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地理》历年高考题精选)

《中国地理》历年高考题精选)

《中国地理》历年高考题精选一、选择题[考题1] 下列几组省区(市)按①-②-③-④排列的是A. 山东-四川-西藏-江苏B. 河北-新疆-青海-广东C. 浙江-辽宁-湖北-北京D. 安徽-重庆-湖南-河南【20XX年北京高考题】[考题2] 我国东西走向的山脉有A.冈底斯山、横断山、大兴安岭B.天山、秦岭、南岭C.长白山、太行山、贺兰山D.喜马拉雅山、祁连山、小兴安岭【1998年全国高考题】[考题3] 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既有自然条件因素,又有社会经济因素。

上海市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又位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读“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回答第13、14题:13.根据雨带在Ⅰ、Ⅲ地区的时间,可以推论,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A 4~6月B 6~7月C 6~8月D 5~8月14.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Ⅰ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A 南旱北涝B 南北皆旱C 南涝北旱D 南北皆涝【20XX年上海文科综合卷高考题】[考题注:运距=旅客周转量/客运量7.20XX年我国铁路客运与公路客运相比较A.铁路客运的平均运距与公路相当B.公路在短途客运方面占有显著优势C.铁路短途旅客周转量与公路相当D.铁路客运的平均运距相当于公路的3倍8.1980—20XX年间,我国铁路交通A.在客运中的比重稳步提高B.单位营运里程的客运量呈下降趋势C.与公路交通相比,客运的平均运距增长较慢D.与公路交通相比,旅客周转量增长较快9.我国的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近年来A.青藏铁路已全线贯通B.沿海货运港口均已改造为集装箱码头C.公路的通过能力有了较大提高D.除西藏外,全国省级行政中心均建有航空港【20XX年湖北高考题】[考题5] “五一”、“十一”假期已成为我国国内旅游的黄金周。

某些景区面对急剧增多的游客,做出了限制游客人数的规定。

其主要目的是(双项选择)A、保护景区环境B、限制到达当地的游客数量C、控制当地的交通流量D、保障旅游质量【20XX年江苏高考题】[考题6]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双项选择)A.冬小麦与春小麦主要产区的分界线B. 农区畜牧业与牧区畜牧业分布的界线C.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界线D.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的界线【1999年上海高考题】[考题7] 右表是20XX年我国a、b两个省区农作物播种面积(万公顷),a、b省区分别是A 内蒙古、江苏B 广西、黑龙江C 湖北、甘肃D 河南、新疆【20XX年全国春季高考题】[考题8] 下列关于我国农产品生产基地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 糖料作物基地集中在华南地区B 全国性商品棉基地集中在西北内陆C 全国性商品粮基地分散在各大农业区D 饮料作物——茶叶主要产区在南方丘陵山地【20XX年上海高考题】[考题9] 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分别集中在A.低纬度季风区;中纬度沿海地区B.热带和亚热带季风区;温带沿海地区C.低纬度大陆东岸地区;中纬度大陆西岸地区D.热带和亚热带季风区;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及温带季风区【20XX年广东高考题】[考题10]图5为某地区的平面图,图6为图5中河流R的纵剖面图,表2为图5中P地的月平均温度和月平均降水数据。

据此回答23—27题。

(以下题目均双项选择)表223.根据表2的气候数据,判定P地所在地区属于A.亚热带B.温带C.季风气候D.大陆性气候24.河流R的水源补给主要来源于A.夏季降水B.春季降水C.深层地下水D.冰川融水25.近年来,河流尾闾地区的农业区不断缩小,尾闾湖基本消失,主要原因可能是A.中上游地区工业生产发展B.臭气层空洞C.中上游地区沙尘暴增加D.中上游地区农业用水量增加26.近年来,分布于冲积—洪积扇前缘的泉水大量消失,主要原因可能是A.温度下降B.温度升高C.上游森林被大量砍伐D.过量抽取地下水27.协调本地区发展和环境之间关系的途径有A.增加移民B.控制人口数量C.扩大耕地面积D.保育天然植被【20XX年广东高考题】[考题11]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该地区以城市群为龙头带动了区域经济的起飞。

回答10~15题。

10.长江三角洲地区与城市带发育不相关的自然因素是A 气候温和湿润B 河网密集C 矿产资源丰富D 临江面海的地理位置11.该地区经济高速增长的根本原因是A 市场机制比较成熟B 特色经济形成规模C 积极参与国际竞争D 第一产业发展迅速13.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国家倡导长江三角洲等经济发达地区支援西部地区,从全局上看主要是为了A 利用西部的大量富余劳动力B 提供西部所需的大量建设资金C 向西部提供人才、技术支持D 保持东西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15.某外商欲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建立集成电路生产厂,选择厂址时优先考虑的因素有①临近原料地②靠近市场③有高素质的科技人员④临近机场和高速公路A ①②③B ②④C ③④D ①③④【20XX年全国高考题】[考题12] 图5是在我国某区域沿不同纬度所做的地形剖面组图。

读图5回答14—17题。

14、①、③、④、⑤所代表的地形单元分别为A、太行山、山东丘陵、黄土高原、华北平原B、大兴安岭、长白山、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C、贺兰山、太行山、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D、大兴安岭、山东丘陵、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15、①山脉南北绵延约A、200千米B、700千米C、400千米D、1400千米16、L段(①、②两山之间)的实际距离约为A、50千米B、100千米C、300千米D、500千米17、适宜在⑤地区大面积种植的农作物有A、春小麦、亚麻、甜菜B、冬小麦、玉米、水稻C、棉花、春小麦、大豆D、油菜、茶叶、春小麦【20XX年江苏高考题】[考题13] 著名的“春城”昆明市气候宜人,环境优美,基于这个地理特点,昆明市提出了建设湖滨生态市的发展战略。

但是滇池水环境污染问题成为实施这一战略的障碍。

回答5—7题。

5.昆明气候四季如春的决定性因素是A.西南季风的持续影响B.临近滇池和森林植被覆盖率高C.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共同影响D.比较低的纬度位置和比较高的海拔高度6.滇池被誉为“高原明珠”,其海拔高度在A.800~1000米之间B.1800~2000米之间C.2800~3000米之间D.3800~4000米之间7.昆明市实施建设湖滨生态城市发展战略的主要对策之一是()A.填埋严重污染的滇池水域,借此拓展城市新区B.全面实施环滇池截污工程和生态恢复工程C.环湖大规模建设滨水型城市新区D.把昆明市区耗水量大的工业企业迁至滇池湖畔【20XX年广东高考题】[考题14] 图1是我国某地区水系和铁路分布图。

读图回答4—7题。

1、该地区铁路线分布的共同特点是基本上A、沿山谷延伸B、沿山脊延伸C、沿等高线延伸D、沿经纬线延伸2、该地区中低产田较多的主要原因是A、热量不足B、水分不足C、土壤贫瘠D、耕作粗放3、该地区因地制宜解决农村生活能源问题的最佳途径是A、建小水电站B、开采小煤窑C、钻小气井D、上山砍柴4、为促进该地区农业的发展,应该A、大力发展商品粮生产B、大力种植牧草,发展乳畜业C、建立大型农场,种植橡胶等作物D、加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20XX年江苏高考题】[考题15] 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油气资源丰富。

回答10—12题10.该地区土地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是() A.地势较高,降水稀少B.过度樵采、放牧和农垦C.环境污染加剧D农业集约化经营11.西部大开发首先要() A.发展高新产业,加快城市化进程 B.人口外迁,减轻环境压力C.治水改土,改造低产田D.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12.“西气东输”的主要原因是() A.西部资源开发成本低B.东部市场需求量大C.地势西高东低,便于管道输送D.东部靠海,便于出口【20XX年江苏高考题】二、综合题[考题16] “民以食为天,粮以土为本”。

农业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

回答:(2)中国人均耕地面积约为世界人均数的三分之一。

近年来中国耕地不断减少,如20XX 年耕地净减少253.74万公顷。

用地理知识分析造成耕地减少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原因。

(8分)【20XX年北京高考题】[考题17] 读图8,完成下列要求:(30分)(1)在图中标注出该区域的最高点(以H表示),该点海拔约米。

(2)在地形图下的网格中,画出沿AB线的地形剖面图。

(3)在剖面图上标出M、N两点,将地形分成3类,分别实行封山育林、经济林种植和适度规模的农业种植。

对你的地形划分和土地利用方案加以简要说明。

(4)在图示区域内,拟修建一个小型水库。

从地形特点考虑,选择水坝的最佳位置,用“//”标注出。

【20XX年广东高考题】[考题18] 图4、图5分别是我国华北某地地形图和气温降水图,读图并完成下列要求:(1)请在给出的方框内画出自甲至乙的地形剖面。

(7分)(2)图5中丙地某日的降水类型可能为(4分)(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入题后括号内)A.对流雨+台风雨B.锋面雨+地形雨C.对流雨+锋面雨D.地形雨+对流雨(3)若此次降水为上述类型,请叙述其成因。

(9分)(4)此次降水对内地的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4分)(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入题后括号内)A.侵蚀作用B.风化作用C.堆积作用D.搬运作用【20XX年全国老课程卷高考题】[考题19] 读图8,回答:(1)图示地区地形复杂,地热。

(3分)(2)PQ线的东南部属于(地形区),该地形区的气温、降水特征是。

(9分)(3)内力作用在图示地区的具体表现有哪些?(8分)(4)PQ线的东南部与西北部相比,人口密度较大的是,造成两地人口密度不同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6分)【20XX年北京高考题】[考题20] 万里长江从雪山走来,东海奔去。

长江源头光照资源丰富,但终年积雪,其主要原因是和;建设三峡水利枢纽既有利于开发长江的,也有利于防御;带动长江流域经济起飞的龙头是开发区。

长江流域旅游资源丰富,请写出该流域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的名称——。

(不能单填城市名称)【20XX年上海高考题】[考题21] 阅读以下关于长江输沙量变化的报道,回答:据新闻媒体最近报道:“每年,长江水滚滚东流,泥沙俱下,其中一半左右在长江口至杭州弯北岸一带沉积,上海就是在河口滩涂上‘日长夜大’的,上海土地面积的62%来自长江泥沙的堆积,而未来长江口泥沙淤积成的滩涂,是上海后备土地资源的主要来源。

据统计,1949年至1984年,长江水年均携带4.86亿吨泥沙入长江口,而1985年至1999年的年均输沙量为3.35亿吨,专家预测,三峡水库蓄水后,长江年均输沙量将继续减少。

”41.根据以上资料计算长江年均输沙量约下降 %。

42.近年来长江泥沙不断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43.滩涂是上海可开发利用的后备土地资源,目前用途主要有(任举4种):44.试分析长江泥沙不断减少对长江口自然环境的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