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抗日战争每日一题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抗日战争每日一题

专题抗日战争
(2018年江苏卷)20世纪30年代后期,中国在经济上经历了从为全国的抗日战争作准备向建立战时经济体制的转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5年前后,国民政府加强了对四川、云贵等地区的主要工业资源的调查和开发,陆续将东部沿海地区的军工企业西迁,并停办、调整了一些军工企业,改善设备,统一制式,增加生产。

政府还进一步整修旧公路,修筑新公路,开辟航空线。

1936年通过的1937年度军费预算,在普通军费预算4.12亿元的基础上,增加了国防建设专款2.22亿元,使整个国防预算达到6.34亿元。

总之,国民政府的抗战准备,在一定程度上为以后的全国抗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材料二全国抗战开始后,国民政府开始实行平时经济向战时经济转轨。

从1938年起,国民政府对庞杂的经济行政机构进行大规模调整,把所有经济机构都定位于为战争服务,逐步使经济行政机构集中归行政院管辖。

各主要经济管理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经济统制措施。

与此同时,政府组织和支持东部沿海地区的一批军工企业和民营企业内迁。

截止1938年底,迁到大后方的工厂达304家。

这一大规模的内迁被誉为中国实业界的壮举。

——以上材料摘编自支绍曾主编《中国抗日战争史》(1)据材料一,概括国民政府在经济上为抗战所作的准备。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的历史背景。

(2)据材料二,指出国民政府为抗战所采取的新的经济举措。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采取的经济举措所带来的影响。

【参考答案】(1)准备:发展内地军工企业;改善交通;增加国防建设费用。

背景:日本发动局部侵华战争;抗日救亡运动兴起;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2)举措:建立统一的经济管理体制;实行统制经济政策;支持民营企业内迁。

(3)影响:提供了长期抗战的经济支持;促进了西南地区的开发;改变了全国工业的布局;造成了官僚资本的膨胀;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2)问,依据材料二信息“逐步使经济行政机构集中归行政院管辖。

各主要经济管理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经济统制措施。

与此同时,政府组织和支持东部沿海地区的一批军工企业和民营企业内迁”可以得出建立统一的经济管理体制、实行统制经济政策、支持民营企业内迁等举措。

第(3)问,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对抗日战争、区域开发、工业布局以及民族经济等的影响的角度进行分析。

【解题必备】抗日战争中两个战场的比较
1.区别
项目国民党正面战场共产党敌后战场
领导阶级蒋介石集团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中国共产党代表的无产阶级
战场范围国民党统治区敌后建立根据地
抗战路线只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依靠人民的全面抗战路线
作战方式以阵地防御战为主的正规战独立自主的游击战
战略地位
在战略防御阶段起主导作用,是抗战主
战场
抗战初期配合正面战场,抗战后期,成为抗战的主战场
2.联系
(3)在战略相持阶段,若没有正面战场的继续抵抗,就没有敌后战场反“扫荡”的胜利;没有敌后战场反“扫荡”的胜利,正面战场就不可能抗战到底,战略反攻阶段也就不可能迅速到来。

(4)在这场伟大的民族解放运动中,两个战场互相配合,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林彪1942年到重庆与蒋介石会面时说:“毛先生要我转告校长,为了赢得抗战的胜利,国共两党应彼此接近,彼此相容,彼此打成一片。

这一原则,不但现在不能动摇、违背,将来也是如此。

我们对校长个人也是如此,不但现在拥护,将来也必拥护。

”这一会话
A .反映了国共两党再次开始了合作
B .为后来的重庆谈判奠定了基础
C.与苏联处境和中国抗战形势有关
D.说明了国共两党之间摩擦消失
七七事变后,日军想在华北范围内,以强大的军事打击,速战速决,迫使中国屈服。

因此,淞沪战役打响后,日方最初仅想以第3、第11师团组成“上海派遣军”应对,但随着对中国军队决心在上海“大打”意图的逐渐明了,而向上海增派兵力。

这一材料
A.说明了中国政府对抗日有充足的准备
B.证明了日军扩大侵华战争是迫于无奈
C.反映了淞沪会战打乱了日军作战计划
D.体现了日本在侵华战略上比较被动
1937年9月,国民政府成立国际宣传处,对外宣传中国抗战意志及日军暴行,抗战期间先后在美国、英国等国家设立了十二个办事处,邀请外国记者和重要报人来华采访,编制发行外文刊物290多期。

这表明国际宣传处
A.积极对外宣传全民族抗战路线
B.奠定了抗日战争胜利的基础
C.主要目的是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D.其活动利于改善抗战国际环境
2.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

材料未体现“中国政府对抗日有充足的准备”,故A 项错误;日本侵华战争蓄谋已久,并不是迫于无奈,故B项错误;从最初想以少量兵力应对到大量增兵,说明“淞沪会战打乱了日军作战计划”,故C项正确;因为日本侵华蓄谋已久,所以在战略上是主动的,故D项错误。

3.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

材料没体现出“全民族抗战”的内容,故A项错误;宣传并不代表着胜利,故B项错误;国际宣传处主要目的不是国际间的合作,而是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故C项错误;材料中体现出的是国民政府在宣传中国的抗日战争,这体现出国民政府希望通过宣传来改善抗战的国际环境,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故D项正确。

相关主题