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

第8单元(课文)教材分析:本单元由三篇课文和语文园地八组成,教学本单元内容,可引导学生发现造字规律,既创造性的自主学习生字,又能通过朗读感悟,了解一些科学常识,引发学生主动的去留心身边的科学,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产生探索发现的欲望。

19、棉花姑娘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认识“大”这个偏旁。

二、过程与方法: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棉花姑娘请求的语气。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一些对人类有益的鸟类和昆虫。

重点:识字、写字,提高识字能力。

难点:引导学生了解一些科学常识,让学生有热爱科学的兴趣。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看看她是谁呀?(出示图片)板书题目:棉花姑娘2.识记“棉”和“娘”二、激趣学文,整体感知1.看两幅图,说说棉花姑娘的表情有什么变化?2.这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让我们到课文里去找答案吧。

3.交流:你知道了什么?4.出示词卡:(1)学生认读。

(2)同桌你指我读合作学习生字5.自由读课文。

三、读通课文,识记生字1.要想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我们应该怎么办?2.刚才你们在读的时候有没有碰到什么困难?3.生质疑,互相解难4. 指名按照自然段读课文。

四、多种方法,巩固生字1.识记“燕”和“瓢”。

(1)这两个字特别难,谁有好办法记住它们?(2)学生小组内分析。

2. “词语跷跷板”的游戏五、仔细观察,认真写字第二课时一、认读生字,复习导入1.棉花姑娘要考考大家,开火车读生字卡片。

2.指名认读,选择喜欢的词说一句话。

3.指名读全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二、创设情境,激趣引入1. 出示生病的棉花图片:棉花姑娘怎么了?是谁弄的?2.如果你就是可怜的棉花姑娘,现在你最想说什么?3.用上“生病、可恶、蚜虫、盼望、治病”这些词语来说一说。

4.)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吧。

三、以读为本,理解感悟(一)问题入手,整体感知。

1.出示第一幅插图:联系自己生病的经历,想想棉花姑娘的感觉会如何?哪个词最能体现棉花姑娘现在的心情?(盼望)2.她最企盼的是什么?你能把“盼望”换成另一个词语吗?指导读描写棉花姑娘心理的话。

3.谁能用“盼望”说一句话呢?(二)图文结合,角色朗读。

自由朗读第2~5自然段,1.哪些医生来给棉花姑娘治病了?2.通过图片简介燕子、啄木鸟和青蛙及其对人类的贡献。

3.指导朗读棉花姑娘和燕子的对话。

4.小组合作练习,分角色朗读棉花姑娘和啄木鸟、青蛙的对话。

5. 指导朗读棉花姑娘和七星瓢虫的对话。

四、课堂总结,合作表演以小组为单位推选朗读好的同学,进行角色表演。

课后反思:我多次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

通过几次有目的的读,学生自然理解了课文内容,节省了讲课的时间。

练习课20、咕咚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包含的道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听到任何事情,要动脑筋想或去看看,才能了解事情真相”的道理。

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难点:体会课文包含的道理。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故事导入1.课件出示:一只小兔子。

大家看小兔子的表情,想到了一个什么词语?(吃惊、害怕等)听,他在说什么呢?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咕咚”这两个字的特点,发现规律。

4.引导学生说出几个这样的词语。

二、游戏闯关,认识生字1.听老师范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自己拼读,读准字音。

2. 引导学生利用字卡,同桌之间可以用喜欢的方式交流生字。

如:(1)你读一个字,我读一个字。

(2)抢答读字,看谁读得准确。

3.学生汇报后,教师指导难读、易错的字音。

4.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火车认读生字。

6.出示课件,开始闯关,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组选出一名同学,读果子树上的字宝宝。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指导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小组内互相读课文,你读一段,我读一段,认真倾听,互相评价。

3.小组内评选出读得最棒的同学一起去闯关。

(1)正确、流利地读课文,选择其中一个自然段读给同学们听。

(2)请回答问题:“咕咚”是什么?故事中讲了几种小动物,分别是什么?四、方法识记,指导书写1.先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记住这些字并把它们写好。

2. 师生评价,优秀作品展示,顺利过关。

五、课堂小结,总结收获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巩固字词二、深入感知,指导朗读本课共有四幅图,每幅图和哪些自然段相对应?(一) 出示图一:1.引导学生说出图上的内容。

2.指名朗读课文1、2自然段3.指导学生观察“吓、掉”两个字,加深记忆。

4.小兔子边跑边叫,对谁叫?叫什么?(理解:这里的“咕咚”是指一种东西的名称。

)(二) 出示图二:1.观察图上的内容。

2.指名读课文第三自然段,体会小猴子盲目害怕的心理。

3.指导朗读4. 这一自然段中“大伙”都有谁,他们是如何做的。

5. 比较“兔子”“小猴”“大伙儿”说的话。

它们讲的话相同吗?不同在哪里?(他们把“咕咚”越传越厉害。

)(三) 出示图三:1.小动物们在干什么?指名读第五自然段。

2.说话练习:用“先问……再问……最后问……”的句式,表答野牛的问话。

3.体会野牛问话不慌不忙。

4.分角色朗读(四) 出示图四:1.小动物们在干什么?2.师生齐读课文第六、七自然段。

3.知道了“咕咚”的真相,大家都笑了,为什么都笑了?4. 想象:小动物们都会想些什么?三、仔细观察,指导书写四、课堂总结,领悟道理课后反思:根据低年级学生认知事物的特点,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图文结合,帮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讨论自学,很快地理解了课文的意思以及它们的联系,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学的能力。

21、小壁虎借尾巴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认识“户、车”两个偏旁。

二、过程与方法: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作用。

重点:识字、写字;难点: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作用,及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题目,启发质疑1.出示小壁虎图:“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壁虎)2.出示课文题目《小壁虎借尾巴》,读题目,认识“壁”。

3.读了这个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带着问题,听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课文主要讲的是谁干什么的故事?(2)小壁虎分别向谁借尾巴?(3)小壁虎借到尾巴了吗?为什么?2. 借助图画独立读课文。

3. 分小组互助读书,把课文读通顺。

4. 全班交流:你们小组新认识了什么字?是怎么认识的?5.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生字。

6.把生字送回课文,读通课文。

7.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将问题的答案连起来说一说。

三、再读课文,读中感悟1.小壁虎先向谁借了尾巴?2.学生比赛读小壁虎说的话,比比谁读得好。

3.从哪个词可以看出小壁虎很有礼貌?为什么小鱼不把尾巴借给他呢?4.分角色朗读小壁虎与小鱼的对话。

四、指导写字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1.把认识的生字读给同桌听。

2.看图说说小壁虎分别向谁借尾巴,结果怎样。

二、继续学文,感悟理解1.带着问题读课文:小壁虎怎样借尾巴?用横线画出小壁虎说的话,用浪线画出其他小动物说的话。

2.交流出示对话。

3.指导朗读。

4.从小壁虎和动物们的对话中你明白了什么?5.他还会去向谁借呢?他们会怎么说呢?(仿照课文续说。

)6. 结果怎样?为什么?7. 指导朗读: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男女生比赛读。

三、课堂演练,加深理解1.分角色朗读全文。

2.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长分配角色,学生进行表演。

3.指小组上台表演,全班评议。

四、课堂总结,课后延伸编故事:小壁虎长出了一条新尾巴,他高兴极了,他会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谁呢?他的朋友们又会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来讲给家长听,并把编的故事写下来。

课后反思:让学生在“读—看—想”中理解动物尾巴的作用,在表演的过程中积累语言,理解课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练习课语文园地八教学目标:1、通过认识卫生间里的摆设,学会新词语。

2、认识带有“犭、鸟、虫”的汉字体会他们一般与动物有关。

3、看表情认识表示心情的词语,积累古诗《画鸡》。

4、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养成阅读的习惯。

重点:通过各种方式认识更多的新字新词。

难点:培养积累的习惯和阅读的习惯。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识字加油站1.看看我们的好朋友谁来了?课件出示:喜羊羊早早起,来到卫生间要考考你。

2.依次出示图片,学生说出相应词语:卫生间、毛巾、牙刷、香皂、梳子、脸盆。

3.利用字卡,同桌之间自由交流识字:卫、巾、刷、皂、梳、盆。

(1)读准字音:(2)认清结构:(3)交流识字方法。

(4)同桌互相考一考:抢读生字,看谁读得准确。

4. 以小组为单位,开火车认读生字。

5.这五种物品分别是干什么用的呢?二、认真观察,我的发现1.现在喜羊羊带我们去动物王国逛一逛。

动物王国运动会的开幕式。

2.小狗队,出示生字猫、猴、狮。

(1)观察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点。

(2)思考“反犬旁”的字大都和什么有关,然后指名汇报。

(3)哪些动物还可以参加这支队伍呢?3.小鸟队,并相应出示生字鸡、鸭、鸦。

(1)观察生字,你又发现了什么?(2)思考“鸟字旁”的字又和什么有关,再举几个例子。

4.蜘蛛队,并出示词语蝴蝶、蜻蜓、蚂蚁。

(1) 引导学生观察这一组字又有什么相同点。

(2) “虫子旁”的字多数和虫子有关,学生举例子。

第二课时一、情感体验,字词句运用1.上节课喜羊羊带我们去看了动物王国运动会,虽然这三支队伍相差悬殊,但是,第一场“穿针引线”比赛中,在蜘蛛队长的领导下,他们取得了第一场胜利。

(1)观察他们的表情,你想到了哪个词语?(2)引导学生认识并理解:高兴。

(3)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平时生活学习中令自己高兴的事,然后学生代表汇报。

2.引导学生观察其他队伍是什么表情。

指名回答难过的事情有哪些,师生共同评价。

3.课件出示狮子生气的面孔,引导学生体会什么是生气,看见过谁在什么情况下生气。

4.课件出示蝴蝶受惊的画面,了解体会什么是害怕,并说说在什么情况下害怕。

5.指导学生用这四个词语各写一句话,语句通顺、内容完整、书写工整。

6.小结:高兴、难过、生气、害怕这四个词语描述的是心情,是内心情感的一种表现。

你还知道哪些情感表现呢?二、诵读古诗,日积月累1.各项比赛热火朝天,这时喜羊羊发现:运动员们读出古诗后,才能起跑。

2.播放古诗《画鸡》课件,会读的同学一起诵读。

三、布置作业:自学古诗,为参加运动会做准备。

第三课时一、学习古诗,背诵古诗1.跑步的哨声就要吹响了,同学们都做好准备了吗?3. 同桌交流,检查学习情况互相纠正字音,反复练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