为三 图示平面力系,已知: , , 为三 角形边长, 为简化中心,试求简化的最后结果, 角形边长,若以A为简化中心,试求简化的最后结果,并在图 中画出。 中画出。 解: 力系向A点简化 主矢: 主矢: FR′x = ∑ F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