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三考前心理辅导(课堂PPT)
高三考前心理辅导(课堂PPT)
3,建议浮躁的学生,暂时放下具体的高考目标,将目标改 为:尽其所能,尽力而为,顺其自然,不计后果。
16
典型问题四: 考前消极自卑自弃退缩
17
自卑的应对策略
学生应对
1,通过积极的自我暗示增强自信 “别人能考好,我也能考好;别人考不好,我也能
考好!”“没关系,无所谓,我能行!” “我很放松!” …… 2,体验成功
3
考试焦虑是考生中常见的一种以担心、紧张或忧虑 为特点的复杂而延续的情绪状态。
过度焦虑的同学会怀疑自己的能力,忧虑,紧张, 不安,失望,行动刻板,记忆受阻,思维发呆,并伴随 一系列的生理变化,血压身高,心率加快,面色变白, 皮肤冒汗,呼吸加深加快,大小便增加。
这种心理状态持续时间过长会出现坐立不安,食欲 不振,睡眠失常,影响身心健康。
4
考试过度焦虑的生理表现:
常见反应: 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手脚发冷、 尿频、痉挛、胃溃疡、晕厥 …… 特殊反应: 无奇不有
考、麻痹、衰竭、 厌学、逃考 ……
5
焦虑的应对策略
学生应对:
• 1、焦虑是正常的,悦纳自己目前的状态。 • 2、制定恰当的高考目标,不对自己提出超出
15
浮躁的应对策略
学生应对
1,大部分考生在这个特定的时间内出现浮躁的现象是非常 正常的。因为,离高考越近学生越看到自己的很多不足, 离自己的期望目标越远,或者尽管很努力,成绩仍然没有 起色,着急但不知所措。自然会出现心理浮躁的现象。
2,活动:请学生回答“一分钟可以完成什么事?” 现在离高考还有无数个1分钟,可以解决很多具体问题。 引导学生分析自己学习问题所在,明确这个阶段能够做的 事情和做事情的具体方法。
10
懈怠的主要原因
1,考学前高强度的学习带来的身心疲惫。 2,学习上遇到了较大的困难挫折,感觉难以克服。 3,“心理饱和”现象。做事效率下降,韧性、耐力
减弱。一些优秀考生说:“不是烦躁,也不是没信 心,就是复习不进去了。”一些成绩较低的同学说: “我就这样了,靠这十几天的复习也不会提高,没 必要怎么复习了。”一些成绩中等的学生说:“该 看的都看了,做了也考不到,太熟悉,没有新鲜 感。”这正是“心理饱和”现象的典型反映。
闭上眼睛,做3个深呼吸,体会身体各个部位 的肌肉从紧张拉伸到酸软放松的感觉。尤其注意 头部和眼部肌肉的放松。
8
典型问题二: 考前精神萎靡学业懈怠
9
问题表现与评估
懈怠行为是人们为了缓解心理压力而 采取的一种自我保护措施,懈怠时间的长 短和程度轻重,恰好反映出一个人承受心 理压力能力的强弱。
能力强的人会在暂短的懈怠之后及时 调整自己重新进入振奋的状态,而承受心 理压力能力弱的人,则要依赖于外力摆脱 懈怠状态,靠外在的激励和监控力度才能 坚持进行难度大的学习。
先做两个深呼吸,然后用力吸气直达腹部, 维持3秒,缓慢呼气,注意力放在呼吸上, 尽量缓慢地重复多次深呼吸,辅以暗示:吸 进新鲜空气,把疲劳和紧张排出体外。
7
焦虑的应对策略
班主任应对:
• 神游法 闭上眼睛,幻想一个向往已久地方。可能是
某旅游胜地,湛蓝的天空,一望无际的草原,自 由翱翔的雄鹰……也可能是自己喜欢的城市、国 外小镇等等。此时,人完全陶醉在醉人的风景当 中,身心放松,大脑也得到了休息。 • 肌肉放松法
伴随舒缓的音乐想象明朗舒适的环境然后尽 量回想自己曾经成功的事件,尽量回想得具体、 清晰、真切而详尽。 3、与老师沟通,把自己的担忧向老师倾诉,取得 支持、帮助,强化自信。
18
典型问题五: 考前人际敏感关系紧张
19
问题表现与评估
典型案例:平时班里人缘极佳、有说有笑的小 王,最近突然变得对同学不理不睬,无端烦 躁,与老师的沟通也少了许多,学习劲头明 显不足,学习成绩大受影响。
特定的考前高压氛围,使同学间竞争凸显,人 际关系敏感,一些原本活泼的同学会情绪失 调,变得沉重起来,如果遇到任性的同桌或 者一两次考试不顺心,很容易产生人际摩擦 或自我压抑的心态。
一、考前心理准备
1
典型问题一: 考前紧张焦虑
2
问题表现与评估
研究证明,绝大多数考生在临考前都有一定程度 的紧张或焦虑,属于焦虑反应,是正常现象。适度紧 张可以维持考生的兴奋性,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 性,提高注意力和反应速度等,也就是说,在考试及 其准备过程中,维持一定程度的紧张是有必要的。
丝毫不紧张焦虑的同学反而很容易大意失荆州, 而过度焦虑的同学则会对自己形成一种抑制作用。
能力和时间的要求。 • 3、适当宣泄情绪 • 4、关注此时此刻的感受而非未来 • 5、脚踏实地、每天按部就班,定时定量的复
习和作息习惯,胜过任何一剂心理“良药”。
6
焦虑的应对策略
班主任应对:
1、学生焦虑是正常的,自己焦虑也很正常, 悦纳焦虑的状态,因为有压力所以焦虑。
2、体验放松,适时地带领学生一起放松。 • 腹式呼吸法
11
懈怠的应对策略
学生应对:
1,适当减少复习时间,增加放松、锻炼、散步时间, 不打疲劳战。
2,积极暗示与自我激励。豁达、从容,坚信复习什 么都会有收获,黄天不负苦心人。
3,变换复习形式。 重新制订目标,例如:比目前提高20分,然后
积极寻找,这20分我可以从哪些学科得到。 把复习过程变得有趣些,背诵时与同桌合作,
想象自己在进行有奖竞答游戏。
12
典型问题三: 考前情绪烦躁行为浮躁
13
问题表现与评估
典型案例:
H,女,高三学生,独生子女,性格 偏内向,在家与父母沟通较少,父母对H 成绩要求较高;在学校人际关系一般,学 习成绩中等偏下。自述:最近一个月内心 情烦躁,有焦虑倾向,整个人浮躁不安, 想认真复习但总是静下心来,或者偶尔静 心十几分钟又开始烦躁不安、走神遐想甚 至干脆放弃复习开始聊天或睡觉。
14
烦躁的应对策略
学生应对:
1,在现阶段考生关键需要调整心态,如果因为一 些学习问题而一味地怨天尤人、怪罪自己、怪罪 他人、怪罪过去,不仅无法帮助你解决问题,反 而会更加导致不良心态。倒不如静下心来,端正 思想、集中精力,以“学在当下”的态度,来耐心 地对待那些学习问题。
2,每个人在心烦的时候,都会有一些不良感受。 烦躁是正常而普遍的,当你意识到你处于烦躁情 绪中时,建议你用各种途径宣泄掉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