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两个重要极限)教案资料

最新(两个重要极限)教案资料

定义1:设有数列 ,如果对任何正整数 ,恒有 ,则 为单调增加数列;
定义2:如果对任何正整数 ,恒有 ,则 为单调减少数列。
定义3:如果存在两个常数 和 ,使对任何正整数 ,恒有 ,则 为有界数列。
准则II单调有界数列必有极限
例如, : 可看出, 单调减少,且 ,所以, 存在, 。
二、第二个重要极限
互动
引导学生从图中观察特点
对重要极限理解的注意事项
通过例子加深对重要极限变形理解
通过练习巩固对第一个重要极限的掌握
理解单调数列的概念
掌握第二个重要极限
Beadwrks公司还组织各国的“芝自制饰品店”定期进行作品交流,体现东方女性聪慧的作品曾在其他国家大受欢迎;同样,自各国作品也曾无数次启发过中国姑娘们的灵感,这里更是创作的源泉。
问题:如何求 ?
准则1(夹逼定理)设函数 在 的某一邻域 内满足
且有极限 ,则有
例1求
解由题意,当 时, ,因为 ,由定理得
例2.求
解由题意 ,因为 ,
由定理得, ,即 。
例3求



所以由定理得 。

一、第一个重要极限

证如右图,作单位圆O,
设圆心角 ,
过点A作圆O的切线,交0B延长线于点C,
过点B作 ,交OA于点D,于是,得 ,
高等数学课程教案
授课题目
§2.6两个重要极限
主讲人
刘艳
授课时间
2013年11月9日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目的:
(1)掌握两个重要极限公式的特点及其变形式,并能运用其求某些函数的极限;
(2)通过对重要极限公式的研究,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发现的求知精神;养成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善于总结的良好思维习惯,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两个重要极限公式及其变形式
难点:两个重要极限的灵活应用
授课类型:理论课
教学方式:讲授
教学手段:多媒体及板书结合
教学过程
备注
回顾:
说出函数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
新课:
一、问题的提出
“ 型”极限的计算方法,到目前为止,我们学过因式分解去零因子,有理化分子或分母这两种方法。是不是所有的“ 型”都可以用这两种方法解决呢?
500元以上1224%
在大学生对DIY手工艺品价位调查中,发现有46%的女生认为在十元以下的价位是可以接受;48%的认为在10-15元;6%的则认为50-100元能接受。如图1-2所示
2.www。cer。net/artide/2003082213089728。shtml。
就算你买手工艺品来送给朋友也是一份意义非凡的绝佳礼品哦。而这一份礼物于在工艺品店买的现成的礼品相比,就有价值意义,虽然它的成本比较低但它毕竟它是你花心血花时间去完成的。就像现在最流行的针织围巾,为何会如此深得人心,更有人称它为温暖牌绝大部分多是因为这个原因哦。而且还可以锻炼你的动手能力,不仅实用还有很大的装饰功用哦。
(2)
证明下证这个极限是存在的。
设 。先证明 是单调增加的。根据二项式定理,有
同理有
比较上面两个展开式的各项,除前两项相等外,从第三项开始, 的每一项都大于 的对应项,而且 还多出一个正的尾项。因而
即 单调增加.
再证明 是有界的:
因为 ,所以用 代替上式分母中的 ,得
由此可见,不论 多么大, 总小于3,即 有上界.
因此,极限 一定存在。这个极限是个无理数,用字母 表示,即
注:(1)类型: 型
(2)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形式
(3)推广形式: .
例1求

例2求

例3求

例4计算
解 =

练习:(1) (2)
小结:
理解两个准则:夹逼准则、单调有界准则
熟练掌握两个重要极限: , 及其变形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口述
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兴趣
无穷多项无穷小量的和
(六)DIY手工艺品的“创作交流性”
2、消费者分析
PS:消费者分析
经常光顾□偶尔会去□不会去□
图1-4大学生购买手工艺制品目的
通过例题加深对第二个重要极限的掌握
总结本堂课内容
三、作业:P93习题二(A ) .23(1)(3)(5)(7)24(1)(3)(5)
作业设计
因为△AOB的面积<圆扇形AOB的面积<△AOC的面积,
所以 (过程中注意互动,提问扇形面积的计算)

由偶函数性质, 时也成立。
又 , ,
由夹逼准则,即得
注意:(1)这个重要极限主要解决含有三角函数、反三角函数的“ 型”的极限。
(2)为了强调此极限的一般形式,我们把它形象地写成 ,等式中的“[]”内的变量必须完全相同且趋于 。
例1求

例2求

例3求

例4求
解令 ,则 ,当 时,有 .于是由复合函数的极限运算法则得
例5求
解令 .当 时, .
例6求
解令 ,则 .当 时, .
例7求
解 .
练习:求下列极限:
① ②
③ ④
小结:
1.正确、灵活地运用公式 。
2.运用换元法时须注意自变量的变化趋势的改变和系数的变化。
3.利用此公式求极限时,一定要注意变量的变化趋势,不能一概而论,造成思维定势,如求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