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

2013-2014学年度上期高一年级半期考试化学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命题人:高一年级组审题人:廖志诚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O—16 Na—23 N—14 S—32 Fe—56 C—12 Cu—64 Cl—35.5 Ba—137 Al—27 Mg—24 Ag—108第Ⅰ卷选择题(共46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6分)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SO2水溶液能导电,所以SO2是电解质B.Na2CO3既是钠盐又是碳酸盐C.向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固体,由于发生中和反应,溶液的导电能力降低D.NaCl溶液能导电所以NaCl溶液是电解质3.下列实验装置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相应的实验目的的是4.下列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A.将40 g NaOH溶于水并配成1 L的溶液B.0.5 L含49 g H2SO4的溶液C.将1mol Na2O 溶于水并配成1 L的溶液D.含K+为1mol·L-1的K2SO4溶液5.下列关于化学实验安全叙述错误的是A.浓H2SO4沾到皮肤上,先用干抹布擦干,再用大量水冲洗B.实验室固体物质着火可以用细沙覆盖,液体物质着火可以用湿抹布扑盖C.H2还原金属氧化物时,需要先通H2,然后检验H2纯度,再加热金属氧化物D.闻气体气味时,用手在集气瓶口轻轻扇动,让少量气体飘进鼻孔6.下列关于胶体的的叙述正确的是A.向1 mol·L-1氯化铁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OH溶液制取氢氧化铁胶体B.可以用丁达尔现象区别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C.氢氧化铁胶体通电后氢氧化铁胶粒向正极移动D.由0.1mol氯化铁制取的氢氧化铁胶体中,氢氧化铁胶粒数目为0.1N A(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8.下列反应不能用离子方程式CO32-+2H+=CO2↑+H2O表示的是A.Na2CO3+2HCl=2NaCl+CO2↑+H2O B.CaCO3+2HCl=CaCl2+H2O+CO2↑C.K2CO3+H2SO4=K2SO4+CO2↑+H2O D.K2CO3+2HNO3=2KNO3+CO2↑+H2O9.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使紫色石蕊变红色的溶液:Mg2+、K+、SO42-、NO3-B.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Na+、Cu2+、HCO3-、NO3-C.0.1 mol·L-1AgNO3溶液:H+、K+、SO42-、Cl-D.加入铝片产生大量H2的溶液:Mg2+、K+、SO42-、Cl-10.已知还原性S2->I->Fe2+ >Br->Cl-,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Fe3+ 与I-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B.氧化性:Cl2>Br2>I2C.将足量Br2加入到FeCl2溶液中,离子反应方程式为Br2 + 2Cl-= 2Br-+ Cl2D.将Cl2 通入到FeBr2溶液中,Cl2 应优先氧化Fe2+,再氧化Br-11.2.3 g钠投入100g水中,下列叙述述错误的是A.钠浮在水面,熔化成银色光亮的小球B.钠贮存在煤油中C.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25﹪D.反应中转移0.1mol电子12.有Na2CO3、AgNO3、BaCl2、HCl及NH4NO3无标签溶液,为鉴别它们,取四支试管分别装入一种溶液,向上述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许剩下的一种溶液A,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有三支试管出现沉淀时,则A是AgNO3溶液B.若全部没有什么现象变化时,则A是NH4NO3溶液C.一支试管出现气体,两支试管出现沉淀时,则A是HCl溶液D.若只有两支试管出现沉淀时,则A是BaCl2溶液13.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用过量NaOH溶液吸收SO2:OH-+SO2= HSO3-B.Ca(HCO3)2溶液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HCO3-+Ca2++OH-= CaCO3↓+H2OC.Fe3O4溶于稀盐酸:Fe3O4+8H+ =3Fe2++4H2OD.NaHSO4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使SO42-恰好完全沉淀:Ba2++2OH-+2H++SO42-=B a SO4↓+2H2O14.下列关于Al与Fe的叙述中,一定相等的是A.Fe分别与盐酸和氯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物的价态B.等质量的Fe分别在空气中氧化或与水蒸气高温反应转移的电子数C.相同状况,等质量的Al分别与足量盐酸或NaOH溶液反应生成的H2体积D.等浓度等体积的盐酸和NaOH溶液分别与足量Al反应生成的H2质量15.下列关于CO和N2的判断错误的是A.体积相等时质量一定相等B.电子数相等时具有相等的原子数C.同温同压下质子数相等则体积相等D.质量相等时具有相等的分子数16.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2.7g金属铝与足量盐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为0.3N AB.常温常压下,92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 N AC.0.5 mol/L Fe2(SO4)3 溶液中,SO42-的数目为1.5N AD.C2H4和C3H6的混合物ag,所含原子总数为3aN A/141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2H2S+ SO2 =3S+2H2O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2:1B.4Zn+10HNO3=4Zn(NO3)2+NH4NO3+3H2O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5:2C.3I2 + 6KOH5KI + KIO3 + 3H2O中,被氧化和被还原的碘元素物质的量之比为1:5 D.2FeS+ 6H2SO4(浓)Fe2(SO4)3+ 3SO2+ 2S↓+ 6H2O中,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和发生还原反应的硫元素物质的量之比为2:318.硝酸铵(NH4NO3)在不同条件下分解可得到不同的产物,下列各组物质中肯定不可能是硝酸铵分解产物的是A.HNO3、NO、H2O B.N2、HNO3、H2O C.N2、O2、H2O D.N2O、H2O19.可能由Al、Mg、Cu、Fe中的若干金属组成的合金2.4克与足量的硫酸溶液反应,产生标准状况时的氢气2.24L,则关于合金的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定有Mg B.若有Al则一定有FeC.若有Cu则一定有Al D.若有Mg则一定有Cu20.锑(Sb)在自然界一般以硫化物的形式存在,我国锑的蕴藏量占世界第一。

从硫化物中提取单质锑一般是先在高温下将硫化物转化为氧化物,再用碳还原:2Sb2S3+3O2+6Fe=Sb4O6+6FeS①;Sb4O6+6C=4Sb+6CO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②说明高温下Sb还原性比C强B.反应①②中氧化剂分别是Sb2S3、Sb4O6 C.每生成1 mol Sb时,反应①与反应②中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3D.反应①中每生成1 mol FeS时,共转移2mol电子21.8.8g FeS与400mL 1mol/L硝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产物为Fe2(SO4)3和Fe(NO3)3、X 、H2O,则X为A.N2 B.N2O C.NO D.NO222.在mg 浓度为c mol·L-1,密度为ρg/cm3的浓硫酸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稀释成浓度为c/2 mol·L-1的硫酸,则加入水的体积为A.小于m mL B.等于m mL C.大于m mL D.等于m/ρ mL23.标准状况下将VLHCl溶解在1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1g/mL),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 g/mL,质量分数为w,物质浓度为c mol/L,则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A.ρ=(36.5V+22400)c/V B.c=1000Vρ/(36.5V+22400)C.V=22400w/[36.5(1-w)] D.ρ=36.5c/(1000w)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4分)二、(本题共2个小题,共26分)24.两种常见的非金属元素A与B,与常见的三种金属元素C、D、E,A的一种单质是自然界硬度最大的物质,B与C的单质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淡黄色化合物X,D的单质既能与盐酸、也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H2。

E的单质在B的单质中燃烧火星四溅,生成一种黑色固体Y。

请回答下列问题:(1)物质X的名称。

(2)将D的单质用砂纸打磨,然后灼烧,液态的D并不滴落的原因。

(3)写出E的单质与H2O加热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分析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4)ag C的单质投入足量CuSO4溶液中,下列实验现象正确的有。

A.钠沉在溶液底部B.熔化成银色光亮的小球C.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声音D.生成红色固体物质可能的离子方程式为。

将所得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可得到g固体。

(1)实验室模拟海水的蒸馏,需要的玻璃仪器有:酒精灯、蒸馏烧瓶、温度计、牛角管、、。

(2)含Br2的空气从海水中出来之后,用SO2水溶液吸收,生成物中检验出大量的SO42-,Br2与S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检验SO42-的实验方法为。

(3)从溴水中萃取溴时,能选用CCl4从溴水中萃取溴的原因是(已知溴与CCl4不反应):①;②。

(4)粗盐含Ca2+、Mg2+、SO42-,在提纯过程中,步骤之一是需要加入过量Na2CO3溶液,该步骤涉及的离子方程式有。

m g 粗盐提纯后得到n g纯净的NaCl固体,则m与n的大小关系为。

A.m>n B.m<n C.m=n D.无法确定三、(本题共1个小题,共14分)26.某溶液可能含Cl-、SO42-、CO32-、Cu2+、Ba2+和Na+。

探究小组为了确定该溶液中离子的组成,取该溶液100mL进行以下实验:(填写下表空格)(1)步骤二过滤所需玻璃仪器有。

(2)步骤三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若100mL溶液中含有0.3mol Na+,则向步骤三的滤液中加入足量AgNO3溶液,过滤、洗涤、干燥,可得到g白色沉淀。

四、(本题共1个小题,共14分)27.某课外活动小组用题图探究铝镁合金的组成。

(1)A中试剂为1mol/L的NaOH溶液。

该小组欲配制240mL1mol/L的NaOH溶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取用240 mL的容量瓶B.应称量的NaOH固体质量为10.0gC.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蒸馏水与刻度线相切,所配溶液浓度偏小(2)实验前将铝镁合金在稀酸中浸泡目的(用离子方程式表示):①;②。

(3)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4)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若实验用铝镁合金的质量为a g,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后测得氢气体积为b L(已换算为标准状况),B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g。

(6)另一活动小组称取a g合金,与足量HCl溶液反应得到标准状况时的氢气c L,铝镁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为。

成都七中2013—2014学年度上期高一年级半期考试化学答案24.(1)过氧化钠(1分) (2)Al 熔点低,氧化铝熔点高,所以熔化的铝被氧化铝兜着,2Fe 3O 4+4H 2↑(方程式2分,单线桥2分)(4)BC(2分) 2Na+Cu 2++2H 2O=Cu(OH)2↓+2Na ++H 2↑(2分) 40a/23(2分)25.(1)冷凝管、锥形瓶(各1分) (2)2H 2O+SO 2+Br 2=4H ++2Br —+SO 42—(2分)取少量吸收液于试管,先加入盐酸,再加入BaCl 2溶液,若生成白色沉淀,则吸收液中含有SO 42-(2分) (3)CCl 4与水互不相溶;溴在CCl 4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各1分)(4)Ba 2++CO 32-=BaCO 3↓(2分)、Ca 2++CO 32-=CaCO 3↓(2分) D(2分)26.步骤一 CO 32-(1分) CO 32-与Cu 2+不共存,会生成沉淀(1分) 步骤二 3(2分) 步骤三 SO 42—(1分) 电荷守恒(2分)(1)烧杯、漏斗、玻璃棒(各1分) (2)Ba 2++ SO 42—=BaSO 4↓(2分) (3)71.75(2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