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学习及学习的理论1
合肥学院教育系
教育心理学
• 1.言语信息的学习:学生掌握的是言语信息传
递的内容,学习结果也是以言语信息表达。通 常帮助学生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 2.智慧技能的学习:要解决“怎么做”的问题 ,用以对外界的符号、信息进行处理加工。表 现为运用符号办事的能力。 • 3.认知策略的学习:认知策略是学习者用以支 配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和思维的、有内在 组织的才能,这种才能使得学习过程的执行控 制成为可能。认知策略具有调控执行过程的功 能,它能激活和改变其他
• 学习是心理潜能或行为(经验)的稳定持久的变化
问题1:经验从何而来↗来自先天和遗传――天赋论
• •
↘来自后天实践―――学习论
合肥学院教育系
教育心理学
问题2:有机体如何从后天生活中获取经验 ↗来自先天―――天赋论 主观经验→来自活动内化――内化论 ↘来自后天―――经验论 ↗刺激反应之间形成联结获取经验――联结论
•
• 7.规则和原理学习:掌握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
•
• 8.解决问题的学习:学会在不同条件下运用规
•
合肥学院教育系
教育心理学
• (四)按学习方式和学习经验性质
•
•
接受学习:学习者通过别人传授和自己建构来 ↗ 获取经验
• 1、学习方式 • ↘发现学习:学习者通过自主活动和探究来获取
•
经验
• 2、学习经验↗机械学习:学习所获经验与学习者原有经验没 • 的性质 有建立实质性联系; • ↘有意义学习:学习者利用原有经验进行的学
教育心理学
• 学习过程。认知策略与智慧技能的不同在于智 慧技能指向学习者的外部环境,而认知策略则
支配着学习者在对付环境时其自身的行为,即 “内在的”东西。是学习者用来“管理”他的 学习过程的方式。 • 4.态度的学习:态度是影响着个人对某种事物 、人物及事件的选择性倾向。通过学习获得的 内部状态。 • 5.运动技能的学习 • 学习如何通过练习,由肌肉、骨骼、躯体、四 肢去完成协调统一的活动。
合肥学院教育系
教育心理学
• 7.作业阶段:是通过反应发生器激起反应器活
动,使学习付诸于行动,即完成新作业或新操 作,是获得解决问题能力的初步表现。这一阶 段相应的内在学习条件是反应。 • 8.反馈阶段:学习者完成了新作业并意识到自 己已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即期望已经实现),从 • 而使学习动机得到了强化。它是学习过程最后 阶段。本阶段相应的内在学习条件是强化。
•
合肥学院教育系
教育心理学
• 经验的改造及改组的历程; • ----杜威 • 由于过去的经验而获得,不依赖于暂时的
疾病、疲劳或药物等身心状态的变化,而 是比较持久的行为或行为可能性的变化。 • -----山内光哉 1986 • 个体经练习或经验,使其行为产生较为 持久的改变的历程。 • -----张春兴 1994
合肥学院教育系
教育心理学
• 学生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
划、有组织地掌握系统科学知识和技能, 发展各种能力,形成一定世界观与道德品 质的过程。 • -----学生学习
合肥学院教育系
教育心理学
• 二、学习的类别
• (一)按学习的主体划分:
• 1.动物学习:动物为求得生存而适应环境进行的
•
学习。 传递下,以语言为中介,自觉、积 极主动掌握社会和个体经验的过程
• • •
合肥学院教育系
组合成系列,完成较复杂任务。(动 作技能的学习); 即言语连锁化;
教育心理学
• 4、言语联结学习:形成一系列的言语单位的联结
• 5.辨别学习:学会区分类似刺激,并对每种刺激
•
作出适当反应;
队同类事物的抽象特征作出反应。 之间的关系。 则或原理解决问题,以达最终目的
• 6、概念学习:学会认识异类事物的共同属性,并
1.学习的一般定义: • 学习是有机体在后天生活过程中经过练习 或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内部心理的比较持 久的变化过程。 • 2.人的学习及其特点:
• •
合肥学院教育系
教育心理学
• 2.人的学习及其特点:P114 • (1)从内容上看:动物的学习仅仅是掌握个体经验;
人的学习,不仅掌握个体经验,而且更重要的是以个体 的形式掌握社会经验。这是因为动物的个体所积累的经 验无法以物化的形式保存,个体经验随个体消亡而消亡。 而人类的实践活动是有目的有意识的,并以一定的方式 (语言、文字、物化的)将经验客体化,并保存下来, 所以,每一个个体都能以个体形式掌握这些社会经验甚 至是社会历史经验。(社会性) • (2)从方式上看:动物学习主要是一个自发的过程, 而人的学习是在社会传递之下,以语言为中介实现的。 因为人的学习是掌握客体化的社会历史经验,必须在成 人的指导下,先以动作,再以语言进行学习,认识周围 工具世界,掌握抽象知识。(以语言为中介) • (3)从性质上看:人的学习是自觉的、有目的、积极 主动的过程,动物的学习是不自觉的、消极被动适应生 存环境。(主动性)
•
习,使新旧经验之间建立实质性联系
•
合肥学院教育系
教育心理学
• (五)按学习内容划分
• 1.知识学习:掌握反映客观事物的属性、联系与
•
关系的知识或知识体系。 活动方式为目的的学习。包括动作 技能学习和智力技能学习。 规范为目的的学习。
• 2.技能学习:以掌握顺利进行某种活动所必须的
• •
• 3.社会行为规范的学习:以掌握一定社会行为
合肥学院教育系 教育心理学
学习主体
学习内容 不仅掌握个 体经验而且 掌握社会经 验(具有社 会性) 掌握个体经 验
学习方式
学习性质
人
以语言为中 有目的 介,通过社 自觉 会传递实现 主动 的 自发进行 不自觉 消极 被动
教育心理学
动物
合肥学院教育系
• 人的学习: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在社会
传递下,以语言为中介,自觉、积极主动 掌握社会和个体经验的过程。 • ----狭义学习
合肥学院教育系 教育心理学
• 我国古代学者们实际上是把学习过程划分“立志、博 •来自• • • • • • • • •
学、审问、慎思、明辨、时习、笃行”这七个阶段的。 “立志”是指学习者必须确立学习志向,形成学习动 机 “博学”是指学习者要广泛地去获取丰富的感性知识 和 书本知识; “审问”是指学习者要详尽地考察、探究学习中所产 生 的一切疑问; “慎思”是指学习者在学习中要认真、严谨地进行思 考 “明辨”是指学习者在学习中要确切地分清所学知识 的 真伪、是非。 “时习”是指学习者在学习中要及时、经常地进行温 习 “笃行”是指学习者要把所学得的道理,切实地体之 于身、付诸实践。 教育心理学 合肥学院教育系
合肥学院教育系
教育心理学
•加
涅 对 学 习 的 看 法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 1.动机阶段:有效的学习必须要有强烈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不是学习活动本身,却是整个学习活动的准备 阶段。教师可以利用诱因使学习者对学习的结果产生期 望,来激活学习的动机。这以阶段的内在学习条件就是 期望。 • 2.领会阶段:有了一定学习动机的学习者就会对与学 习动机有关的信息特别加以注意,对经过感觉登记的信 息予以筛选,虑掉无关信息。这一阶段的内在学习条件 就是选择性注意。 • 3.习得阶段:凭借头脑中的模式识别系统,将所注意 到的信息从其他信息中分化出来,进行知觉编码,并储 存在短时记忆中,成为能持久保持的信息。这一阶段的 内在学习条件就是编码、存入。
•
合肥学院教育系
教育心理学
• 三、学习的过程及学习条件 • (一) 我国古代思想家的看法 • 孔子在《礼记· 月令》篇中有“鹰乃学习”一语, 这里的“学”的原意与“效”相同,“习”指 的是“鸟频频飞起”, • “学”:指获得知识技能的过程↗ “学” • ↘ “思” • “习” :指巩固知识与技能的过程↗ “习” • ↘ “行” • 因此,学习实质上是学、思、习、行的总称。
教育心理学
合肥学院教育系
• 4.保持阶段: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大多是以原来的物理
形态(语音或图像)存在的,保持的时间短。如果要使 信息长期永久保存,必须对这些信息作进一步加工,通 过复述强化的方式,采用语义编码形式(形象的或概念 的)储存在长时记忆中。本阶段相应的内在学习条件是 记忆贮存。 • 5.回忆阶段:寻找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知识,使其复 活的过程。这一阶段的内在学习条件就是信息提取(检 索)。 • 6.概括阶段:指把已经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各种 新的情境中,这一阶段的内在学习的条件就是迁移。
第二章 学习及学习的理论
合肥学院教育系
• 第一节
• 一、什么是学习
学习的 概 述
• (一)有关学习的若干观点
• • • • •
1.中国古代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呼? ------《论语· 学而》 鹰乃学习 ------《礼记· 月令》
合肥学院教育系 教育心理学
• 2.现代人的观点:
一个主体在某个现实情境中的重复经验引 起的、对那个情景的行为或行为潜能变化。这 种变化是不能根据主体的先天反应倾向、成熟 或暂时状态(疲劳、醉酒、内驱力)来解释的 • ------ 1987 鲍尔、希尔加德; • 学习是指因受强化练习而发生的反应潜能 上较为持久的变化。 • -------G.A.金布尔
合肥学院教育系
教育心理学
• 3.学生学习的特点:P115
• (1)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学生不可能事事实践;即便
要有一定的实践做基础学生时间活动的目的与方式与成人 也不一样,着就要求教师要把学校生活与实际生活及学生 原有经验联系起来进行教学。 • (2)学生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有计划、有目的和有组 织进行的:教师既有知识又了解学生学习特点,因此,能 在段时间内,采用有限方式,帮助学生学习。 • (3)学生学习具有一定被动性:学生学习是为了适应将 来的的环境而非当前的环境。当学生意识不到当前学习与 将来生活的关系是,就不愿为学习付出努力。需要教师来 培养激发学习的主动性有积极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