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语文必修2第8课《兰亭集序》课件

高中语文必修2第8课《兰亭集序》课件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体现气候宜人之美。
(2)美景:
兰亭地处“会稽山阴”,即当时的会稽郡山阴 县距离城西二十余里有个名兰渚的胜境,此地“有崇 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
主体是山水,这里体现的是环境之美。
(3)赏心:
此情此景,作者感到赏心悦目,如何表达?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 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苏东坡说: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锝之为声,目 遇之成色,取之无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第三单元
中国教育出版网


王集
羲 之


教学目标 : 1.了解序文的特点,体会文章精练优美、自然清新的语言。 2.了解课文中的词类活用以及掌握归纳多义词的义项。 3.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
叹中所蕴涵的积极情绪。 教学重难点 :
1. 深入理解作者在感情的起伏变化中寄托的的生命感悟, 并进行客观公允的评价。
检查预习
1.解释下列加红色的词 ▲所以游目骋怀 /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 虽世殊事异 / 虽取舍万殊 (归类记忆)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对称推求) ▲向之所欣 / 及其所之既倦 游目骋怀 / 人之相与 (结构推断)
2.解释下列句子
▲引以为流觞曲水 (省略宾语)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 悼,不能喻之于怀。(省略主语)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省略介词)
诵读指导 正音
会(kui)稽 修禊(xì) 激湍(tuān)
流觞(shāng)曲水 齐彭殇(shng) 游目骋(chěng)怀
诵读指导
语调:“永和九年……修禊事也”以中速读。下文有 关集会的文句应以清新明快的语调读出,特别重读“乐”, 以体现作者快乐的心境。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 作。”要读出节拍,读出批判语气。“后之视今,亦犹今 之视昔,悲乎!”缓缓吐出,重音为“悲”,以后的句子以 和缓低沉的语调读出。
2. 培养学生阅读经典美文的能力,尤其是鉴赏能力。
王羲之,东晋琅邪临沂人,出身于士 族名门。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杰出 的书法家。青年时有美誉,朝廷招他为侍 中、吏部尚书,都辞谢不就,后任右军将 军,会稽内史。世称为王右军。
他写作本文的目的有二:一是记叙兰 亭景致和宴会盛况;二是借这篇序言表达 自己的观感。全文既写出了作者与名士的 宴饮之乐,又写出了欢乐有尽,人生短暂 的感慨,是一莴流传千古的名篇。
这是“名士相聚”之乐。
问题二
人们常说:“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第二段中,作者表现了 人生俯仰的哪些“痛”?
1)生命本体永难满足的内在欲望(所之既倦) 2)外在世界的流转不停无法掌控(所遇已陈) 3)个体生命的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无法抗拒)
问题三
第三段中俯仰古今,其“悲”与“痛” 是一样的情感吗?作者悲什么?
如果说“痛”是感性的,是浅表的情感表现,那么“悲” 则是理性的,内在的情感体验,只有足够大的“痛”感,才 能上升为“悲”之境地。因此,这两种情感体验是不同的。
1) 悲叹古今同为生死无常 2) 悲叹后人慨叹今人之概叹
1.课文对老之将至、人生无常感叹不已,情调有些低沉,
但作者的积极情绪又无不暗含其中,你怎么看待这一问题?
仰观俯察 游目骋怀
这实际上体现了生活的美好。
(4)乐事:
当然更乐的事不在修禊,而在于作曲水流觞之饮。将他们 的赋诗的一句找出:
“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众人陶醉在自然美景之中,尽情尽意,欢声笑语,久久不绝, 以致感到人为的管弦之声亦属多余了。
本文的情感变化



问题一
兰亭聚会,俯仰之间,“乐”在何处?
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曾发出这 样的感叹:“四美具,二难并”,“四 美具”指的是“良辰、美景、赏心、乐 事”,“二难并”指主客难得在一起, 指人才聚集。
(1)良辰:暮春之初。
暮春是三月。南北朝丘迟在《与陈伯之书》中也说: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想以 江南暮春之美景、故国之思激发屈膝事敌的陈伯之幡然 悔悟。可见暮春三月是人间一段最美的时光。又因为修 禊,可知是3日,古人在这一天举行祈福消灾的仪式,这 又是一个多么吉祥美好的日子啊!
第悲一叹自之然余段,中作从者作用者“对故此”次把宴话集题环引境到的诗描集述的可编以著看及出其作意者义的上 心情是快乐的,“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道来出,了“作后者之对览生者活,的亦热将爱有之感情于。斯第文二”自。然既段然,人虽生然如作此者短对暂时,光此飞次 逝聚、会人的生有短关促情大形发就感应慨记,录但下字来里,行使间后、人深了沉解的今慨人叹的之兴中怀,暗也含感着触 对我人的生情的志眷。恋文和章热情爱感之虽情以,“从悲而”与字第作一结自,然但段这的是乐作生者之超旨越相了一人致生。 第无三常自之然痛段的,理作性者思在考尽,古让人我、们今从人感、伤后的人背慨后叹,人发生现无作常者的对同短时暂,生 批判了庄周“一生死”“齐彭殇”的虚无主义思想,这在玄谈之 风命盛的行珍的惜东,晋对时人代生是、非自常然有的积热极爱意和义执的著。。
《兰亭集序》又称《兰亭序》、《兰亭宴集序》。序, 文体的一种,写在著作或诗文前的文字。书序一般介绍成书 的经过、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等,也可包括对作 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这里用以记事。
兰亭,地名,在今浙江省绍兴县西南兰渚,此地有亭, 故称兰亭。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和谢安、孙 绰等41人在兰,由王羲之作序,写成本文。
这体现了相聚诗酒之乐。
(5)“二难并”
那么还有“二难并”,我们不知道这些名士谁是主人,但 大家相聚在一起,那真是开心得不得了。
在这些人中,除王羲之外,还有像谢安、孙绰、支遁等人, 这些人就是所谓的魏晋风度,名士风流,像王羲之、谢安不用 说,孙绰、许洵是著名的玄学家,支遁是和尚,这些人聚在一 起,他们忘记了年龄,尽情享受着乐景、美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