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
1、关注并学会粗略评价自身的营养状况
教学重点:
1、关注并学会粗略评价自身的营养状况
2、参与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
3、关注食品安全
教学难点:关注食品安全
教学过程:
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营养物质及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怎样的饮食才是科学合理的呢?
一、我国的膳食指南
时间:1997年4月
内容: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每天吃豆类、奶类等;经常吃适量的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食量与体力动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休重;吃清淡少盐的食物;限量饮酒;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
设计营养合理的“一日食谱”
目的:尝试设计适合青少年的“一日食谱”并说明理由
指导:1、学生4人一组,交流有关食物营养成分的信息。
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设计一份适合青少年的“一日食谱”,尝试提出一个主题鲜明,类似广告词的食谱名称
3、采用答辩的形式,小组之间进行交流、质疑、根据当地的生活水平,用无记名方式评选出全班的最优食谱。
思考:1、挑食、偏食、不吃早餐、暴饮暴食,体重过轻等这些现象有没有发生在你自己的身上?
2、这些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3、青少年应该怎样合理安排饮食?
讨论之后,学生交流看法,提出正确的观点
评选出全班的最优食谱,那么这份食谱是否对所有年龄层次的人都是适合的呢?
老师归纳小结:婴儿、幼儿、青少年、成年人和老年人的膳食计划应有所不同,以满足人们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对营养的不同要求。
青少年正处于旺盛的生长发育阶段对营养的需要量大。
青少年应食用足够的糖类以维持各项生命活动,食用适量的蛋白质以满足身体生长发育的需要,还应食用一定量的无机盐、维生素和纤维素,以保证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
教师展示: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图,向学生介绍平衡膳食宝塔。
学生观察与探讨:如果你是一名营养师,你会提出哪些符合中国人饮食习惯的膳食建议?
讨论后,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出《中国居民膳食指南8条建议》。
小结:平时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一天一般三餐,两餐的时间为4~6小时。
在每天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餐的能量分别占30%、40%、30%。
二、食品安全
学生自学课文后回答《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有哪些规定?
定型包装食品和食品添加剂,必须在包装标识或者产品说明书上根据不同产品分别按照规定标出品名、产地、厂名、生产日期、批号或者代号、规格、配方或者主要成分、保质期限、食用或者使用方法等。
食品、食品添加剂的产品说明书,不得有夸大或者虚假的宣传内容。
食品包装标识必须清楚,容易辨识。
在国内市场销售的食品,必须有中文标识。
食品安全调查
目的:识别过期食品
指导:
1、学生4人一组,设计调查表,调查当地市场上正在出售的奶制品,或饼干、火腿肠等食品的安全性。
2、分工合作,每人完成某类食品的调整任务,小组汇总调查结果。
3、全班进行交流。
讨论内容:1、哪些因素导致食品不安全?
2、应当关注食品包装上的哪些内容?
3、怎样判断包装食品是否过了保质期?
4、购买蔬菜、鱼肉等非包装食品时,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5、怎样预防食物中毒?
组织学生以组为单位,根据探究提示,设计调查表,鼓励学生深入超市、食品商店和农贸市场进行市场调查,亲身体验,了解各种食品的安全状况。
将实践过程和调查结果做详细记录,撰写《我县食品安全状况和建议》的调查报告并认真保存,为课上全班交流做好准备。
小组汇报展示:出示2-3种被调查食品的包装物,汇报调查结果,并认真进行剖析,提出改善建议,探讨预防食物中毒的方法,了解什么是绿色食品。
教师总评:从调查报告的设计、调查过程、调查方法的选用以及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学生表现出的合作态度、创新精神和道德修养等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
课堂小结:请学生上台来归纳小结。
板书设计:
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
一、膳食指南:
二、平衡膳食宝塔:
第一层:谷类(每天300克~500克)
第二层:蔬菜、水果类(分别是400克~500克; 100克~200克)
第三层:鱼、禽、肉、蛋类(235克~200克)
第四层:奶、豆类(分别是100克50克)
第五层:油脂类(每天不超过25克)
三、食品安全: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