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

第八单元课文19、棉花姑娘教学目标: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13个生字;能正确书写7个生字,积累词语“棉花、许多、可恶、盼望、害虫、帮忙、忽然、碧绿碧绿、吐出”;能结合课文内容,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可恶、盼望、惊奇”的词义。

2、学生能正确朗读要求的句子;读出不同的语气。

3、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知道燕子捉空中的害虫、啄木鸟捉树上的害虫,青蛙捉稻田里的害虫,七星瓢虫吃棉花叶子上的蚜虫。

教学重点、难点:本课教学重点在引导学生了解一些科学常识,让学生有热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ppt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揭示课题1、同学们,在上课前老师给你们猜一个谜语。

2、教学“棉”(1)读准字音(2)你用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字?(棉花是植物,所以是木字旁,棉花的颜色是白的,所以右上是个白字,棉花可用来做毛巾,所以右下是个巾字)3、出示答案,简单介绍瓢虫。

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棉花和七星瓢虫的故事。

出示课题。

5、学生齐读课题(板书课题)6、师:棉花健康生长的时候,长出的叶子是碧绿碧绿的,可是当他受到害虫的侵害,也会生病。

二、课件出示童话故事,整体感知三、初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要求:看拼音读准字音,遇到生字看拼音多读几遍,给课文标上小节号。

四、感悟课文,理解课文(一)学习第一节(1)、出示第一节课件,仔细看动画,说说你知道了什么?(2)是呀,上面有许多蚜虫,什么是蚜虫呢?介绍蚜虫。

出示ppt.(3)教学生字“娘、治”(4)蚜虫很小,浑身长满蚜虫是一件痛苦的事,哪句话最能体现棉花姑娘当时的心情怎样、指导读句: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为她治病啊!(抓住盼望一词读出棉花姑娘迫切想要医病的心情)师:“盼望”你能换个词语说说吗?(希望)师:“盼望”比“希望”的程度更加强烈。

(5)教师范读,学生领悟感情,自由读,指名读。

(6)齐读第一节(二)学习第5、6节1、棉花姑娘病得那么重到底是谁帮她只好了病?哪两节告诉了我们,自由读一读。

2、七星瓢虫本领大吗?你从哪里知道的?3、教学生字“然、奇、颗、瓢”4、你还能向同学介绍一下瓢虫吗?(展示学生收集的有关资料。

)5、介绍瓢虫家族。

6、七星瓢虫本领这么大,棉花姑娘感到怎样?你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惊奇)找一个近义词;你表演一下这个神态。

7、棉花姑娘的病治好了,她的心情怎样?你能读好第6节吗?8、学生读第6小节。

9、教学生字:“碧、吐、啦”10、棉花姑娘会怎样称赞七星瓢虫?(三)学习2……4节过渡:在七星瓢虫来临之前,棉花姑娘病重难忍,她请谁为她治过病?结果怎样?他们到底是想帮还是不想帮?1、自主、探究、合作学习2……2小结。

(1)小组合作,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学习,读出恰当的语气。

自学提示:A 分角色朗读对话B 反复读读、想想,感受棉花姑娘说话的语气C 小动物想帮棉花姑娘治病吗?为什么?(2)小组合作学习,相互交流。

(3)汇报。

A、教学生字B、学生交流:棉花姑娘分别向燕子、啄木鸟和青蚌求救,但是这些小动物没能帮助它。

师:谁能来读一读棉花姑娘说的这句话?学生读并评价师:那它们为什么没有帮助棉花姑娘呢?(4)指导学生朗读这几个自然段。

分小组合作朗读。

(5)学生小组读。

大家评价。

2、比比哪个小组读的好,相机指导读出请求的语气。

3、汇报学习收获(小动物不是不想帮,是心有余而力不足)4、师小结:现在我们知道了燕子捉空中的害虫,啄木鸟捉树上的害虫,青蛙捉稻田里的害虫,七星瓢虫吃棉花叶子上的蚜虫。

5、读有关句子四、复习生字五、师小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这篇童话故事,知道了19课燕子、啄木鸟、青蛙不是不想帮助棉花而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但是它们都是我们的好朋友。

同学们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益虫、益鸟,老师请同学们会家去搜集了资料,谁来交流一下?学生交流自己收集到的资料。

六、总结:每种动物都有自己的本领,它们是自然界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可要好好爱护它们呀!板书设计:19.棉花姑娘燕子空中飞啄木鸟捉树干里害虫青蛙稻田里七星瓢虫叶子上教学反思:20、咕咚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9个词语,认识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无论做什么事,不应该盲目地跟着别人跑,而要问为什么,弄清事实真相。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咕咚”到底是什么东西,懂得课文说明的道理。

难点:是有些字音不容易读准,有些字的字形相近,容易混淆。

课前准备:1、各种动物的投影片。

2、生字词卡片。

3、朗读课文的录音带。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小朋友,你们听过,熟透了的木瓜掉到湖里的声音吗(板书课题:30 咕咚)“咕咚”是一种声音,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由这个声音引起的一个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

二、初读课文1、借助汉语拼音轻声读课文,读准每个字的音。

先自己认真读一遍,再同桌互相交替读、听,纠正读音。

读过以后,在课文中画出生字(包括要求认识的字)。

2、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三、检查初读情况1、出示带注音的生字词卡片。

先读生词,再读生字。

用齐读、开火车读的方法,检查生字读音。

提醒学生注意“熟”的声母是翘舌音;“闹”的声母是鼻音,“象”的韵母是后鼻音,“拦”的韵母是前鼻音。

2、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纠正错误读音和指导长句子的停顿。

四、教师范读(或放录音)讨论: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只要意思大致说正确就行,不要求答得准确完整,也不能照课文读。

)五、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齐读第一、二自然段。

2、出示第一张投影片。

3、提问:(1)这幅投影片上都画了什么(木瓜树、小兔子和湖)。

(2)从小兔子的表情可以看出什么(从小兔子的表情可以看出它很害怕、惊慌。

)(3)小兔子为什么要跑(4)小兔子是怎样回答小猴子的(指导学生朗读小兔子的话。

读出它害怕、紧张的心情。

)4、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二自然段。

5、小结:一个小木瓜掉进湖里,发生“咕咚”的响声。

兔子听到响声吓了一跳,它没看个究竟,拔腿就跑,还亳无根据地对小猴说“咕咚”可怕极了。

6、男生齐读第三自然段,女生齐读第四自然段。

提问:(1)小猴子为什么跟着跑(2)它说了什么(出示小猴子说的话)。

指导学生用害怕、惊慌的语气朗读小猴子说的话。

7、出示第二张投影片。

提问:(1)这幅投影片上都有哪些动物它们在干什么(有小鹿、山羊、狐狸、小猴和小兔,它们都在惊慌地跑)。

(2)大伙儿是怎么叫的(出示大伙说的话)。

(3)小猴喊叫的话和兔子的话有什么不同大伙儿喊叫的话又和小猴的话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不相同(小兔只是说“咕咚”非常可怕;小猴认为“咕咚”追来了;大伙儿以为“咕咚”来吃它们,要赶逃命。

这样,没有了解情况就随口说,越说越走样)。

8、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三、四自然段。

9、小结:小猴听了兔子的话,跟着跑起来。

许多动物听到小兔和小猴的喊声,也一个跟着一个跑起来,还一边跑一边跑喊,快逃命啊,“咕咚”来了!10、分角色朗读(一人读小兔说的话,一人读小猴说的话,三个合读大伙说的话)。

11、指名读第五自然段后,出示第三张投影片。

提问:(1)这幅投影片上都有谁它们在干什么(2)野牛是怎么做的它这样做对吗为什么(野牛听到动物们的喊声,没有盲目地跟着跑,非常沉着冷静,先问大象,再问大伙儿,最后问小兔,追问事情的根由)。

12、小结后分角色朗读。

13、轻声自由读课文第6、7自然段。

讨论:(1)“咕咚”到底是什么东西(2)大伙儿为什么都笑了(大伙儿后来知道了“咕咚”并不是可怕的东西,都觉得自己做了一件非常可笑的事情)。

14、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一、检查复习1、出示生字词卡片,用齐读、开火车读、个别读的方法检查生字词的读音。

2、指名朗读课文,每人读一段。

二、提醒学生注意:1、在课文中出现了三次“一边跑一边叫”。

这里的“跑”和“叫”都说明动物们既惊慌,又紧张、害怕。

在读“叫”后面的话时,要读出紧张、害怕的语气。

2、野牛比较沉着稳重,在读野牛说的话时,要沉稳些。

三、表演课本剧每个小组推选8个人,7个同学戴头饰扮演小动物,一个同学读叙述部分,用音乐伴奏渲染气氛。

各组轮流上台表演。

表演后评一评哪一组演得最好。

四、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1、启发学生用偏旁和熟字记住“怕”“闹”“象”“呀”的字形。

重点区分“熟”与“热”的字形。

“掉”的右边指导学生书空,也可分成“卜”和“早”来记字形。

2、指导写课后练习2题中的字,先读生字,用笔描1个,临写1个,对照范字再写1个。

重点指导以下几个字的书写。

“熟”和“热”都是上下结构的字,要写得上大下小,四点底的四个点要分开,间隔要均匀。

“掉”“怕”“拦”都是左右结构的字,要写得左窄右宽,“呀”要写得左小右大。

五、课堂练习1、课后练习第3题,先读拼音,再写词语。

写完之后同桌互相订正。

2、课后练习第4题,先读一读3个语气助词。

“呀”“呢”都读轻声。

学生轻声自由读句子,选词填空,指名说出答案。

第1句填“吗”;第二句填“呀”;第三句填“呢”。

3、用这3个语气助词进行说话训练,如:你的作业做好的吗你吃过饭了吗我们的校园真美呀!你为什么不写字呢下雨前,燕子为什么会低飞呢你们家的客厅真大呀!课后反思:21、小壁虎借尾巴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2个生字和会写7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鱼,老牛和燕子尾巴的作用以及壁虎的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

3、能按事情的先后顺序练习说话。

4、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12个生字和会写7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鱼、老牛、燕子尾巴的作用以及壁虎的尾巴能再生的特点。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

2、知道几种动物尾巴的作用以及壁虎尾巴能再生。

教学时间: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自读识字。

1、导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壁虎吗?一天小壁虎的尾巴被蛇咬住了,他使劲一挣,尾巴断了,怎么办呢?它到处借尾巴,它借到了吗?通过学习课文你就知道了。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学生看视频《小壁虎借尾巴:范读》,听课文范读3、边听边想:小壁虎都是向谁借尾巴?4、看完后指名学生回答。

小壁虎向小鱼、老牛、燕子借尾巴。

5、学习生字在课文中画出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

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及生词的音。

A、学生自己读。

老师检查读的效果。

读一读带有生字词的句子。

6、识记生字。

二、合作交流自己读。

(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读一读,因为课文较长。

)1、小组内读一读,起到互帮互学的作用。

2、指小组汇报读。

(每人读一自然段。

)通过反复读一是能够把课文读通顺,另外使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一、导入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1课,齐读课题。

这课可有意思了,小壁虎有一条长尾巴,它的尾巴和别的动物的尾巴不一样,哪儿不一样?你想知道吗?我们不仅要知道这个,而且还要知道其它几种动物尾巴的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