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及其规律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及其规律


2、思想政治教育方案的实施
实施环节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中心环节 实施阶段中心工作是开展好各种教育活动, 完成受教育者由思想道德认知到道德行为 的转化 这种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如马列理论学 习活动、义务劳动、社会政治生活、公益 活动、调查活动、参观访问、文体活动,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等
3、 思想政治教育评估 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依据一定的标 准,运用测进行质的评判和量的估价的活动
如果孩子生活在诚实和公平的环境里, 他学会真实和公平。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安全的环境里,他 就学会了相信自己和信任周围的人 如果孩子生活在友爱的环境里,他学会 他居住的地方是个美好的地方。 如果孩子生活在平静的环境里,他将心 灵平静地活着。
你的孩子生活在 什么之中呢?
三、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特点及基 本环节
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定义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 的思想品德要求和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 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施加有 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促 使受教育着产生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 以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 程。
1、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一种活动过程, 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展开、运行、发展 的流程 2、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一种有目的活动 过程 3、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 者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的过程
儿童教育专家多萝茜·洛·诺尔特在1954年发 表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孩子从他们的生 活中学习》,鼓舞普天下的父母对孩子传达有 关安全、自我价值、包容、诚实、尊重、耐心 等亲情。这首诗是这样的:
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的环境里,他学会 指责。 如果孩子生活在敌对的环境里,他学会 打斗。 如果孩子生活在恐惧的环境里,他学会 忧虑。 如果孩子生活在怜悯的环境里,他学会 同情
(2)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受教育者精神世界发展的需求以及近 期的思想品德状况; 目标的针对性、明确性、可行性、以 及分清目标的轻重缓急。
(3)拟定思想政治教育方案 构思轮廓 设计细部 (4)优选思想政治教育方案 价值标准:在众多的备选方案中,最能对症下 药地实现所定目标的方案就是最佳方案 总体最优标准 最优损益平均值标准
B、思想:包括政治观、世界观(在思想品德结 构中处于最高层次)、人生观、道德观等,是 思想品德的核心。 思想是联结心理与行为的纽带,制约着心理发 展的内容和方向,支配着人的行为。 思想是思想品德的社会内容,它受制于一定的 社会关系,又为一定社会关系服务。 思想因素决定着思想政治品德的性质和方向, 决定着思想政治品德的阶级性和时代性。
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外部制约过程是 社会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决定作用和人对社 会环境的主观能动作用以社会实践为中介而构 成的双向互动过程。
一个孩子如果被父母唾弃,这个家庭就 是他的地狱;一个孩子如果被老师唾弃, 这个学校就是他的地狱;一个孩子如果 被父母和老师同时唾弃,这个世界就是 他的地狱。 一切都是从童年开始的。 童年的快乐是一生快乐的源头。 童年的不幸是一生不幸的开端。
学习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理论有何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理论属于基础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 学理论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有其特殊 的规律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去实现,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实现一个个目标的动态持续发展过 程;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理论,是探讨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 育的本质和规律的基本理论,是制定思想政治教育原则 的理论基础,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科学依据。
4、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要求与社 会环境之间的矛盾
如果环境影响和教育影响一致或比较一致,教 育影响就会受到强化,其有效性就会得到提高; 反之,教育者所传授的社会客观要求的份量就 会减轻,就会造成受教育者在选择社会行为规 范时的矛盾和困惑,使之采取“随大流”的策 略而置社会要求于不顾。 解决这类矛盾,即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自身作出 努力,又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2.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
第一,人格因素引发的矛盾 第二,人际关系处理不当引起的矛盾 解决这一类矛盾,最重要的是要提高教 育者的人格修养,改善工作方法。
3.思想政治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本人思想 行为之间的矛盾 第一,社会要求与受教育者的发展需求 之间的不一致 第二,社会要求与个人经验之间的矛盾 第三,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完成这些要 求的实际可能性之间的不一致
人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在客 观外界条件的影响与主观内部因素的相互作 用、相互协调和主体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转 化的过程中产生、发展和变化的。
1、人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实践 的基础上主客体因素相互作用、 相互协调的产物
2、人的思想品德是主体内在思 想矛盾运动转化的结果 (1)主体内在的诸要素之间的 矛盾运动 (2)一定社会要求与原有的思 想品德状态之间的矛盾斗争
(1)这个矛盾是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内在根 据 (2)这个矛盾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始 终,推动着它的发展 (3)它规定和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其 他具体矛盾
(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具体矛盾
1.教育者与思想政治教育客观要求之间的 矛盾
第一,教育者由于自身经验、认识能力与思维方式,以 及思想觉悟水平等因素不能全面完整地把握社会要求, 或者片面理解甚至曲解社会要求。 第二,教育者内心并不认同教育要求,仅仅是出于职业 要求而例行公事式地开展教育活动。 解决这一矛盾,一是要提高教育者的觉悟,使他们更好 地认同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要求;二是通过各种途 径提高教育者的理论水平和认识能力,不断更新观念, 使他们能正确把握社会要求。
C、行为:受教育者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表现出来的 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是思想品德的外显因素和 客观内容 第一,行为是思想政治品德的外在标志。
第二,行为习惯是思想政治品德的客观内容。 第三,培养良好的品德行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直
接任务。
二、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过程
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不是“一因论” ( “内因论”或 “外因论” ,而是 “两因论” :) a.内在思想矛盾转化过程; b.外部环境影响制约过程; 人的思想品德是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交 互作用的产物,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 过程是外部制约和内在转化的辩证统一 过程。
第一节 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过 程及规律
一、思想品德及其结构 1、思想品德的涵义:是人们在一定 的思想指导下,按照一定社会规范行 动时,表现在个体身上的相对稳定的 心理特点、思想倾向和行为习惯的总 和。
2、思想品德结构 (1)含义:构成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各个要素及其相互 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 (2)构成要素: a、心理:包括认识、情感、意志、信念等因素 心理是思想政治品德的基础因素。任何人的思想政 治品德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心理机制和心理形式基础之上 的。 心理是思想政治品德形成的发端; 心理是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动力; 心理也是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要素
1、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有目的地对 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的个人或群体(主导) (1)个体 领导者、宣传工作者、思想工作者、教师、家长 等 (2)群体 正式群体:政党组织、工会、妇联、共青团、 行业协会等 非正式群体:学生社团、兴趣小组(工厂、农 村和街道)、各种业余文艺、体育团体等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理 解思想品德结构和思想品德形成、发展 的过程及规律;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 的要素、阶段、环节和特点;能联系实 际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矛盾和规律进 行分析和阐述。 教学重点与难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 矛盾和规律
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 的要求,根据受教育者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和发 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 有组织的教育影响,促使受教育者产生内在的 思想矛盾运动,以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思想 品德的过程。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和 受教育者接受教育影响相统一的过程。
2、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 中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的对象(依托) 3、教育介体(教育内容和教育方 法):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 者用来影响受教育者的一定社会所要 求的思想品德规范以及教育活动的各 种方式与手段(纽带)
三、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环节
1.制订思想政治教育方案 (1)搜集信息,发现问题 一是“广”,围绕特定目标或问题所获取的思 想信息,相对的全;二是“准”,制订方案所 需要的思想信息必须具有客观性、真实性;三 是“精”,有序的、有系统的、高质量的思想 信息;四是“快”,及时有效的思想信息。 做好信息收集工作:教育者首先必须要具备明 确的信息观念,要加强调查研究,要对收集的 信息进行研究,掌握思想信息处理的科学程序。
1、内在思想矛盾转化过程
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发展过程,是在一定外界环境
影响下人们内在的知、情、信、意、行等要素辩证运动、 均衡发展和从知到行的转化过程。 在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过程中,知、情、信、意、行五 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 辅相成的。知是情、信、意的基础,是行为先导;情是 知、信、意的催化剂,是行的推动力;信是知、情、意 的综合,是行的强大动力和精神支柱,是思想品德的形 成发展的关键;意是知、情、信的必然体现,是行的杠 杆,是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内在条件;行则是知、情、 信、意的辩证运动的外在表现和一般结果,是进一步强 化和巩固知、情、信念的基础。
四、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特点
1、明确的计划性和鲜明的 正面性 2、突出的复杂性和广泛的 社会性 3、积极的引导性和明显的 长期性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矛 盾与规律 一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矛盾 (一)基本矛盾:一定社会的思 想品德要求与受教育者的思想 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为什么说它是基本矛盾呢?
知,即思想品德认识(先导)
情,即思想品德情感(催化剂) 信,即思想品德信念(关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