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家庭食品安全指南(电子版)

家庭食品安全指南(电子版)

劣质食醋:色浅淡,发乌,无香味,口味 单薄,除酸味还有明显苦涩味,有沉淀或悬浮物。
假食醋:冰醋酸兑水配制,外观颜色浅淡, 开瓶酸气冲眼睛,无香味,口味单薄,除酸味 还有明显苦涩味,常有沉淀或悬浮物。
7
其它日常食品选购
鲜牛奶
鲜牛奶包装不应有胀包,奶液应是均匀 的乳浊液;用搅拌棒将奶汁搅匀,不应有其 它颜色,无不溶杂质,无发粘或凝块现象; 应有鲜美的乳香味,无异常气味;口尝不应 尝出酸味、咸味、苦味、涩味等异味。
肉类:当天或者第二日要吃的肉,最好存放在冷藏室里温度最低的 位置,即底部。
奶酪:奶酪应密封在透气的包装材料中进行储存,奶酪纸是最佳选 择。在存放奶酪前,要清理干净每一块奶酪的表面——用小刀刮去奶酪 表面冒出的多余油脂。
11
冷冻柜
肉类:肉类最好的保鲜办法是 连同原有包装原封不动地放进冷冻 柜。牛羊肉在冷冻柜的最长保质期 为六个月 ; 猪肉、家禽生肉可存四 个月 ; 干腊肉可存放两个月。
鱼:鱼最多可存放在冷冻柜
咖啡:冷冻柜用来存放磨碎的
内半年,其中脂肪含量高的鱼肉最 咖啡豆再好不过了,能全方位保持
好不要超过三个月。可用塑料膜或 其烘焙香味,但要注意密封。
湿润的纸将鱼紧紧包住再放进冷冻
柜。另外还有一个办法,将鱼放到
冷冻柜至结冰,然后拿出将它放入
冰水中,再放回冷冻柜,重复这个
过程,到鱼穿上一件厚厚的“冰服”,
西红柿、马铃薯和笋类:建议存放在干燥低温处,能最大限度地保 持风味。
香蕉、柑橘和甜瓜:这些水果未切开前,最好置于室温下。不过, 一旦被切开,就要用保鲜膜裹好放进冰箱。
面包类:刚生产的面包,建议用锡箔纸密封或放在塑料袋里,以减 少水分流失,室温中最多保存两天。
蛋糕:整块蛋糕若密封在食品袋中,室温下能保存约一周。已经切 开的蛋糕的储存时间相对较短,大概是三到四天。
食用油:通常的保质期是 18 个月,这是以包装未开封为前提的。开 封后食用油的保质期会相应缩短,最好 3 个月内食用完。
米面:米面的保质期常温下是 6~12 个月不等。如果在北方,只要不 放在高温潮湿的地方,储藏条件也正常,可以延长到 24 个月。但米面一 旦发霉,绝不可食用。
酒类:11~12 度的省优级熟啤酒为 4 个月,普通熟啤酒为 2 个月 ;10.5 度的熟啤酒为 50 天 ; 果酒为 6 个月 ; 汽酒为 3 个月。
食品选购 指南
肉类选购
鲜肉:新鲜肉肌肉有光泽,色红均匀,脂肪整洁;具有肉类新鲜 的正常气味;外表微干或湿润,不黏手,有弹性。
冻肉:质地好的冻肉色红均匀,脂肪洁白有光泽,无霉点。肉质 紧密,手摸有坚实感,外表及切面微湿润,不黏手,无异味。
肉糜:新鲜的猪肉肉糜呈淡粉红色,有光泽,有透明的质感;富 有弹性;用手捏一点肉糜,不应有粒子等异物;无肉臊气、肉腥气等 异味。
8
第二章
食品贮存指南
食品安全很重要,如何保存需留意。 生熟食品要分开,保存温度要牢记; 冰箱空气要流通,食物太满是禁忌; 分类储存效果好,大块食物要切开; 热食剩饭先冷却,冰箱清洗要及时; 保存日期需谨记,食品安全记心中。
不同场所的各类食品保存方法
室温干燥处
大蒜和葱类:存放在干燥低温处,最多能放两周。若放冰箱,它们 的水分和味道都会流失,还会让冰箱里的味道变得难闻。
最后将其放入冷冻柜。
柑橘汁:自家制作的鲜榨柠檬、 酸橙、葡萄柚、橘子等果汁,可以 放在保鲜袋里密封后置于冷冻柜。
12
食品贮存 指南
常见食品保质期一览表
乳品:新鲜乳品冷藏保质期通常是 7 天,如果暴露在常温下,几小 时就会腐败变质。
奶粉类食品:马口铁罐装密封充氮包装为 24 个月,非充氮包装为 12 个月,玻璃瓶装为 9 个月,塑料袋装为 6 个月。
6
假盐辨别方法
看外包装:私盐贩一般提前做好小包装, 因此,包装袋的边上会看到明显的三条折痕。 而正规的是现场包装,不会有折痕。
防伪查询:每袋食盐的包装上都会有查 询电话和防伪密码,消费者买盐后可以根据 公布的查询电话、密码,当场电话查询。
碘盐试剂:私盐一般不加碘,将盐倒出 后, 滴 上 几 滴 碘 盐 测 试 液; 含 碘 的 食 盐 就 会 马上变蓝色,而不含碘的盐则不会变色。
草本类:存放紫苏、西芹、香菜和其他草本植物应像放置鲜花一样, 修剪茎干末端,放在装水的瓶子中。松松地用塑料袋盖住,这样至少能 保鲜一周。
10
食品贮存 指南
食品储藏柜或食物密封罐
谷物类:一般来说,谷物最多能保存六个月。一旦打开包装袋,最 好把它们放在密封食品罐里。
坚果类:尽量将坚果类食品放在密封食物罐中,能保持其水分。若 想完全保留其新鲜口味,不妨保留它们的外壳。
家庭食品 安全指南
Family Food Safety Guide
中国医药报社 2016.5
目录
第一章
食品选购指南
5/ 水产品选购 5/ 肉类选购 6/ 调味品选购
6/ 如何鉴别地沟油? 7/ 假盐辨别方法 7/ 酱油 7/ 食醋 8/ 其它日常食品选购 8/ 鲜牛奶 8/ 奶粉 8/ 酒类 8/ 茶叶
看瓶盖。好的产品的瓶盖,应该是制造精细、盖体圆润、形状统一、 盖上的图案、文字相当清晰、封口严密、很少出现漏酒现象。
看酒液。一瓶质量正常的酒,酒色应清澈、透明、富有光泽。
茶叶
手轻握茶叶微感刺手,用姆指与食指轻捏会碎的茶叶为好; 茶叶叶片形状、色泽整齐均匀的较好; 各种茶叶成品都应符合其标准的色泽和香气; 少苦涩、带有甘滑醇味,能让口腔有充足的香味或喉韵者为好茶; 茶汤要澄清鲜亮带油光,不能有混浊或沉淀物产生。
面包糕点:一般冬季 7 天,春季 3~5 天,夏季 1~2 天。因为含有水分, 如果保存不当,面包糕点也许隔天就会发霉,一旦发霉,必须弃食。
蛋类:没有固定的保质期,3~5 周内一般都是没有问题的,但蛋类每 过一个星期,质量就会下降一个等级,必须尽快食用。
13
冰箱储存食物的十大误区
1. 食物包装袋没有认真封口
纠正措施:用保鲜膜包装的食物 买回家后如果暂时不吃,应去掉原包 装,用干净的塑料袋或保鲜膜重新包 装好后,再放进冰箱。
3. 储存容器过大
食物少而容器过大,容易导 致食品表面变硬,并加速其腐败 变质。
纠正措施:食物与储存容器 应尽可能匹配,所留空隙尽量小。
14
食品贮存 指南
4. 大块食物不拆开储藏 5. 不留意冰箱温度
26/ 意外 1:鱼刺卡到喉咙 26/ 意外 2:食物呛进气管 26/ 意外 3:连续性打嗝
27/ 饭桌上的卫生隐患
3
第一章
食品选购指南
身体健康很重要,食品安全要记牢。 选购食品有技巧,六类产品不能要; 无证无照无保障,三无食品不能要; 标签不全隐患多,成分不明不能要; 打开包装看质量,变色变味不能要; 假冒伪劣防上当,以次充好不能要; 露天经营易污染,卫生不严不能要; 过期食品易中毒,腐败变质不能要。 买卖票证记得要,投诉就找 12331。
第三章
食物烹饪指南
18/ 去除果蔬农药残留 19/ 辨析有毒的食物
19/ 青西红柿 19/ 鲜黄花菜 19/ 发芽的土豆 19/ 未腌透的咸菜
20/ 不能吃的 7 大肉类 20/ 禽“尖翅”不能吃 20/ 兔“臭腺”不能吃 20/ 羊“悬筋”不能吃 20/ 畜“三腺”不能吃 20/ 鱼“黑衣”不能吃 20/ 鸡头不能吃 20/ 猪脖子的肉疙瘩不能吃
第二章
食品贮存指南
10/ 不同场所的各类食品保存方法 10/ 室温干燥处 11/ 食品储藏柜或食物密封罐 11/ 冰箱冷藏室 12/ 冷冻柜
13/ 常见食品保质期一览表
14/ 冰箱储存食物的十大误区
14/ 食物包装袋没有认真封口 14/ 不换原包装,直接入冰箱 14/ 储存容器过大 15/ 大块食物不拆开储藏 15/ 不留意冰箱温度 15/ 塑料外卖盒循环利用 15/ 冰箱门上乱放食物 16/ 把太热的食物放入冰箱 16/ 冰箱里的剩饭不贴标签 16/ 仅靠嗅觉判断是否过期
食品选购 指南
酱油
优质酱油:倒入无色杯内,对光看,其为 红褐或棕褐色,有光亮,倒入白瓷碗汁粘稠度 一致。倒出时碗壁附着一层酱油,有香气,口 尝有鲜味,咸味和甜味。
劣质酱油:呈黄褐色。液面暗淡无光,汁 液稀薄对光可见悬浮物和沉淀物,香气淡,口 味上有酸、苦、涩、焦、霉味。
食醋
优质食醋:具有应有的色泽,有光泽,香气, 酸味柔和,回味绵长,浓度适当,无沉淀悬浮 物及霉花浮膜。
奶粉
真奶粉呈天然乳黄色,有牛奶特有的奶香味,手捏会发出“吱、吱” 声音,口感细腻发粘,无糖的甜味,溶解速度慢;假奶粉颜色较白,细 看呈结晶状,并有光泽,或呈漂白色,奶香味很淡或没有,手捏假奶粉 会发出“沙、沙”的声音,入口后溶解快,不粘牙,有甜味,易溶解。
酒类
看标贴。正规的酒类产品的标贴,所用纸的质量大都精良、图案 分明、文字清晰、色泽鲜明、干净整洁。
猪、牛、羊等大块食物如果不
冰箱温度稍微高几度就可能导
分开储存,一次吃不了,下次再反 致某些食物更快变质。
复解冻,很容易加速食物变质。
纠正措施:冰箱冷藏室和冷
纠正措施:将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食物分成若 冻室的温度应分别低于 4℃和零下
蘑菇:从超市买来的蘑菇最好保留其原有包装。野生蘑菇最好装进 纸袋里,然后放入干燥的抽屉中存放。
绿叶菜:所有绿叶菜,最好都放在扎了孔的塑料袋中并置于冰箱抽 屉里。为防止蔬菜过早腐烂,要将其和易释放出乙烯的水果分开,比如 苹果、芒果、梨和猕猴桃等。
水果:除甜瓜、柑橘和香蕉外,各类水果应放在冰箱中一个独立的 抽屉里,与蔬菜分开。买回家不要过早冲洗,因为多余的水分会加速水 果腐烂变质。整个的柠檬最好室温保存,但已经切开的柠檬应放入冰箱。
四听:取油层底部的油一两滴,涂在易燃的纸片上,点燃并听其 响声。燃烧正常无响声的是合格产品;发出“吱吱”声音的,是水分 超标;发出“噼叭”爆炸声,表明油的含水量严重超标,而且有可能 是掺假产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