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饲料加工
• 加工方法:①物理加工:机械加工、热加工、盐化等 ②化学加工:碱化处理、氨化处理、氨/碱复合处理和酸处理 ③生物加工:青贮、酶解和发酵
一、物理加工物理加工
• (一)机械加工
• 铡碎:利用铡草机将粗饲料切短成1厘米~2厘米,稻草较柔软, 可稍长些,而玉米秸较粗硬且有结节,以1厘米为宜。玉米秸青贮 时,应使用铡草机切碎,以便于踩实。
加工方法 方法
地面干燥法
使用范围 在少雨地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加工方法
优点
薄层平铺暴晒并加以适当 简便易行、成
翻动
本低
缺点
草架干燥法
自 然 干 燥 法
多雨潮湿地区
先平铺暴晒一天,使其处 于半干状态,然后将草自 下而上逐层堆放、或打成 直径15厘米左右的小捆。
通风好、干燥 快、营养损失
少
费事
将刈割后的饲草先翻
发酵干燥法
2、窖贮法
• 分类:土窖、水泥窖 • 步骤:①秸秆原料的准备 将待处理的秸秆切至3~5厘米长也可整
株整捆氨化 ②装窖、注氨、密封 将秸秆装一层均匀地洒一层尿素溶液,边
装窖边踏实,直到高出窖面1m左右,顶部用0.08mm的白色无毒聚 乙烯塑料膜覆盖,四周用泥土压实,使之密封不漏气。
③封垛 将上盖的塑料薄膜与铺底的塑料薄膜的边重叠,平压在 地平面,从头往里卷至垛根,再用湿泥压住,踏实封严。
• 定义:将牧草、细茎饲料作物、野草及其他可饲用植 物在量、质兼优时刈割,经自然或人工干燥脱水,能 够长期贮存的干燥饲草。
• 营养特点:颜色青绿,气味芳香、质地柔软、叶片多 ,适口性好,营养素较平衡、营养价值较高
• 适时刈割:即刈割时单位面积内饲草的生物产量与营 养物质总量最高、质量最好的时期。此时有利于肉牛 的采食与消化。
氮源
尿素
碳氨
液氨
氨水
健康无害、无需专用设备、常 经其处理后的秸秆霉斑数
优点 温常压下使用、使用时对密封 量较少,尤其是南方梅雨 氨化效果好
的要求不是很严格
季节时
容易贮存
缺点
尿素分解为氨的速度较慢、处 理秸秆的效果不是很理想
低温下不易分解、冬季使 运输要求高、
用时处理时间较长
有毒易爆
体积重量较大、增加运力、 处理鲜秸秆水分偏高
• 特点:1.适口性好 2.营养价值和消化率高 3.成本低廉 4.操作简便 5.贮存期长
流程:1、准备微贮设施
• 制作微贮秸秆大多利用微贮窖进行。微贮窖可以是地 下式或半地下式的,应选在土质坚硬,排水良好,地 下水位低,距畜舍近,取用方便的地点。微贮窖最好 用砖和水泥砌成口大底小的梯形窖,斜度一般以6—8 度为宜。
④管理 氨化窖密封后,要经常检查塑料薄膜,尤其在风雨天, 要防止风刮坏塑料薄膜以及水冲掉窖边的泥土。
3、氨化时的注意事项
• 秸秆的含水量 • 密封的塑料薄膜用厚度不低于0.12mm的,抗老化、密封性能好,
黑色无毒的聚乙烯薄膜 • 注意安全操作,尤其是注氨时严格按技术要求进行
4、开窖、放氨、取用
• 氨化时间:春秋季为3~6周,夏季为2~3周,冬季为8周甚至更长 • 开窖时先扒开窖口,放出多余的氨气,并进行质量检查 • 取喂时,每次于饲喂前1~2天取出一天的喂量,在干净的阴凉通
1、堆垛法
• 定义:就是将秸秆按所需尺寸堆垛压实,用塑料薄膜 密封进行进行秸秆氨化处理的方法。
• 操作步骤:①堆垛、注氨 选择平坦干燥中间略凹的地面并用塑料薄膜铺底,一 边堆垛一边释放氨源边踩实。 ②封垛 把上盖和铺底两块塑料薄膜的边包卷起来平压在地平 面上从头往里卷至垛根,再用泥土压紧、踏实封严并 在垛的下部用绳子交叉捆紧。
感官 有的柔不基光酸软黏本泽香多手保,味汁,持具或,茎原有酒松叶来较味散、的浓,、花形有质呈较地黄浓柔绿的软色醋,或酸稍褐味干色,,呈发发灰臭粘色,,至或质结霉暗地块变绿干,色燥甚,,
状
pH
4.1以下
4.2~4.6
4.7以上
(二)发酵
• 秸秆微贮即农作物秸秆微生物发酵贮存技术,是农作 物秸秆提高其营养价值的秸秆处理方法。
5、封窖
• 秸秆装好后,可在最上层按每平方250克均匀地撒上一层盐。然
后用较厚的塑料薄膜盖好,盖好后排除窖内的空气,然后封严, 再在塑料布上加盖一层干草,以便保温。然后用泥土封闭压实。
• 封窖后要及时进行检查,防止踩压,防止深陷,如出现裂缝或漏
洞,应及时封堵以防漏水漏气。在微贮过程中,更应防止漏水, 一旦漏水,秸秆易腐烂变质。发酵时间的长短因气温的不同而有 一定的变化。一般10—40℃的气温条件下,经10—15天就可完成 微贮发酵。
山区、林区等多 雨地区
晒,使其水分将至45%,分 层夯实压紧堆积,每层撒 适量的食盐,表层用塑料
薄膜或土覆盖
堆放时间长
养分损失较多
人工干燥法
利用各种干燥设 备
通过人工热源加温,短时 间内将刚刈割的饲草迅速 干燥,使水分达到贮存要
求
时间短、不受 气候影响、营 养物质损失少
设备要求高、 投资大、干燥 过程耗资多、
• 方法:青贮、发酵、酶解
(一)青贮
1、 定义:把新鲜青绿饲料切碎后装进青贮窖(塔、壕 )或地面做堆,压实密封,在厌氧条件下的过程。
2、青贮饲料的特点: • 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持青绿饲料的营养价值 • 适口性好且消化率高 • 可调剂青绿饲料供应的不平衡 • 可净化饲料 • 扩大饲料来源
3、青贮种类 • 青贮窖青贮、青贮塔青贮、塑料袋青贮、地面青贮 4、青贮方法
风处使余氨挥发完 • 每次取用后要立即密封窖,切忌进水
5、品质评定
• 方法良:好感官鉴定法、化较学次分析法、生物技术低法劣
开窖时氨味重、刺鼻, 放氨后呈糊香味,色 泽浅黄或褐黄,质地
柔软
秸秆为黄白、褐黑色,无 糊香或有微臭味,轻度黏
性
秸秆颜色变为白色、灰色、 发黏或结块
• 注:品质较次的,弃去霉变部分后可少量饲喂;品质 低劣的不能喂牛;若氨化后的颜色同氨化前基本一样 ,虽仍可饲喂,但没氨化好,应重新氨化。
• 膨化:利用高压水蒸气处理后突然降压以破坏纤维结 构的方法,对秸秆甚至木材都有效果。
优点:在适宜条件下膨化处理后,对秸秆消化率的改 进幅度较大。
缺点:该项处理技术需要专门的设备投入,且能源消 耗较大,处理成本较高,因此,目前在生产上难以推 广应用。
(三)盐化
• 盐化是指铡碎或粉碎的秸秆饲料,用1% 的食盐水,与等重量的 秸秆充分搅拌后,放入容器内或在水泥地面上堆放,用塑料薄膜 覆盖,放置12小时~24小时,使其自然软化,可明显提高适口性 和采食量。
6、开窖利用
• 微贮发酵好后,即可开窖取用。开窖时,应从窖的一端开始,揭
开塑料薄膜,由上至下逐段垂直取用。用完后用塑料薄膜封盖好 ,切忌全部揭开塑料薄膜,否则,会有大量的空气进入窖内,容 易引起二次发酵,使秸秆发生腐烂变质。
7、品质评定(优) • 一般呈黄褐色,鲜亮而有光泽; • 结构完整,无霉烂、结块现象;具有浓郁的水果香味
• 粉碎:饲料粉碎后增加了饲料与消化液的接触面积,提高了饲料 的消化率,但粉碎过细会引起消化率降低。
• 揉碎:为适应反刍家畜对粗饲料利用的特点,将秸秆饲料揉搓成 丝条状,秸秆揉碎不仅可提高适口性,也提高了饲料利用率,是 当前秸秆饲料利用比较理想的加工方法。
(二)热加工
• 蒸煮:可软化粗饲料,提高其适口性和采食量。
(二)碱化处理
• 定义:用一定浓度的碱性溶液浸泡或喷洒秸秆,破坏其细 胞壁和纤维素结构,释放营养物质,利用瘤胃微生物的作 用从而提高秸秆干物质的消化率和采食量。
• 方法:①氢氧化钠碱化处理(湿法处理)
②石灰碱化处理:浸泡法、喷淋法
生物处理
• 定义:利用特种有益微生物和酶等,在适宜条件下, 降解秸秆中难以被肉牛消化的粗纤维,使粗纤维部分 转化为可消化利用的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等,从而改 善秸秆的适口性、消化率与提高其营养价值。
• 封顶时,上边用无毒的聚乙烯塑料薄膜封顶,四周用 泥土堆压,然后再在上面铺一层秸秆,之后再盖60~70 厘米的土,拍实。
(5)取用
• 青贮料经40~60天即可取用。开封时,先去掉上层覆土 ,在拿掉下层秸秆或杂草,最后揭开塑料薄膜,严防 泥土掉入。取完后,应及时盖好薄膜,防止空气进入 。
优
中
劣
(6)呈品绿质色评或定黄绿色,
粗饲料的加工方法
• 定义:粗饲料是指自然状态下水分在45%以下,饲料干物质中粗 纤维含量大于或等于18%、以风干物为饲喂形式的饲料,如干草 类、农作物秸秆等。
• 营养特性:粗纤维含量高,消化率低 粗蛋白质含量差异大,不易消化 磷的含量低,豆科粗饲料含钙较丰富 维生素D丰富,但其他维生素较缺乏 体积大,具有填充和保证消化管蠕动作用
2、准备秸秆
• 选取新鲜无霉变的秸秆,微贮前必须切短,以便压实 ,保证微贮饲料的质量,一般玉米秸切成2—3厘米长 ,麦秸和水稻秸可切成5—6厘米长。
4、装窖
• 将切短的秸秆装入微贮窖中,每装20—30厘米厚,喷洒一遍菌液
,要求喷洒均匀,使菌液与秸秆充分接触。用脚踩实或用机械压 实。然后继续装入秸秆,装20—30厘米厚后,再进行喷洒和踩压 ,如此反复装料,直至装到高出窖面30—35厘米为止。
②实验室测定
• 原料的适宜含水量为60%~70%
(3)切短
• 一般将原料切成2-3厘米,以利于装窖时踩实、压紧、 排气,同时沉降也较均匀,养分损失少。此外,切短 的植物组织能渗出大量汁液,有利于乳酸菌生长,加 速青贮过程。
(4)装填、密封
• 装填前,先在窖底部铺一层10~15厘米厚的切短的秸秆 或干草,窖四壁铺塑料薄膜,装原料时要逐层装入, 边装边踩实,在装到高出窖沿50~70厘米后即可封顶。
• 其他处理如成型加工、辐射处理等。通过特定的加工机械,将粗 饲料压制成颗粒状或小块状,可提高粗饲料密度,有利于粗饲料 特别是秸秆类饲料的储存和运输,并改善适口性和可消化性,减 少饲喂过程中的浪费。通过辐照处理(如γ射线)可增加粗饲料中 的水溶性成分,提高粗饲料消化率,但辐照处理难以进入实用 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