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病学:脊髓疾病
(Brown- Sequard syndrome)
病变平面以下 同侧:上运动神 经元性瘫,深感 觉障碍; 对侧:痛温觉障 碍。
脊髓横贯性损害
受损平面以下双侧感觉、 运动全部障碍、大小便障 碍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当脊髓受到急性严重横贯
性损害时,早期呈脊髓休 克(spinal shock),表现肌
张力低、腱反射消失、病 理征阴性和尿潴留
脊髓疾病
(Diseases of the spinal cord)
脊髓疾病
概述 急性脊髓炎 脊髓压迫症
概述
【教学要求】
一般介绍 脊髓的解剖
重点讲解 脊髓节段的定位诊断 脊髓损害的临床表现
脊髓解剖
外部结构
上端与延髓在枕骨大 孔处相连,下端形成 脊髓圆锥。
发出31对脊神经, 颈8,胸12,腰5, 骶5,尾1;脊髓也 相应分为31个节段
颈膨大(C5~T2)
双上肢呈软瘫,双下肢呈硬瘫 病变平面以下各种感觉缺失 括约肌障碍 上肢有节段性感觉减退或消失,肩部及上肢
根痛
C8-T1侧角受损时产生同侧Horner征
腱反射改变
C5-6:二头肌反射
C 7-8:三头肌反射
胸髓(T3~12)
双下肢呈硬瘫(截瘫) 病变平面以下各种感觉缺失 括约肌障碍 伴相应胸腹部根痛或束带感
内侧丘系
脊髓丘脑束
楔束 薄束
运动通路
皮质脊髓侧束: 传递对侧大脑皮
质的运动冲动至同 侧前角细胞,支配 四肢随意运动
皮质脊髓前束: 至于双侧脊髓灰
质前角,支配躯干 肌
皮质脊髓侧束
延髓
皮质脊髓 前束
脊髓血液供应
脊髓前动脉 脊髓后动脉
根动脉
脊髓损害的临床表现
运动障碍 感觉障碍 自主神经(括约肌功能障碍)
内部结构
脊髓由白质和灰质组 成(横切面)
灰质主要由神经细胞 核团组成
白质主要由上下行传 导束,包绕在灰质的 外围。
灰质
前角:含运动细胞,属
下运动神经元,发出的 神经纤维组成前根
后角 :含感觉细胞,为
痛、温及部分触觉第二 级神经元,接受来自后 根神经节的神经冲动
侧角
脊髓解剖
C8~L2 侧 角 : 交 感 神经中枢,支配内 脏、腺体功能,其 中 C8-T1 支 配 同 侧 瞳孔扩大肌、睑板 肌,支配同侧面部 汗腺
带感。
急性横贯性脊髓炎
(一)运动障碍 脊髓休克期
肌张力低、腱反 射消失、病理反 射阴性、腹壁反 射及提睾反射消 失。
2-4W
脊髓恢复期
肌张力 逐渐增 高,腱反射活 跃,出现病理 反射,肌力由 远端开始逐渐 恢复
急性横贯性脊髓炎
脊髓圆锥:腰膨大 下方变细的一段脊 髓。
马尾:由 L2 至尾 节共 10 对神经根 组成
脊髓解剖
三层被膜包裹: 硬脊膜 蛛网膜 软脊膜
三个腔: 硬脊膜外腔 硬脊膜下腔 蛛网膜下腔
脊髓解剖
脊髓表面的纵行沟裂: 前正中裂 后正中沟 前外侧沟:前根(离开) 后外侧沟:后根(进入)
脊髓解剖
变, 又称为急性横贯性脊髓炎。
病因&病理
病因:可能是病毒感染诱发异常免疫应答。 病理:T3-5最常受累,其次为颈段和腰段
肉眼和镜下均呈炎性改变。
临床表现
年龄:青壮年多见。 前驱症状:病前1-2W上呼吸道或消化道感
染症状,过劳、外伤及受凉等诱因。 起病:较急,多2-3d内达高峰。 首发症状:双下肢麻木无力,病变节段束
脊髓节段的定位诊断
高颈段(C1-4)
颈膨大(C5-T2) 胸髓(T3-12)
腰膨大(L1-S2) 圆锥(S3-5和尾节) 马 尾
高颈段(C1~4)
四肢呈硬瘫 损害平面以下各种感觉缺失 括约肌功能障碍
C3损害可出现膈肌瘫痪、
呼吸困难; 三叉神经脊束核受损,同侧 面部外侧痛温觉丧失, 如病变波及后颅凹,引起延 髓小脑症状,如球麻痹、小 脑体征。
运动损害
前角(软瘫、肌萎缩) 锥体束(硬瘫)
感觉障碍
后角: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 同侧痛温觉受损,深感觉保留。
后根:节段性,深浅感觉均受累。 后索:同侧深感觉受损。 侧索:对侧痛温觉受损。 白质前连合:分离性、节段性、对
称性
自主神经功能损害
膀胱直肠功能障碍 秘汗功能障碍
脊髓半侧损害S2~4 源自 角 : 副 交 感 中枢,支配膀胱、 直肠和性腺
白质
前索 侧索 后索
感觉( )纤维束
薄束 楔束 脊髓丘脑束
运动( )纤维束
皮质脊髓侧束 皮质脊髓前束
固有束
纤维束
感觉通路
脊髓丘脑束:传递对 侧躯体痛、温觉和轻 触觉至大脑皮层
薄束:传递同侧下半 身深感觉与识别性触 觉
楔束:在T4以上才出 现,传递同侧上半身 深感觉和识别性触觉
根痛不明显 阳痿、尿便功能障碍明显
马尾
可有 多为一侧(范围广) 根痛明显 不明显
急性脊髓炎
Acute myelitis
教学要求
了解急性脊髓炎的病因、治疗方法。 熟悉急性脊髓炎的鉴别诊断。 掌握急性脊髓炎的临床表现。
概念
急性脊髓炎(Acute myelitis)是指各种感染后 自身免疫反应引起的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性病
** **
** *
*
【脊髓节段】与 椎骨序数的 对应关系
颈髓比相应的椎骨高1节椎骨 上中胸髓高2节椎骨 下胸髓高3节椎骨 腰髓相当于第10-12胸椎水平 骶髓、尾髓相当于第1腰椎水平。
腰穿
部位 临床意义: 可根据临床判断的脊髓水平决定影像学检查的 中心部分,以免造成误诊或漏诊
脊髓解剖
有两个膨大部分, 颈膨大(C5-T2水平) 腰膨大(L1-S2水平)
运动:无 肛门及会阴部感觉缺失,呈
鞍状分布(鞍区感觉丧失) 肛门反射消失和性功能障碍 可出现真性尿失禁
马尾
损害症状及体征可为单侧或不对 称
根痛多见且严重,位于会阴部或 小腿
下肢可有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 大小便功能障碍常不明显
脊髓圆锥和马尾损害的临床表现比较
脊髓圆锥
无下肢瘫痪 鞍区感觉障碍(局限)、对称
T2 胸骨柄 T4 乳头水平 T6 剑突水平 T8 肋缘水平 T10 脐水平 T12 腹股沟水平
腹壁反射
上:T 7-8 中:T 9-10 下:T 11-12
腰膨大(L1~S2)
受损时出现双下肢软瘫 双下肢及会阴部感觉丧失 大小便功能障碍 反射定位
L2-4:膝反射 S1-2:踝反射
脊髓圆锥(S3~5和尾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