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目。
高睿幼孤,聪慧夙成,特为神武所爱,养于宫中。
睿读《孝经》,至“资于事父”,辄流涕嘘欷。
十岁丧母,神武亲送至领军府。
为发哀,举声殒绝,三日水浆不入口。
居丧长斋,骨立,杖而后起。
神武崩,哭泣呕血。
及壮,将婚,貌有戚容。
文襄谓曰:“我为尔娶郑述祖女,何嫌而不乐?”对曰:“自痛孤遗,方从婚冠,弥用感切。
”言未卒,呜咽不自胜,文襄为之悯然。
励之勤学,常夜久方罢。
文宣受禅,进爵为王。
睿身长七尺,容仪甚伟,闲习吏事,有知人之鉴。
天保二年,出为定州刺史、六州大都督,时年十七,称为良牧。
六年,诏睿领兵监筑长城。
于时六月,睿途中屏盖扇,亲与军人同劳苦。
定州先常藏冰,长史宋钦道以睿冒热,遣倍道送冰,正遇炎盛,成谓一时之要。
睿对之叹曰:“三军皆饮温水,吾何义独进寒冰!”遂至销液,竞不一尝,兵人感悦。
八年,除都督、北朔州刺史。
睿抚慰新迁,量置烽戍,备有条法,大为兵人所安。
无水处祷而掘井,泉源涌出,至今号曰赵郡王泉。
睿后因侍宴,帝从容谓常山王演等曰:“由来亦有如此长史不?”孝昭帝临崩,预受顾托,奉迎武成于鄹,拜尚书令。
河清三年,用师及突厥至并州。
武成戎服,将以宫人避之,睿叩马谏,乃止。
帝亲御戎六军进止并令取睿节度而使段孝先总焉帝与宫人被绯甲登故北城以望军营甚整。
突厥咎周人曰:“尔言齐乱,故来伐之。
今齐人眼中亦有铁,何可当邪!”乃还。
于是以睿为能,加尚书令,封宣城郡公,拜太尉,监五礼。
晚节颇以酒色为和士开所构。
武成崩,睿与冯翊王润等奏后主云:“和士开不宜仍居内。
”并入奏太后,因出士开为衮州刺史。
太后欲留过百日,睿正色不许。
旦欲入朝,妻子成谏止之。
睿曰:“社稷事重,吾当以死效之。
吾宁死事先皇,不忍见朝廷颠沛。
”入见太后,太后复以为言,睿执之弥固。
出至永巷,被执送华林园,于雀离佛院令刘桃枝杖杀之,时年三十六。
(节选自《北史·高睿传》)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帝亲御戎六军/进止并令/取睿节度/而使段孝先总焉/帝与宫人被绯甲/登故北城以望/军营甚整B.帝亲御戎/六军进止/并令取睿节度/而使段孝先总焉/帝与宫人被绯甲/登故北城/以望军营/甚整C.帝亲御戎/六军进止/并令取睿节度/而使段孝先总焉/帝与宫人被绯甲/登故北城以望/军营甚整D.帝亲御戎六军/进止并令/取睿节度/而使段孝先总焉/帝与宫人被绯甲/登故北城/以望军营/甚整5.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居丧指处在直系尊亲的丧期守制中。
尊亲死后,在家守丧,不办理外事。
B.崩是帝王去世的讳称,古代把天子的死看得很重,常以山塌下来作比喻。
C.受禅是上古时期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禅让制也用于后来的王朝更替。
D.公是古代封建制度五等爵的第一等,封建社会爵位制度严格,不可世袭。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高睿自幼教人抚养,为人十分孝顺。
读《孝经》思念父亲泪流满面,母亲病逝数次哭晕,为神武帝守孝期间长斋念佛,以致骨瘦如柴。
B.高睿好学勤政,深得帝王信任。
北齐建立后.他历经文宣、孝昭、武成等皇帝,多次担任要职,官至太尉、尚书令。
C.高睿奉旨监修长城,与士民同甘苦。
时值盛夏酷暑,有人送来冰块,高睿不忍独自享用,直到冰块融化也没尝一口。
D.高睿敢于犯言直谏,毫不退让。
武成帝去世后,他坚持将太后身边的和士开调任外职,面对太后求情和妻子的劝阻,他不为所动。
7.把文中横线的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
(1)睿抚慰新迁,量置烽戍,备有条法,大为兵人所安。
(2)社稷事重,吾当以死效之。
吾宁死事先皇,不忍见朝廷颠沛。
答案4.C5.D爵位是世袭,或降等世袭。
6.A “长斋念佛,以致骨瘦如柴”指的是为母亲守孝期间的事。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7.(1)高睿抚慰刚迁居来的老百姓,酌量设置戍边的烽火台,很有章法,使士兵和老百姓感到很安心。
(2)国家的事情重要,我应当用死来效忠国家,我宁可用死来辜奉先皇,也不忍心看到朝廷灭亡。
试题分析: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翻译文句。
注意字字落实,尽量直译。
注意易错词:(1)“迁”:迁居。
“烽戍”:戍边的烽火台。
“安”:安心。
(2)“以”:用。
“事”:侍奉。
“颠沛”:灭亡【参考译文】高睿从小丧父,聪慧早熟,特别受到北齐神武帝的钟爱,将他抚养在后宫中。
高睿阅读《孝经》,每当读到“帮助并侍奉父亲”时,就会流泪感慨。
高睿十岁时母亲去世,神武帝亲自把他送到领军府,高睿为此而深哀痛绝,三天不吃不喝。
高睿在居丧期间长期吃素,骨瘦如柴,用拐杖支撑才能起身。
神武帝去世后,高睿哭得吐血。
等到高睿成年,即将成婚,他的脸上还带有悲戚的表情。
文襄帝对他说:“我替你娶郑述祖的女儿,你嫌弃什么而且不高兴呢?”高睿回答道:“我为自己丧父丧母感到悲痛,现在将要举行婚礼,我更加哀思痛切。
”话没说完,他抽泣呜咽不能自已,文襄帝也因此而伤感他。
他勉励自己勤奋学习,经常到深夜才休息。
文宣帝接受禅让后,高睿的爵位升为王。
高睿身高七尺,仪表堂堂,他熟悉政事,知人善任。
天保二年,高睿出任定州刺史、六州大都督,当时他十七岁,堪称好刺史。
天保六年,诏令高睿领兵监修长城,当时是六月,高睿在途中舍弃车盖和扇子,亲自与士兵民夫同劳苦。
定州先前时常冷藏冰块,长史宋钦道认为高睿冒着炎热,派人倍道兼程给高睿送来冰块,对值盛夏,所有人都认为冰块来得很及时。
高睿面对冰块感慨地说:“全军都在喝温水,我怎能忍心独自享用冰块呢?”最后直到冰块融化成水,高睿也没有尝一口,士兵民夫很受感动。
天保八年,授任高睿为都督、北朔州刺史。
高睿抚慰刚迁居来的老百姓,酌量设置戍边的烽火台,很有章法,使士兵和老百姓感到很安心,高睿在没有水的地方祈祷后挖井,泉水汹涌而出,至今还被称为赵郡王泉。
后来高睿陪侍酒宴,皇帝从容地对常山王高演等人说:“自古以来也有像他这样的长史吗?”孝昭帝临终,高睿事先接受顾命,在邺城奉迎武成帝,投任为尚书令。
河清三年,北周军队和突厥人到达并州,武成帝穿上军服,准备让宫女们躲避起来,高睿勒住马进行规劝,于是才停止。
皇帝亲自统率部队,把全军的进退,一并交给高睿指挥调度,并让段孝先统领。
皇帝与宫女穿上红色的铠甲,登上从前的北城墙观望,军营非常整齐。
突厥人责怪北周人道:“你们说北齐动乱,因此我们前来攻伐;现在从北齐人的眼睛里可以看出他们意志坚如铁,我们怎么能抵挡呢?”于是返回。
于是朝廷认为高睿能干,加授尚书令,封宣城郡公,授任他为太尉,监管五种礼仪。
高睿晚年由于酒色的缘故受到和士开的陷害。
成武帝去世,高睿与冯翊王高润等人启奏后主道:“和士开不适宜仍然留在宫廷内。
”并且入宫启奏太后,于是外放和士开为兖州刺史。
太后准备把和士开再挽留一百天,高睿严肃地表示不同意。
早晨高睿准备到朝廷,他的妻子和儿女都加以劝阻。
高睿说:“国家的事情最重要,我应当用死来效忠国家,我宁可用死来事奉先皇,也不忍心看到朝廷灭亡。
”高睿入朝拜见太后,太后再次重申上次的话,高睿坚持己见更加坚定。
他走出朝廷到了永巷,被抓住送到华林园,在雀离佛院被刘桃枝用手杖击杀,当时高睿三十六岁。
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8题。
(22分)臧宫字君翁,颍川郏人也。
少为县亭长,后率宾客入下江兵中为校尉,数从光武征战,诸将多称其勇。
光武察宫忠勉少言,甚亲信之。
及至河北,以为偏将军,从破群贼,数陷陈..却敌。
十一年,将兵至中卢,屯骆越。
是时,公孙述将田戎、任满与征南大将军岑彭相距于荆门,彭等战数不利,越人谋畔从蜀。
宫兵少,力不能制。
会属县送委输车数百乘至,宫夜使锯断城门限,令车声回转出入至旦。
越人候伺者闻车声不绝,而门限断,相告以汉兵大至。
其渠帅乃奉酒以劳军营,宫击牛酾酒,飨慰之,越人由是遂安。
宫与岑彭等破荆门,别至垂鹊山,通道出秭归,至江州。
岑彭下巴郡,使宫将降卒五万,从涪水上平曲。
公孙述将延岑盛兵于沈水,时宫众多食少,转输不至,而降者皆欲散畔,郡邑复更保聚,观望成败。
宫欲引还,恐为所反,会帝遣谒者将兵诣岑彭,有马七百匹,宫矫制取以自益晨夜进兵多张旗帜登山鼓噪右步左骑挟船而引呼声动山谷。
岑不意..汉军卒至,登山望之,大震恐。
宫因从击,大破之。
敌斩首溺死者万余人,水为之浊流。
遂乘胜追北,降者以十万数。
十三年,拜宫为广汉太守,增食邑,更封酂侯。
十九年,妖巫维汜弟子单臣、傅镇等,复妖言相聚,入原武城,自称将军。
于是遣宫将北军及黎阳营数千人围之。
贼谷食多,数攻不下,士卒死伤。
帝召公卿诸侯王问方略..,皆曰“宜重其购赏”。
时,显宗为东海王,独对曰:“妖巫相劫,势无久立,其中必有悔欲亡者。
但外围急,不得走耳。
宜小缓,令得逃亡,逃亡则一亭长足以禽矣。
”帝然之,即敕宫彻围..缓贼,贼众分散,遂斩臣、镇等。
宫还,迁城门校尉,复转左中郎将。
击武溪贼,至江陵,降之。
宫永平元年卒,谥曰愍侯。
子信嗣。
信卒,子震嗣。
震卒,子松嗣。
永宁元年,邓太后诏封松弟由为郎陵侯。
(《后汉书·列传第八》)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破群贼,数陷陈..却敌陷陈:攻入阵营B.帝召公卿诸侯王问方略..方略:策略方法C.岑不意..汉军卒至,登山望之不意:没有料到D.帝然之,即敕宫彻围..缓贼彻围:彻底围困5.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宫矫制取/以自益晨/夜进兵/多张旗帜/登山鼓噪/右步左骑挟船而引/呼声动山谷B.宫矫制取以自益/晨夜进兵/多张旗帜/登山鼓噪/右步左骑/挟船而引/呼声动山谷C.宫矫制取/以自益晨/夜进兵/多张旗帜登山/鼓噪右步左骑/挟船而引/呼声动山谷D.宫矫制取以自益/晨夜进兵/多张旗帜登山/鼓噪右步左骑/挟船而引/呼声动山谷6.下列对文中以及课本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迁”在古代指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如本文的“宫还,迁城门校尉”;也指贬谪,放逐,如《琵琶行》中的“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B.文中“谥曰愍侯”的“谥”是谥号。
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一般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进行一种褒扬的评价,也有表贬抑的评价。
C.《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断代史书,由南朝宋代的范晔主持编写。
与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陈寿的《三国志》并称为“二十四史”的“前四史”。
D.《师说》“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指的是《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经书,其中《易》已失传,其余五部合称为“五经”;《张衡传》中“遂通五经,贯六艺”中的“六艺”则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艺。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臧宫忠心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